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暑,其中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本文对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关于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法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飞  韩金鹏 《天津冶金》2003,(5):45-46,47
随着我国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争议纠纷呈上升趋势,而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对劳动法律关系和雇佣法律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混淆不清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就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各自的特征及主要的区别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惠萍 《有色矿冶》2007,23(1):61-64
论述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同时认真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企业劳动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结合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反映出的问题和特点,具体阐述了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用工方式,当前劳务派遣发展势头迅猛,但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受侵害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同工同酬、工伤维权和劳动关系方面表现明显,这势必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结合苍南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对劳务派遣用工主要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对企业的劳动关系主体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但是,目前企业劳动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大连出口企业劳动关系主体行为进行考察分析.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不征求员工意见,一些劳动者被动加班,企业主不民主现象仍普遍存在,但是劳动者自觉意识增强.为减少劳资对抗,应采取措施积极促成劳资合作.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是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关于劳动权利、义务的争执.因此,高效公平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和公开简洁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是广大劳动者所呼吁的.然而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处理程序却不容劳动者乐观,特别是劳动者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劳动争议时.一般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诉之法院,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处理所设置的这样一个仲裁前置程序从<劳动法>颁布以来的众多的事实看,确实存在种种弊端,通过对仲裁前置弊端的分析,重建最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农村"准自耕农"社会结构特点,基于非劳动禀赋的异质性,构建了一条向上倾斜的同质劳动供给曲线,以此解释中国同质非熟练劳动在向城市流动中实际工资缓慢上涨的现象.中国农村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农户,单位劳动可资利用的非劳动禀赋存在广泛差异.即使劳动是同质的,单位劳动生产力及劳动收入也有很大差别.随着劳动需求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将沿着务农收入或保留工资由低到高的顺序向城市流动,劳动供给价格及务工均衡工资率不断上升.而且,随着拥有禀赋更少的劳动离开农村,继续务农的单位农村劳动拥有的禀赋及劳动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最终,同质劳动收入将在务工和务农、不同农户间相等时达到均衡,实现劳动的优化配置,劳动收入差别只来自劳动质量差别.  相似文献   

8.
李届 《特钢技术》2007,13(1):64-6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问题是导致劳动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少相关训练等.为了有效地预防劳动争议,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合同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规章体系的检讨;培训体系的加强;违纪职工教育程序的建立;劳动规定制定的民主化及平等协商机制的建立;与劳动争议有关的外部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企在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外企在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劳动关系问题,本文通过工会,劳动合同,集体谈判,劳动争议四方面介绍外企劳动关系现状,分析找出外企劳动关系存在工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劳动合同趋于短期化,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保证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等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由<中国和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引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者从加强沟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金钥匙、赋予员工充分的自主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动力、制度机制建设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劳动法律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当前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中的基本实践问题.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本文从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入手,针对现存劳动关系的现状,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项战略性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这一任务完成,必须要协调好劳动关系,这是维护企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中原油田钻井二公司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水平、促进发展、利益共享"的宗旨,确实保障和落实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人员的各项权利,确保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共事公司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进行了有效尝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青玲 《包钢科技》2007,33(Z1):53-54,68
文章通过强化激励机制,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工资分配制度,使分配与经济效益、技术指标挂钩,并与工作业绩、技术等级、劳动技能、劳动贡献等因素结合,为现代企业发展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如今,焦化厂已经成为我国第5个年生产能力达到300 万t的大型炼焦企业.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因为大部分公民都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颇具争议.这些规定过度地限制了企业的权利,这不仅有违<劳动合同法>确立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立法目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姜维  王向宾 《冶金管理》2009,(12):48-51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前我国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达358万。经初步估算,每年进入钢铁企业工作的新分配的博士、硕士、大中专、职高及技校毕业生近10万人。对这部分钢铁工业新生力量劳动关系的科学管理,是钢铁企业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工作者每年都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劳资冲突"一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劳动保障节目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社会作用愈发关键.本文从主持人工作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主持人在节目中该怎样发挥桥梁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滞后,本文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为出发点,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投入总量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等主要问题.针对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为保障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这其中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可以在课堂中实践,在活动中实践,在家务中实践,在生活中实践.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最可能实现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通过充实活动内容,多渠道践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学校特色活动,践行劳动与技术教育,培育素质人才;与科技辅导、创造发明相结合,实现劳动与技术教育深层次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赵桂兰 《冶金管理》2000,(10):52-53
21世纪中国的知识经济将获得飞速发展,对于冶金企业的劳动再就业部门,关注知识经济的同时,应特别关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转移问题。 一、劳动转移规律 所谓劳动转移,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决定社会经济性质、社会财富形成的资源性质发生变化而引起大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性质发生变化。从有劳动分工到目前,这种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开始是大部分甚至全部劳动者从事农业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工业劳动和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农业劳动者逐渐减少,工业劳动者和服务劳动者逐渐增加。在这个转移过程中,起初工业劳动者增…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不仅有利于更加切实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利于促进长远发展,对于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谐稳劳动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