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多年焦炭质量指标与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了焦炭M40和CRS与高炉利用系数和燃料比之间的关系,以及焦炭质量波动对高炉顺行状况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风口焦取样方法,研究了焦炭在炉内的劣化程度和炉缸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唐钢2号高炉在2019年中生产的实践数据;具体研究了焦炭强度对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一些影响,定量评定了焦炭M40、M10与高炉利用系数的关系;并在确保高炉优化用料的情况下,提出了合理使用焦煤资源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焦炭指标繁多,在实际生产中很难保证所有指标都达到理想值的现状,莱钢炼铁厂将焦炭各项指标对高炉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莱钢焦炭各项指标影响炉况顺行的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M_(10)、M_(40)、-25 mm、Af、S,明确了焦炭M10指标是决定高炉顺行与否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关键参数实现了焦炭供应的优化调整,确保了每座高炉在阶段时间内焦炭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现行焦炭反应性试验方法的来源,主要表达焦炭在高炉内进入风口回旋区前抗CO2,气化能力以及反应后的抗粉化能力,是一种规范性试验方法。回顾了国内外对焦炭反应性的认识和变化,20世纪认为反应性表达焦炭在高炉抗CO2,的气化能力,反应性高反应后强度低对高炉生产不利。进入21世纪,新日铁提出反应性只是表达了焦炭的活性,认为提高反应性可以提高高炉反应效率,对高炉生产有利,不同时期认识水平不同认知也会完全相反。通过CO2,含量和反应温度对焦炭反应性影响试验和高炉碳平衡计算,分析了喷吹煤粉高炉内焦炭的行为.确定了焦炭进入风口回旋区前的反应失重率。提出现行国家标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的反应性表达的是焦炭与CO2,反应的活性,高炉内焦炭反应失重率控制因素是矿石的还原性能和未燃煤粉率,与焦炭实验室测定的反应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王元生  薛改凤  鲍俊芳  任玉明 《钢铁》2016,51(12):20-24
 为了进一步研究焦炭在高炉内的劣化行为,探索更加适合高炉的的焦炭评价指标,利用武钢6号高炉中修挖炉缸的机会,从炉内自上而下分层取出焦炭试样,测定分析经高温反应后的焦炭试样的各项理化性能。采用开元5E-MAG6700全自动工分仪测定其水分、灰分和挥发分,采用科翔XQK-2000型显气孔率测定仪测定其显气孔率和灰分。研究结果表明,炉内残留焦炭相对于入炉焦灰分质量分数较高,固定碳质量分数下降明显,焦炭孔隙内滞留大量炉渣。高炉内初渣中SiO2、Al2O3、CaO和MgO质量分数并不高,MnO和P2O5质量分数是终渣中几倍甚至10倍,有相当部分的造渣是在炉缸下部进行的。高炉内碱金属在炉腹下部至炉缸上部富集量最大,锌在炉缸上部富集量最大。通过对高炉中修残留焦炭的研究分析,对焦炭在高炉各部位的劣化行为规律认识更加深刻,并对高炉的特性把握更加准确,可用于指导高炉生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说明焦炭与CO2反应受温度和CO2含量影响十分显著。分析了高炉内焦炭与CO2反应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指出,焦炭与CO2反应在实验室条件下和高炉内差异极大。结合改变时间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文献中钝化试验结果,指出钝化技术只是改变了焦炭与CO2反应速度,降低了固定时间内反应失重率,提高了反应后强度,高炉内是固定失重率的升温反应,矿物无催化作用,因此,对焦炭钝化技术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以名古屋1~#高炉解体调查的结果为基础,对大型高炉内焦炭粒度缩小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高炉内焦炭粒度缩小受与CO_2反应温度的影响最大;2)在1000℃时,开始有部分焦炭溶解,致使焦炭强度下降,到1400℃时,焦炭粒度并没有改变,但是超过1400℃时,焦炭粒度急剧缩小;3)在炉身下部和风口回旋区附近产生了焦末沉积,这是由于鼓风动能的作用而引起焦炭不断运动的结果;4)增加焦炭中碱金属的含量(本研究中最高达5%)并不降低焦炭强度。 此外,对新日铁已解体调查的不同容积的高炉及这些高炉内的焦炭粒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大型高炉比小型高炉焦炭粒度减少的比率更大,焦炭粒度缩小的状况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8.
焦炭质量对高炉生产至关重要,炉容越大,对焦炭质量的要求越高。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公司焦炭质量状况予以粗浅评析,并提出几点建议。1现行常规焦炭质量指标1.1焦炭机械强度(M40与M10)我国于1980年将米库姆转鼓列为测定焦炭机械强度的国家标准。通过米库姆转鼓试验可以得到抗碎强度(M40)和耐磨强度(M10)两个指标。M40主要反映焦炭的裂纹率;M10主要与焦炭气孔壁厚度和气孔壁强度有关,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从高炉操作来看,关键是焦炭从料线到风口之间的破碎情况,因为它直接影响高炉的透气性。据有关资料介绍,M40与焦炭从…  相似文献   

9.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能综合反映焦炭质量的指标,因此从影响高炉焦比的角度出发,选取了焦炭灰分、硫分,以及M40,M10,CRI,CSR这6个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对焦炭质量进行评价。从焦炭质量指标、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和统计观点阐述了2000m3高炉用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首次提出焦炭评分制,并建立了焦炭质量评价模型。同时加入焦炭预估价格、价格差和性价比等参数辅助评价焦炭质量。通过对8种焦炭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各焦炭质量差异明显,通过对高炉各焦炭配比进行优化之后,炉况运行稳定,焦炭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炉的大型化,焦炭抗碎强度M40高低对高炉生产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影响焦炭抗碎强度的各种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调整配合煤细度、降低焦炭灰分、改善配合煤质量等措施,使焦炭抗碎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熊佐恒  陈立春  王宁 《山东冶金》2012,(5):15-16,19
由于新钢5#、6#焦炉干熄焦(9#高炉入炉配比50%)变为水熄焦,焦炭冷强度M40下降约4%,造成9#(2500m3)高炉料柱透气、透液性变差,压量关系紧张,炉况波动较大,甚至悬料。通过上下部调剂相结合稳定炉况,加强管理保证生产,高炉炉况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为恢复炉况及探讨超大型高炉冶炼规律,对首钢京唐公司高炉进行了风口焦炭取样分析,研究了其入炉焦炭热强度与焦炭反应性、焦炭冷强度与焦炭耐磨强度之间的关系;探明了风口焦炭的粒度、劣化度及渣铁滞留量;探索了渣铁滞留量与渣铁体积、风口焦炭粒度、煤比及炉渣二元碱度的关系;分析了炉缸径向焦炭粒度分布、风口前高透气性区长度、炉缸透气性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高炉操作建议并得到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风口焦炭取样分析可以作为高炉操作调整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现行高炉焦炭质量指标模拟性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师庸 《钢铁》2000,35(2):1-3
从焦炭在高炉中劣化径探讨焦炭质量指标M40、M10、CRI(反应性)、CSR(反应后强度)的模拟性。认为M40和M10对高炉块状带有一定模拟性,但块状带对焦劣化不太明显;CRI在无碱条件下测定,而高炉中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循环碱,因此,CRI指标对实际焦炭质量会产生误导,由此衍生出传统配煤技术概念需要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焦炭含水量和含粉率高对高炉生产和后续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热风炉废气对焦仓内焦炭进行烘干,焦炭水分平均下降0.2%~4%,且可明显去除焦末,达到了改善高炉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梁南山 《中国冶金》2012,22(1):32-35
涟钢7号3200 m3高炉是国内第一座全部使用捣固焦的大型高炉。本文介绍了与涟钢7号高炉配套的捣固焦炉的概况及其主要配煤结构与焦炭质量指标,同时也阐述了涟钢高炉3200 m3高炉在使用捣固焦中所采用的原料条件、主要操作制度及取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涟钢3200 m3高炉全部使用捣固焦取得了良好的操作结果,证明了捣固焦在大型高炉上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曹建林 《四川冶金》2010,32(6):35-37,51
对攀钢2号高炉近来因搭配使用捣固焦致使焦炭质量改善与指标不断创新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攀钢2号高炉抓住应用捣固焦致焦炭质量改善的机会,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合理使用焦炭,探索出高强度冶炼条件下高炉合理的操作制度,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创出新高。  相似文献   

17.
刘德军 《钢铁》2016,51(10):78-83
 在对鞍钢焦炭质量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焦炭强度、热态性能、化学组成、粒度及质量波动等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高炉风口焦炭的实际取样与研究加以验证,指导高炉操作实践;同时,系统地掌握焦炭质量、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焦炭质量的评价方法等;尤其是利用“风口取样”,掌握焦炭在炉内的变化规律和炉缸工作状况,为高炉操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焦化厂低成本生产出符合高炉运行要求的焦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work aims to study the high‐temperature strength of coke. Mechanisms of disintegration were evaluated using basket samples charged into LKAB's experimental blast furnace prior to quenching and dissection. Coke charged into basket samples was analysed with CSR/CRI tests and compared with treated coke from the blast furnace. Results from tumbling tests, chemical analyses of coarse and fine material, as well as light optical microscopy studies of original and treated coke have been combin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sh composition and the CSR values. Differences in the texture of the coke were noted with light optical microscopy, an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oke texture during the CSR/CRI test conditions was fou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ain reaction between coke and CO2 took place in isotropic areas, which was especially pronounced in coke with a low CSR. Signs of degradation were apparent throughout the coke pieces that have undergone CSR/CRI testing, but were less observable in coke reacted in the blast furna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action with CO2 is generally limited by the chemical reaction rate in the CSR/CRI test, while in the blast furnace the reaction is limited by the diffusion rate. Coke degradation is therefore mostly restricted to the coke surface in the blast furnace.  相似文献   

19.
陶学虎 《云南冶金》2011,40(5):39-41
统计分析澜沧公司鼓风炉某生产时段部分焦丁人炉的比例及其数量,并结合焦炭质量论述了其对铅鼓风炉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对焦丁有效使用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