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探究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相关规范以及参考文献,在考虑地下水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式和全过程管理的思想,构建了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直觉模糊熵(IFE)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了改进的直觉模糊集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耦合模型来计算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的等级。最后根据某工程实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并与文献中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开展科学合理的水害危险性分级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已成为岩溶隧道建设及其运营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选取地形地貌、隧道区植被覆盖率、隧道区降雨量、隧道区平均气温等14项指标作为运营期岩溶隧道水害的判别指标,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层次分析(AHP)-熵权(EW)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集对分析法,建立了一种新的未确知测度-集对分析耦合的岩溶隧道水害危险性分级体系。在此基础上,以6条运营岩溶隧道为例进行水害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模型基本一致或趋于保守,与隧道实际情况相吻合。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岩溶隧道水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防止隧道施工引起地下水环境恶化,将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应用于云南洱海东侧引水隧道工程中。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环境负效应体系各项指标选取适宜的指标权重,对实例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洱海东侧引水隧洞工程进行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理某引水隧道在经过萂村段时,造成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为Ⅳ级,隧道两侧约5 000 m内将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并伴随出现一定范围的地面塌陷和岩溶塌陷,以及明显的地表水系流量减少和井泉点枯竭。研究成果可为该引水隧洞的施工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5,(12):62-64
水环境系统水质分级标准的不明确性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致使水质评价存在不确定性。以2013年黑河流域札马什克、莺落峡、高崖、正义峡、肃南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NH_3-N、COD_(Mn)、Cr~(6+)、DO这4种影响地表水环境的水质因子为评价指标,应用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未确知测度理论和方法,构建简化的水质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水质进行评价,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于黑河流域的水质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高原地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高原地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从职业健康、施工布置、作业安全、安全生产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与成熟度等级的关联函数,计算综合测度矩阵,利用置信度区间识别确定高原地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成熟度等级。结合实例,对于某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确定该水电站安全管理成熟度属于规范级,符合实际生产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6.
从决策者的主观角度考虑,针对决策者在土石坝的风险因素间比较判断中的主观性和未确知性,建立了基于未确知测度及层次分析法的土石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洪河水库土石坝工程为例,验证了该模型在评价过程中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土石坝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滇中引水工程隧洞施工安全风险,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风险因子须提前预判。考虑隧洞施工孕险环境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等因素,结合规范和工程实际,遴选出8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构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G2、反熵权法(AEW)计算指标主客观权重,通过未确知测度理论(UMT)并引入障碍因子诊断,建立改进的G2-AEW-UMT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某工程7#隧洞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隧洞斜井段、进口段和出口段障碍度最高的是气候条件,障碍度分别为27.79%,32.97%,29.75%;上游段主要障碍因子为地质条件,障碍度为28.93%;下游段主要障碍因子为水文条件,障碍度为22.96%;综合诊断表明影响7#隧洞施工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气候、水文和环境条件,其障碍度均值之和达到49.55%,风险范围程度为62.5%,综合评价该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于中风险,对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该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将未确知测度理论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应用于水工隧洞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7,(8):67-70
以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评价对象,结合城市水生态建设的特点,参照《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DB37/T 2172—2012),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5个方面选取了23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评价。在未确知测度模型构建上,引入了改进的熵权理论,有效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观赋值的弊端。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对2015年洛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洛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效果为良,其中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管理建设方面效果尤为显著,水文化建设效果不甚理想;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该市建设现状,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建坝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建立论证体系,引入未确知测度模型.通过计算,对专家作出的关于工程建成后的影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对以往的经验评价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地质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通过遴选指标、确定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绕城高速玉峰山隧道进行了地质环境负效应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将玉峰山隧道地质环境负效应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严重区、较严重区、中等区、较轻区。通过调查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研究为该评价方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引水隧洞作为引调水工程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引调水工程的整体质量。为避免在运营期间造成非必要的经济损失,结合西北地区寒冷干旱特征,建立引水隧洞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用未确知测度理论(Unascertained measure theory,UMT)模型进行结构安全评价。采用改进G2-反熵权法(Anti-entropy weight,AEW)进行主客观权重计算,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计算,在未确知测度理论基础上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安全等级识别。运用该模型以引大入秦1^#挪威隧洞中4个典型断面进行结构安全评价,得出各断面安全等级,洞段4+757.50~4+797.00与洞段5+071.00~5+135.00评价结果为结构存在轻微破坏,洞段4+247.01~4+281.60和洞段6+240.00~6+346.26评价结果为结构存在较严重破坏。通过论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表明该模型对西北地区引水隧洞安全评价有效并且实用,可运用于长距离输水工程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2.
堤防工程是我国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堤防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风险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这些风险因子识别和分析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所引起的主观上的不确定性,是堤防工程风险评价的难点之一。考虑到人对影响因素间比较判断的主观性和未确知性,结合未确知测度及网络分析法,提出了基于未确知网络分析法模型理论的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方法,并对模型的原理及求解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以某堤防工程为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堤防工程风险评价中应用的科学性。研究成果为堤防工程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含水层富水性分区是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前提。为了解决传统富水性评价中过分依赖水文地质钻探资料以及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典型煤矿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含水层富水性影响因素,结合大地电磁测深成果(MT)建立指标体系与分级标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优势,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FAHP-EW)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含水层富水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研究区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进行评价,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融合功能将评价结果可视化。最后采用地面核磁共振(SNMR)技术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研究区富水性分区评价较为合理,证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荒漠草原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隧洞建设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海东隧洞为研究对象,利用专门水文地质调查测绘、勘探、观测等技术手段,以及解析法、数值法等研究方法,对线路区岩溶水系统水文地质特征及与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关系开展了系统研究,从地下水环境影响角度对海东隧洞选线方案进行了合理优化,推荐选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的B线方案。此案例剖析为引调水工程隧洞方案比选的分析评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立足全局的系统观,提出防洪工程体系综合评判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与防洪工程体系相关的各个评价指标处于级别标准值区间的相对隶属函数,并根据工程模糊集理论,建立指标重要性二元比较与量化模型,从而合理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以流域为单元的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的级别特征值.实例证明本文所提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证明了可拓学(物元模型、物元分析)中基于“距”与“位值”概念为基础的关联函数基本公式的错误,指出该公式不能应用于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朱思宇  王昭升 《人民长江》2018,49(15):85-89
为评价水利工程脆弱度,查明水利工程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专家经验基础上,定性描述了水利工程脆弱度影响指标。基于水利工程安全评价的多层次、多因素特点,建立水利工程脆弱度评估模型,采用多层次模糊评判法,通过建立评判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在4种模糊算子中参考专家经验选取合适的算子,计算评价值集,最终得到水利工程安全综合评价的定量结果。结合骆马湖皂河闸段工程进行了应用研究,查明了工程的薄弱环节在于防洪能力、工程安全监测、结构抗震安全等方面;工程关注的问题在评价矩阵及评价结果中均得到了较好地反映,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该评价方法也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跨区域水电项目群工程量大、环境复杂、风险事故极易发生。而现有的水电项目群风险评价方法在处理随机性、模糊性和评价主体主观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基于云模型改进的跨区域水电项目群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系统分析了风险因素,并构建了多级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云模型算法改进的多级模糊评价方法,建立风险评语集云模型、风险因子权重云模型、隶属度云模型以及综合评价结果云模型;最后,用所建模型对某水电站左右岸泄洪和放空建筑物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评价对地下水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研究地下水库在修建和运行过程中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在对地下水库综合效益内涵探讨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构建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拟修建的陕西省石川河富平地下水库为例,选取适宜的指标,采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基准年2018年和规划年2030年石川河富平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川河富平地下水库效益良好,地下水库修建后运行至2030年时,具有较好的生态维护价值和水资源恢复效果,间接论证了修建该地下水库的必要性,为其后续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该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可行,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