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诚  吴新贵 《特殊钢》2003,24(5):59-59
不锈冷轧带钢一般采用二辊式平整机。四辊式平整机主要用于热轧带钢的平整 ,它的道次压下率可以达到 1 0 % ,广泛用于对热轧带钢在热线(HAP)平整。现代的平整轧机都配备了工作辊正负弯辊 ,甚至CVC轧机 ;为了强化对冷轧带钢的表面保护 ,在平整的过程中设置了工作辊清洁装置和带钢刷洗除尘系统。冷轧带钢的表面光洁度主要由平整辊的粗糙度和平整工艺所决定。平整辊一般采用 60 0号以上砂轮研磨 ,其粗糙度约在 0 0 2 μm以下。降低平整前带钢的粗糙度可明显提高平整后成品表面光洁度。一般 2B板产品冷轧工作辊用1 2 0 # 砂轮研磨 ,BA产品…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电火花毛化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轧辊毛化程序中各参数对轧辊表面粗糙度 Ra和峰值密度Pc的影响,通过对连退平整机工作辊毛化参数的优化获得了带钢质量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峰值密度。  相似文献   

3.
超高强带钢强度高、硬度大、平整轧制过程中伸长率小,因此工作辊压印能力弱,即轧辊粗糙度压印率较小而带钢表面粗糙度遗传率大,同时来料带钢表面粗糙度没有得到精准控制,最终导致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难以达标。首先,充分考虑超高强带钢的冷轧及平整轧制特点,分析了带钢伸长率、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及来料表面粗糙度对超高强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其次,提出超高强带钢冷轧机组与平整机组轧制过程表面粗糙度协同控制策略,通过设定冷轧机组第4机架与第5机架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完成对平整来料表面粗糙度的控制,进一步设定平整机组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范围,通过调整带钢伸长率的大小,建立以超高强带钢成品表面粗糙度控制精度为目标的冷轧及平整机组协同控制技术模型。最后,将控制技术应用到国内某冷轧与平整机组4种典型规格的超高强带钢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结果表明,平整机组来料表面粗糙度与控制标准的偏差降低了0.1μm,满足平整机组对来料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同时,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精度达到了90%以上,粗糙度波动值降到0.06μm以下,有效地提升了平整机组对超高强带钢表面粗糙度的控制能力,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的磨损具有与热轧和冷轧工作辊磨损不同的特点,而磨损又直接影响板形。以某热轧厂的2250mm热轧带钢平整机为研究对象,从热轧带钢平整机的工作特点、工作辊的磨损机理出发,结合工作辊磨损辊形的现场测量,分析热轧带钢平整机的工作辊磨损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现工作辊辊身两侧存在严重的局部磨损。最后提出了减轻工作辊不均匀磨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建雷  张杰  秦松  陆佳栋  岳重祥 《钢铁》2022,57(4):79-87
某热轧薄带平整机轧辊长度为1 800 mm,带钢宽度为1 320 mm,两者相差太大,造成工作辊与支撑辊间有害接触区长度过大,在轧辊自身挠度作用下,辊间应力峰值集中于带钢边部位置.随轧制公里数延长,工作辊边部磨损加剧,不利于后期板形控制,同时会缩短轧辊使用寿命.针对热轧薄带平整机工作辊磨损不均匀问题,设计优化支撑辊辊型...  相似文献   

6.
影响轧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很多,为此对影响辊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出了轧辊和砂轮的速度、砂轮粒度、砂轮直径及磨削液等主要因素对轧辊表面粗糙度影响的一般规律。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轧辊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基本一致。此项研究为适时控制冷轧带钢在线磨辊辊面粗糙度提供了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冷轧连退线平整机换辊后带钢表面存在横向辊印的问题,通过一系列试验和分析,确定平整机在换辊闭合机架过程中工作辊辊面损伤导致带钢表面横向辊印缺陷的发生。通过对平整机轧制力控制系统优化改进,将传统的恒参数PID轧制力控制优化为针对不同工况的自适应调节参数PID轧制力控制,减小了平整机机架闭合过程中工作辊与带钢之间的冲击,避免了平整机工作辊辊面损伤,连退产品的横向辊印检测合格率由86.7%提高到99%,基本消除了横向辊印缺陷,保证了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带钢热轧机工作辊材料的热疲劳性能对轧辊表面磨损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防止因这种磨损而引起的轧入缺陷以及随后造成的超低碳冷轧带钢中的表面缺陷现象。在200~600℃的温度范围内,对现有的镍晶铁和候选的高速钢进行热疲劳试验,计算出热疲劳性能,并根据轧辊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与物理性能整理分析试验结果。研究人员发现,由于碳化物含量较低,抗拉与抗压强度较高,且导热性较好,因此高速钢的热疲劳性能要比镍晶铁的好得多。之后,通过检查实际的带钢热轧的工作辊表面磨损以及随后的冷轧带钢中的表面缺陷,研究了轧辊材料对超低碳钢中的轧入缺陷的影响。较之于镍晶铁轧辊,具有极佳热疲劳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的抗轧辊磨损性要高得多,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超低碳冷轧带钢中的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9.
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磨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艺和结构的特殊性,带钢热轧平整机的工作辊磨损演变规律与热连轧过程有显著差别。然而,目前对工作辊磨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轧,对热轧平整机磨损演变规律的研究较少。为此,从热轧平整机工作辊的磨损特点出发,结合现场大量实测磨损数据,分析磨损的形成与发展机理。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建立单机架四辊热轧平整机的辊系-轧件耦合计算模型,揭示不同磨损阶段工作辊接触应力对磨损演变的作用规律。通过与某厂1 580 mm热轧平整机的实际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演变规律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生产过程的磨损情况,为热轧平整机轧辊磨损理论的发展与磨损预报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不同毛化工艺的冷轧带钢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并以3.5μm的电火花毛化辊为研究对象,对其平整轧制过程中辊面和板面粗糙度的衰减曲线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大量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平整轧制过程中带钢粗糙度衰减规律,从而为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的控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马钢CSP轧机工作辊不均匀磨损严重影响了带钢板形的问题,对CSP轧机F3~F4的磨损辊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使用高速钢轧辊的必要性。针对高速钢轧辊的使用条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通过分析现场的生产数据如轧制力、轧辊温度及轧辊表面氧化膜,制定了马钢CSP投入高速钢轧辊的使用工艺,并实现了该工艺条件下的长期稳定使用,通过现场实绩表明,使用高速钢轧辊大大改善了工作辊在线不均匀磨损,提高了热轧带钢的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12.
常规的轧辊毛化工艺生产的毛化辊由于粗糙度衰减过快,使用寿命低,毛化冷轧辊表面形貌中凹坑多于凸起,不利于带钢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复制。为了提高毛化冷轧辊的使用寿命,设计了一种在IF钢表面电沉积铬毛化的工艺:以脉冲电源为试验电源,以铬镀层的表面粗糙度Ra及硬度为考察对象,采用直流脉冲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脉冲电沉积在85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其Ra达到3.79μm,得到了具有一定粗糙度且结晶状态为半球状的铬镀层,实现了金属表面的毛化。通过脉冲电沉积工艺得到的毛化镀层其硬度(HV)达到1 000。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平整轧制过程不同用途带钢对表面微观形貌的特殊要求,在批量跟踪电火花毛化轧辊、磨削轧辊和冷轧后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基础上,建立工作辊与带钢都可考虑真实表面粗糙峰的带钢表面微观形貌轧制转印生成模型,采用工业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据此模型分析轧制前带钢已经具有表面粗糙度分别大于、等于、小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轧制转印行为与遗传演变规律。提出了负转印和转印饱和的概念,定义了两种极限轧制转印状态的描述指标— —负转印最大和转印饱和,研究发现当带钢表面粗糙度小于或等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存在负转印最大点和转印饱和点;当带钢表面粗糙度大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负转印最大点和转印饱和点重合。在此基础上,采用负转印最大点与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板宽轧制力,描述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遗传及演变规律,并系统仿真分析带钢屈服强度、带钢轧前表面粗糙度、轧辊表面粗糙度等工艺条件参数对于负转印最大点与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带钢屈服强度增大和轧辊表面粗糙度增加,该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均增大;随着带钢表面粗糙度增大,负转印最大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增大,但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却减小。   相似文献   

14.
王赤  隋静博 《冶金设备》2012,(Z1):19-20,6
介绍了冷轧带钢平整机的发展现状,结合平整机工作特性阐述了冷轧带钢平整机主要设备组成、辊系配置、工艺技术特点及装备水平和发展趋势。分析说明了国内主要企业引进冷轧带钢平整机的工艺参数,总结了平整机辊系轴承选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某2 230连续退火产线薄规格高强钢表面斜纹缺陷的产生机理,采用SIAS带钢表检系统和ZEISS扫描电镜对缺陷位置的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并系统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平整机传动方式和平整轧制力对斜纹缺陷的影响规律。通过优化带钢平整工艺、匹配带钢运行速度、调整轧辊粗糙度等系列措施,解决了连退薄规格高强钢表面斜纹缺陷问题,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强度带钢表面粗糙度的特殊要求和控制难题,采取批量工业生产实验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高强度带钢表面粗糙度的轧制转印及变化规律,以及轧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高强度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由末机架决定,分别建立了高强度带钢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轧制转印率模型和轧机工作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比较了高强度带钢与普通强度带钢的轧制转印行为.研究结果可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预测高强度带钢表面粗糙度,合理安排冷轧轧制顺序和轧制计划,以及预测确定工作辊上下机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国内某厂1700热连轧机CVC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模型中主要系数数值,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换辊周期CVC工作辊磨损,得到轧制带钢长度与工作辊中心磨损的关系及CVC轧辊磨损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轧制带钢长度是影响轧辊中心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CVC轧辊磨损规律与普通轧辊相同,轧辊磨损对其辊形影响不大。将计算得到的CVC轧辊磨损曲线与采用高精度磨床测量得到的实际磨损曲线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此轧辊磨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轧辊磨损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18.
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由于一直工作在较大压力的环境下,导致工作辊经常会出现磨损问题,工作辊的磨损进而又会影响到轧制带钢的板形。因此研究如何减少工作辊磨损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的磨损因素,并结合工作辊磨损辊形的实际情况,总结造成热轧带钢平整机工作辊磨损的主要因素及平整机工作辊不均匀磨损问题的主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冷轧带钢在线磨辊辊表层残余应力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砂轮磨损引起的磨削力增大会使轧辊表层残余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即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同时得知砂轮转速也会引起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分析了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得出保持辊表层夺应力状态的控制条件;另外,还对被磨削轧辊表层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不同的磨削条件下,测定了轧辊表层的残余应力,从而得到轧辊表层应力状态及硬度的变化规律,为实现冷轧带钢在线磨辊及控制板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冷轧带钢的板形质量,在1250单机架6辊可逆冷轧机板形控制系统改造中,根据轧制工艺,设定了中间辊初始位置。基于板形调节机构的调控功效,由闭环板形控制系统给出了中间辊在线横移的调节量。为了减少横移对轧辊磨损的影响,通过试验以及数值计算分析了中间辊横移阻力与横移速度以及轧制力之间的关系,对中间辊横移速度进行了设定。经现场应用表明,中间辊横移控制模型具有较高的板形控制精度,对实现冷轧带钢的高精度板形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