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980 MPa级双相钢在冷轧工序轧制过程中易在热轧下线卷的带尾发生边裂,主要原因为贝氏体的生成和碳化物的不均匀析出。贝氏体的产生主要原因为热轧卷取温度高于贝氏体相区,钢卷边部温度较低,进入贝氏体相区。碳化物的不均匀析出的原因为钢卷在热轧工序下线后,温度下降通过铁素体区,铁素体生成,碳化物析出;同时,边部冷速较快,碳化物无法完成均匀化分布和球化。贝氏体、铁素体与贝氏体结合处和碳化物偏聚区在冷轧轧制过程中容易形成裂纹。在后续生产过程中,裂纹在带钢张力和辊面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沿原裂纹形成方向扩展,严重时导致断带。通过提高热轧带尾卷取温度,下线后进入缓冷坑或降低热轧卷取温度可以抑制以上3种裂纹源的产生,减少边裂,降低断带风险。  相似文献   

2.
以低碳微合金化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卷取温度(600、650、700℃)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微合金化含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热轧卷取温度从700℃降低到600℃,试验钢退火再结晶受到明显延迟,再结晶激活能明显提高;卷取温度对热轧态和退火态铁素体晶粒尺寸影响较小,但热轧态强度随着卷取温度降低而提高;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且力学性能对退火温度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卷取温度(分别为670℃和710℃)工业生产的高强度IF钢热轧板为研究材料,进行了不同冷轧压下率(分别为55%、65%、75%和85%)的实验室冷轧试验,结合连续热镀锌线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盐浴退火试验,采用金相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热轧卷取温度和冷轧压下率对高强度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温度卷取时,热轧卷晶粒尺寸较细,冷轧退火态晶粒尺寸相对较粗,rm值相对较低。冷轧退火态仍具有较细小的晶粒,但屈服强度明显降低,这与间隙碳原子在退火过程通过NbC粗化被大量清除有关。卷取温度对试验钢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断后伸长率和nm值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冷轧压下率从55%增加到75%时,退火后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化不明显,当冷轧压下率进一步增加到85%时,铁素体晶粒尺寸有所减小。冷轧压下率对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影响较小,对nm值没有影响,而rm值随着冷轧压下率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郑之旺 《钢铁钒钛》2007,28(2):9-15
以低碳含磷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卷取温度时(分别为600、650和700 ℃)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微钛(0.015%)处理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对低碳含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但微钛处理后,低碳含磷钢的再结晶动力学受到延迟,特别当卷取温度为600 ℃时,不但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而且力学性能对卷取温度和退火温度的敏感性增加;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热轧态和冷轧退火态的强度提高,且冷轧退火态强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幅度增加.微钛处理对含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与钛析出相的粗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5.
汽车用超高强度双相钢CR550/980DP冷轧边裂问题,严重影响热轧/冷轧工序界面生产顺行,易造成冷轧机架间及连退炉内断带事故,成为超高强度双相钢生产的难题。基于高温热塑性曲线和热轧动态CCT曲线,采用对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裂纹扩展分析等手段明确冷轧边裂产生原因。试验结果分别指出,精轧阶段带钢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匀、边部温降大,导致在第Ⅲ脆性区轧制;同时,受Nb作用再结晶温度提高,边部低温区为未再结晶区轧制;当应变量超过塑性极限、轧制力超过边部热强度时,形成热轧卷边裂。边部形成细小弥散的铁素体(F)和马氏体(M)两相组织,不协调应变将导致F/M相界面产生应力集中而形成裂纹;裂纹以微孔聚集方式进行扩展,形成热轧卷无边裂-冷轧边裂现象。通过投用边部加热器和优化初轧定宽量、精轧入口温度、精轧机架间冷却水、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等措施,实现热轧卷边部质量改善、解决边裂问题。  相似文献   

6.
汽车用超高强度双相钢CR550/980DP冷轧边裂问题,严重影响热轧/冷轧工序界面生产顺行,易造成冷轧机架间及连退炉内断带事故,成为超高强度双相钢生产的难题。基于高温热塑性曲线和热轧动态CCT曲线,采用对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裂纹扩展分析等手段明确冷轧边裂产生原因。试验结果分别指出,精轧阶段带钢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匀、边部温降大,导致在第Ⅲ脆性区轧制;同时,受Nb作用再结晶温度提高,边部低温区为未再结晶区轧制;当应变量超过塑性极限、轧制力超过边部热强度时,形成热轧卷边裂。边部形成细小弥散的铁素体(F)和马氏体(M)两相组织,不协调应变将导致F/M相界面产生应力集中而形成裂纹;裂纹以微孔聚集方式进行扩展,形成热轧卷无边裂-冷轧边裂现象。通过投用边部加热器和优化初轧定宽量、精轧入口温度、精轧机架间冷却水、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等措施,实现热轧卷边部质量改善、解决边裂问题。  相似文献   

7.
《甘肃冶金》2015,(6):38-43
采用CSP工艺生产IF钢冷轧板,分析了热轧卷取温度对热轧织构、冷轧织构、退火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00℃卷取温度适宜于{111}织构的发展,可提高IF钢冷轧板的冲压成形性。  相似文献   

8.
伍康勉  成小军  陈兴国  周峰 《钢铁》2008,43(5):96-100
用CSP热轧卷生产冷轧退火平整板卷时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屈服强度偏高,导致成形性不良.从再结晶规律、退火工艺、平整工艺、酸洗轧制线卷取张力、热轧工艺、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CQ、DQ级冷轧退火平整产品材质偏硬,冲压开裂这一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热轧卷取温度生产的典型成分Ti-IF钢冷轧硬卷为研究材料,结合改良森吉米尔法连续热镀锌线的工艺特点,采用Gleeble-1500模拟退火方法和金相、x射线织构测试和硬度测试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退火过程中试验钢组织、再结晶温度和织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轧卷取温度的提高,完全再结晶温度降低;在880℃以下,退火温度对铁素体晶粒度影响很小,热轧低温卷取Ti-IF钢的铁素体晶粒度在11.0级以上,热轧高温卷取Ti-IF钢在lO.5级左右,当退火温度提高到920℃时,晶粒明显粗化;试验钢退火后具有较强的{223}<110>和{114}<110>织构,且热轧卷取温度和退火工艺条件对它们影响较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111}织构有增强的趋势,特别是当退火温度较高时,退火温度在920℃时,{111}织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成分工艺优化,在传统冷轧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钢DP780的显微组织上引入了一定体积分数的残余奥氏体,研究了冷轧退火工艺参数对双相钢DP780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连续退火工艺来控制显微组织中一次铁素体、二次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比例、尺寸、形貌、分布,同时获得了连退工艺参数-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本质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在传统冷轧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钢的组织上引入了体积分数为5%~7%的残余奥氏体,不仅可以获得[ReL/Rm≤0.5]的超低屈强比型冷轧DP780,也改善了成型性能。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oncerns the effects of coiling temperature after hot rolling and the degree of reduction during cold rolling on formability‐related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cold rolled dual phase (DP) steels. The effect of coiling temperature on the fin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wo cold rolled and annealed DP‐steels is investigated. Further, the effect of cold rolling reduc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fin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s studied. Aspects of the impact of the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ferrite to austenite and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based on results from production scale experiments, tensile testing and metallographic examinations of th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2.
 选取IF软钢为研究对象,考虑热轧边部温降的影响,对其热轧卷取温度进行调整试验,并对热轧基料与冷轧成品卷分别进行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的分析,研究热轧卷取温度对冷轧成品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IF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伸长率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r值在卷取温度为750 ℃时最高;卷取温度升高时,热轧基料边部出现混晶及组织不均匀现象,冷轧退火会加剧组织不均匀,造成IF钢边部混晶。研究结果对于揭示IF钢板生产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重要意义,也对指导企业制定低耗高效的轧制工艺参数以获得性能优异的产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铁  周成  高振宇 《特殊钢》2013,34(5):28-31
通过对35W300高牌号0.35 mm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卷(/%:0.002C、2.71Si、0.22Mn、0.015P、0.003S、0.0020N、0.55Als)头、中、尾组织、织构及对应的磁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因热轧时12 MPa高压水连续冷却造成接触轧辊的钢卷头、中、尾在不同温度下轧制,卷取后钢卷头部处于卷心、温度略高而冷却速度略低于钢卷尾部,致使钢卷纵向组织、织构不同,成品卷头、尾各250 m内磁感逐渐增加,铁损逐渐降低,250 m外至钢卷中部磁性能稳定。通过将热轧辊的冷却方式改为周期冷却和卷取后的层流冷却改为钢卷70 m后开始冷却,至钢卷尾部70 m前停止冷却的方式使得钢卷纵向铁损差异明显减小,磁感差异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室4辊轧机和保护气氛管式退火炉,对0.04C钢CSP工艺生产的3姗热轧板进行冷轧(至0.8mm)和退火试验,并用蚀坑法对退火试样进行织构分析;同时对包钢薄板厂CSP3mm热轧板冷轧的1.2姗板卷退火试样进行了X-射线检测。结果表明,1.2mm SPCC冷轧板退火织构表层有较弱的{111}织构组分,中心层没有发现有利于提高钢的深冲性能的{111}织构。1.2mm板卷退火试样{111}/{100}取向密度比为2.0~3.0,与实验室蚀坑法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低碳铝镇静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检验,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低碳铝镇静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过程中终轧温度偏低,导致低碳铝镇静钢热轧商品卷延伸偏低,延伸率与卷取温度关系不大,但冷轧成品的性能与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CSP工艺生产的IF冷轧钢板,分析了热轧卷取温度、冷轧压下率、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退火板中第二相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卷曲温度、增大冷轧压下率,提高退火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均促进退火板中第二相粒子Ti(CN)与FeTiP聚集并复合生长,有利于{111}织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冷轧钢卷边包缺陷严重影响带钢的板形和表面质量。在攀钢大量现场边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探索边包根源的实验方案并现场跟踪测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钢卷的边包虽然出现在冷轧,但不是由冷轧带钢的板形不良引起,而主要是由热轧带钢的边部局部高点厚度大于中间厚度引起,并且热轧带钢的楔形又加剧了冷轧钢卷边包。为冷轧钢卷边包缺陷的治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