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市水资源短缺,水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水安全评价工作是必要的。分析朝阳市水安全系统,以水足迹出发,建立水源、供水系统、用水、生态环境四大子系统相互支撑、作用,水源和供水系统是水安全的基础支撑,用水是驱动力,生态环境是响应,并以此构建18个指标的多指标分级评价体系;采用TOPSIS理想点法分析朝阳地区水安全状态,结果表明:①2005年水安全状态为警戒安全,2007、2009、2011、2013年水安全状态为较安全;②朝阳市水安全良性发展,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因素一直制约水安全发展,经济、人口的发展是水安全系统不安全的直接压力,但近些年技术更新、环境整治等措施为水安全状态良性发展做出较好贡献。  相似文献   

2.
因缺乏科学合理和统筹安排的水资源调控,当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造成多地区不断加重的水事矛盾。文章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响应联系,研究生态视域下的内陆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提出了能够支撑生态脆弱区的适宜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的水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3.
水安全关乎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台州市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式建立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指标的权重,以"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求得各指标的子安全度,结合综合指数法对台州市2011-2015年水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台州市该阶段的水安全情况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化学需氧量、河流污染百分比、年降雨量、城市用水重复率是台州市水安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台州市水安全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台州市2016-2020的水安全状态仍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且呈逐年上升向安全状态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蔺鑫  濮维祥  赵威 《江淮水利科技》2022,17(6):1-3,14
为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支撑皖北地区加快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以地区发展实际结合防洪减灾、供水保障等需求综合分析的方法,介绍了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和水利基础设施概况,从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分析了皖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畅通骨干防洪通道,增强洪水调蓄能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高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重大引调水工程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保障乡村振兴用水需求,实施水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超采治理,保障河湖生态环境需水,完善水网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孪生流域等工程措施建议,为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柯坪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保障,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柯坪县供用水情况,分析县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对策。结果表明:柯坪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用水占比大,生态用水被挤占等问题,导致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之间存在极度不匹配性;建议未来应在加强农业高效发展的同时,重点围绕立足于水资源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时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这一优点,加大灌区改造及土壤盐渍化治理,协调发挥水土资源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渝西地区自产水资源短缺,河流生态脆弱,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格局亟需优化。因此,基于MIKE BASIN软件平台建立了渝西水资源配置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区内主要水源工程、用水户和河流;然后从生态基流需水、水生生物需水、基本自净功能需水3个方面分析了河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退还现状生产生活挤占的生态用水和区内水资源优先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的前提下,以提水利用嘉陵江、长江过境水为主要解决生产生活缺水并补充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珠江河口地区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分析研究生态水利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珠江河口生态水利的模式框架,以期实现水安全的高度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环境的优化,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9项指标的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特征,确立了理想、和谐、基本和谐、不和谐、极不和谐5个评价等级标准,建立了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eal coded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RAGA)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例,对其2012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马鞍山市2012年的水生态文明处于基本和谐的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
西北诸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北诸河地区1980—2008年的用水水平和效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及供水量、用水量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西北诸河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先天不足,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超过其承载能力;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用水效率较低,不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等。今后应以流域为单元,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以节水为中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探析:定义内涵与科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华  姜大川  肖伟华  陈琰  胡鹏 《水利学报》2017,48(12):1399-1409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判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之间是否协同发展的一项综合指标,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综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基础上,以现阶段人类活动对水资源要素利用和水资源系统扰动的主要方式为出发点,从水量、水质、水域空间和水流状态4个维度赋予了水资源承载力新的内涵,并基于新内涵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在水量上应以保障生态用水为前提,确定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阈值;在水质上应满足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及生物多样性的需求,确定保障鱼类等正常生长的浓度阈值;在水域空间上应统筹考虑防洪、生态、景观等需求,确定不同降水条件下的适宜水域面积阈值;在水流状态上应侧重水系连通对水生态的影响,确定不同水系连通指标的阈值。最后,指出水资源承载力"量-质-域-流"四维演变机制、"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弹性阈值、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以及水资源承载力调控机制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四大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气候地理、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等特点,决定了水利在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顶层设计的水利规划,需要采取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模式,以更好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在系统梳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水禀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水利规划编制应坚持"一个核心、二条底线、三大统筹、二个风险、一个保障"的总体思路,分析了规划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科学推进青藏高原地区水利规划提供了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先庆  李博  李进  刘鹏飞 《人民长江》2019,50(5):107-112
以典型喀斯特地区——六盘水市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从生活、生产、生态3个用水账户角度出发,构建了六盘水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用于对六盘水市2008~2015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评价指标分析了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讨论了各指标与年平均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水资源属于生态盈余状况,水资源利用整体而言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但是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可持续性比较不稳定;同时,生态用水和万元GDP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处在较低的水平,说明目前的用水比例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因而需要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岩溶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资源对新疆经济社会支撑作用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地下水资源在新疆各地、市、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的情况,构建了涵盖地下水依存度、综合用水效率和地下水开发潜力3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SMI-P方法对2004—2016年新疆各地、市、州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和耕地的增加,新疆一些地区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如伊犁州、巴州、塔城地区等;地下水资源对新疆各地、市、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空间差异较大,地下水资源对东疆和北疆地区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强于南疆地区;东疆和北疆大部分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对地下水的依存程度和综合用水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小,开发空间不足,而南疆地区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大,地下水可为其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进一步支撑。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指导下,水利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利实际,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积极推进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安全,促进了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利事业在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指导下实现了重大跨越,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河-西北内陆河生态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地位突出,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国家东中西部均衡、充分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均意义重大。从区域特征、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国家发展战略安排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了黄河-西北内陆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和面临问题,研究了支撑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水战略对策,系统提出了西部调水、黄土高原治理、水沙调控体系完善、下游滩区生态治理与修复等综合措施,以期为黄河治理开发、大尺度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寒区独特复杂水问题的关键成因是"人地争水"和"人水争地"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亟需创新水土资源联合调配理论与方法。在传统方法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高寒区水土矛盾及其成因,提出水土资源内涵,剖析水土资源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高寒区水土资源联合调配的技术框架,并详细阐述高寒区复合系统生态需水过程评价与整合、基于水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坡面系统用地评价、基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河道系统用地评价、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高寒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面向水安全及生态安全的高寒区水土资源联合调配等关键技术。高寒区水土资源联合调配技术将为山水林田湖生命体维系、生态用地红线确定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其障碍因子,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等级标准之间的微观不确定性,提出了随实际样本值连续变化的动态差异度系数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联系数值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模型,并在安徽省各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联系数值由2011年的-0.171逐步增长至2018年的0.067,说明近年来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形势仍相当严峻,但各市均已向良好态势发展,且2013年后趋势更为显著;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2011—2018年的联系数均值分别为-0.235、0.071、0.114,说明安徽省不同地区水资源承载状态差异明显,呈皖南优于皖中、皖北较差的空间分布;补充水资源量、提高植被覆盖、控制水资源开发、增加生态用水和发展节水灌溉是改善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形势的有效手段;基于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模型应用结果合理,为保障区域水安全提供了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供用水矛盾的日益突出,城市大量挤占农村和生态环境用水,从缓解供用水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势在必行。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模拟天津市2005-2030年在基本方案、产业结构调整、水价调控、定额调整、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综合节水等不同模式下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以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各激励机制的节水效应,为进一步完善天津市节水型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针对黄河流域面临的洪水风险威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治理能力不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思想,提出黄河源头区,黄河上、中、下游地区,黄河口及三角洲地区五区协同保护的水安全保障空间布局。从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黄河长治久安,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系统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提升流域治理能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我国的基础资源,是生态环境控制性因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活动负效应的日益增加,水多、水少、水脏等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齐齐哈尔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是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齐齐哈尔市发展的关键性约束因子,系统研究齐齐哈尔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对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依法加强对水资源有效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才能够切实保障齐齐哈尔市发展的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