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气是钢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二次能源,对煤气管网系统运行的有效管理是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水力学相关理论,针对钢铁厂煤气管网建立模拟计算模型,并针对某钢厂的高炉煤气管网开展模拟分析应用。实践表明,应用模型可以对钢铁厂煤气管网系统在正常工况及特殊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定量分析,为煤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及动态调节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鞍钢高炉煤气管网中设置保持稳定压力(15kPa)的高压煤气管网的原理、方法和作用,并对三种建立高压煤气管网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对钢铁企业蒸汽管网稳态下的水力和热力工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流量连续方程、温降和压降的环路平衡方程以及管段压降和温降计算公式等,建立了多汽源蒸汽管网的水力热力联合计算模型。通过迭代校正节点压力、温度的方式,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各独立节点的蒸汽压力、温度,各参考节点的蒸汽流量以及各管段的蒸汽流量、凝结水流量。通过模拟计算某钢铁企业蒸汽管网,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4.
根据整体及各区域的物理化学约束条件建立了氧气高炉工艺综合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计算结果对能量在不同区域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氧气高炉无煤气循环流程的一次能耗很高,燃料比在600 kg/tHM以上,并且无法实现高温区和固体炉料区之间的能量匹配.炉顶煤气循环后,可以实现能量在高温区和固体炉料区的同时平衡;在同时满足全炉热平衡和区域热平衡的条件下,氧气高炉炉身喷吹循环煤气流程的理论燃烧温度过高,而炉缸喷吹循环煤气流程的理论燃烧温度偏低;对于氧气高炉炉身、炉缸同时喷吹循环煤气流程,随着循环煤气量的增大,焦比升高,煤比降低,理论燃烧温度可以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针对钢铁企业富余煤气的频繁波动对自备电厂能耗及煤气平衡影响严重,且难以通过建立机制模型进行预测的问题,依据HP滤波和Elman神经网络性质建立了HP(2)-Elman预测模型.并根据自备电厂能源利用的特点,建立拟合模型求解锅炉的经济运行负荷,在此基础上对富余煤气进行优化调度.模型应用表明:所建预测模型对煤气柜位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8%,自备电厂煤气供入量30、45、60个点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7%、1.6%、1.6%.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的优化调度可为煤气柜位调整及自备电厂锅炉负荷分配提供操作依据,一年按照330天计算,可多产蒸汽约100495t,节能约11670481kg标煤.  相似文献   

6.
在秒流量方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厚度偏差和张力波动对速度的影响,推导并建立了1个冷连轧综合速度控制模型,并根据动态结构图配置了控制器.通过对比仿真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控制器参数,在某1 550 mm冷连轧生产应用中,将张力、厚度指标作为控制目标.速度参数作为控制对象,使张力波动从调整前的300 kg减小到目前的90 kg,...  相似文献   

7.
针对包钢煤气管网的运行现状及煤气管道存在腐蚀泄漏的安全隐患,从管道腐蚀破坏的原因、造成管道腐蚀破坏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不同介质管道腐蚀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带煤气带压堵漏方法,排除煤气管网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证管网的安全运行和正常输气,确保煤气管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装料模式决定了料床的孔隙度结构,进而决定了煤气流的分布信息。建立了气化炉炉料结构的离散单元模型和煤气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以自编程和软件Fluent为载体,结合两个模型共同描述了不同加焦方式对气化炉的炉料结构和煤气流动带来的变化,获得了炉内炉料结构的孔隙度分布信息和煤气的速度场、流线和质量通量。结果表明:首先,由离散单元模型获得的炉料结构信息可作为气流分布模型的边界条件输入;其次,煤气流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焦柱的加入会在加焦位置处形成煤气发展通路,进而改善气化炉透气性,但应控制焦炭加入量,避免气流过度发展,进而影响煤气利用率。通过模拟计算获得的非均匀床层气体流动规律的认识对气化炉加焦工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能源优化调度问题比较复杂,各方研究者往往是根据具体课题和具体厂家、在各自有限的范围内建模分析.本文以钢铁企业的主要副产能源煤气作为考察对象,归纳总结煤气优化调度规律,并结合钢厂实际和生产工艺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最后以某钢铁企业为背景,用实验证明了该模型能很好地按照目标函数对煤气进行有效调度,实现煤气放散量最少和能源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铁企业高炉煤气发生量频繁波动,且难以通过建立机理模型进行预测的问题,结合HP滤波、Elman神经网络各自性质,建立了HP(2)-ENN模型对高炉煤气发生量进行预测。根据企业实际数据应用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与其他常用模型相比,适合高炉煤气发生量的预测,并为合理调度副产煤气提供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