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砷硫高碳卡淋型金矿石焙烧-氰化浸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含砷硫高碳卡淋型金矿石的成分、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焙烧 氰化浸出工艺提取金,考察了焙烧温度、时间、固化剂加入量、矿石粒度及氰化浸出时NaCN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探讨了焙砂中硫化物物相改变及金难于浸出的原因。结果表明,矿石焙烧后,硫化矿物物相及工艺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由还原态转变成了氧化态,金的氰化浸出率达89 9%。焙烧渣中的金主要残存于碳酸盐和硅酸盐中,很难再被浸出。  相似文献   

2.
某碳质金精矿石硫合剂法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怡  宋永辉 《黄金》2012,33(3):43-46
采用石硫合剂对某碳质金精矿进行了浸出金试验,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浸出时间及浸出温度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是影响金浸出率的关键因素。当焙烧时间3 h,焙烧温度600℃时,金精矿中的金可被石硫合剂溶液有效浸出;当浸出时间为5 h,浸出温度为50℃时,浸出率明显升高。在最佳浸出条件下,金浸出率最高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3.
杨凤云 《黄金》2020,41(2):57-61
某碳质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很低,小于30%,为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针对碳质金精矿性质,进行了富氧焙烧—氯化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氧化焙烧相比,富氧焙烧降低了焙烧温度,缩短了焙烧时间;富氧焙烧最佳焙烧温度550℃~600℃,氧气体积分数50%,焙烧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碳、硫去除率均在95%以上;焙砂采用M-NaCl氯化浸出,在最佳浸出条件为固液比1∶6,浸液pH=3,浸出剂用量8 kg/t,试样粒度62~75μm,浸出时间4 h时,金浸出率可达92.50%,相对于试样直接氯化浸出时有显著提高;表明富氧焙烧—氯化浸出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镇沅难浸金精矿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镇沅含砷高硫金精矿进行了物质组成考查及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和毒沙是其主要载金矿物,且单体暴露金仅占总金量的1.4%;在对比试验的诸预处理工艺中,唯有焙烧氧化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模拟工业窑炉操作制度下进行焙烧氧化所获得的焙砂,其金的氰化浸出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连续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中试试验,考察工艺技术参数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并利用电化学技术开展载金黄铁矿生物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单槽氧化试验中,硫、铁、砷的脱除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基本呈直线关系,9d后氧化效果不再明显,采用氧化渣中SiO_2含量推算氧化渣率、硫脱除率、金浸出率,并计算氧化效果比较合理。连续氧化试验中,在氧化时间7d、矿浆浓度15%、温度42℃、搅拌速度60r/min的条件下,硫化物的氧化率达79.13%,氧化渣氰化提金浸出率为92.94%。电化学试验表明,浸矿微生物的加入并未改变载金黄铁矿的阳极氧化机制,但促进其阳极氧化反应,降低了腐蚀电位和反应电阻。  相似文献   

6.
对某复杂高砷金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考察了焙烧温度、时间和压缩空气流量对焙烧脱除砷、硫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杂金精矿为少硫化物型金精矿,主要矿物是黄铁矿、砷黄铁矿以及长石、石英等脉石矿物,金精矿中金主要以金单质或者金与硫(砷)化物、氧化物和脉石的包裹体存在。金颗粒粒径大多在1~3μm,部分颗粒在1μm以下,少数较大颗粒粒度可达4~5μm。当控制焙烧的温度、时间和压缩空气流量分别为650℃、45min、150L/h时,砷、硫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7%和98%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某含金硫精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表明,其可供回收的主要有价元素是金,品位为5.42g/t,主要硫化矿物为黄铁矿。其金主要赋存于硫化物、氧化物中,分布率分别为39.48%、34.13%。采用脱硫焙烧可产出SO_2烟气生产硫酸,渣磁选生产铁精矿。对制酸烧渣中的金进行边磨边浸工艺试验,在非氰化浸出剂用量为20 kg/t、浸出时间为24 h、浸出浓度约40%时,获得浸出率86%以上的浸出指标。工业应用,金的总回收率85%以上。由于原矿石中约34%的金与氧化物脉石关系密切,限制了获得更高的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8.
《黄金》2009,(4):55-55
在氨浸出体系和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出体系中,研究了黄铁矿或黄铜矿和二氧化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氨性溶液和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中,有二氧化锰存在时,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溶解速度得到提高。二氧化锰提高硫化物浸出作用适用于从黄铁矿精矿和硫化矿石中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在用硫代硫酸盐浸出硫化物包裹型金矿石过程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可改善金浸出动力学,并提高金的总浸出率,并且几乎不影响硫代硫酸盐的消耗。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通山云母型含钒石煤为原料,对比研究草酸直接浸出和硫酸直接浸出工艺,在Ca F2用量为原矿质量5%(质量分数)的条件下,考查了H+用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水矿比对钒和铁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浸出条件均为H+用量12 mol·kg-1、浸出时间6 h、浸出温度95℃、水矿比1.5∶1.0(L·kg-1)条件下,草酸浸出和硫酸浸出过程中钒的浸出率分别为71.5%和74.1%,而铁的浸出率分别为3.4%和13.0%,草酸浸出铁的量仅为硫酸浸出铁的量的26.2%,实现了石煤中钒的选择性浸出。由X射线衍射(XRD)及红外光谱(FTIR)分析可知,两种浸出渣中云母的衍射峰及特征吸收峰均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云母晶格结构被破坏,使钒被浸出;对比原矿中黄铁矿的衍射峰,草酸浸出渣黄铁矿衍射峰变化不大,而硫酸浸出渣黄铁矿衍射峰强度减弱,说明硫酸浸出下黄铁矿的溶出量大于草酸浸出体系下的溶出量,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某难选金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金品位为3.51×10-6 ,SiO2 含量高达71.88%,有害元素为碳和硫。其中,有机碳含量高达2.51%,严重阻碍了后续浸出过程的进行。XRD和金物相分析可知,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及硫化矿,硫化矿以黄铁矿为主。金主要以微细粒浸染或包裹于石英、硅酸盐、硫化矿及碳酸盐矿物中。针对该难选金矿石的性质,采用非氰化药剂TL直接浸出时,浸出率较低。采用了微波预处理边磨边浸非氰化工艺,研究了微波焙烧时间、微波焙烧温度、浸出剂TL的用量、液固比及磨浸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焙烧温度为650 ℃、微波焙烧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当非氰化浸出剂用量为6 kg/t、液固比为4∶1、磨浸时间为6 h时,可获得71.64%的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11.
难浸金矿低温焙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三民 《湿法冶金》1998,(3):31-35,49
本文根据多年来对难处理硫化物金矿进行的低温焙烧研究,论述了低温焙烧的概念及与中温氯化焙烧的重大差别;研究了焙烧过程的主要物相反应;讨论了影响低温焙烧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大量难浸金矿的低温焙烧及焙砂浸金试验得出,低温焙烧技术适用于大量含硫化物、硫砷化物、多金属硫化物难浸出金矿的预处理,其特点是焙烧温度低,能充分利用硫化物氧化放出的热能;焙砂中能固定大部分的硫、砷等有害元素,二次包裹金少,金浸出率高。  相似文献   

12.
含砷、锑、碳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氰化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镇沅含砷、锑、碳难处理金精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小于 10 % ,采用常规焙烧 -焙砂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率仅达到 73 2 % ,而采用先行除锑 ,再焙烧脱除硫、碳、砷的提金工艺方案 ,金氰化浸出率达到90 4 % ,同时锑可作为锑精矿外售 ,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某黄金冶炼厂采用焙烧—酸浸—氰化浸出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针对金、银浸出率偏低的情况,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酸浸酸度、酸浸时间和矿物粒度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1 h,酸浸酸度为25 g/L,酸浸时间为1 h,-0.074 mm含量占90%的条件下,进行氰化浸出,金、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7.13%和67.56%,分别提高了6.87%和14.80%,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4.
国外某选矿厂浮选所得金精矿,其中杂质元素砷、硫、铁主要以毒砂和黄铁矿的形式存在于金精矿中,多数金被包裹在硫化物中。该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有70.89%。对比通过碱浸、细磨和热压氧化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后金的浸出率,最终选定酸性热压氧化浸出。在氧化矿浆浓度20%、氧分压0.7MPa、搅拌速度600r/min、温度160℃、氧化反应3h的预处理后进行氰化浸出,金浸出率达到97.49%。  相似文献   

15.
提高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焙砂中金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对目前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工业生产流程中的焙砂及烟尘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焙砂及烟尘中含有未分解的黄铁矿颗粒、分解不完全的FeS相以及未分解完全的磁黄铁矿的存在是影响氰化浸出率及氰化物的消耗的主要原因。对焙砂进行氰化浸出,渣金品位为4.28 g/t,金浸出率为89.15%,当焙砂再焙烧-细磨-氰化浸出时,再焙烧焙砂金的氰化浸出达到92.61%,渣中金品位2.92g/t。  相似文献   

16.
云南某低品位难处理金矿含有砷、硫、碳、锑等多种对氰化浸金有害的杂质成分,金矿中金以包裹金为主。两段焙烧后焙砂直接氰化浸出的浸金率较低。本研究针对含砷锑硫金精矿焙砂,对比了酸浸预处理、碱浸预处理、碱性硫化物预处理等方式,结果显示,碱性硫化物预处理效果最好,金浸出率可以达到95.06%。  相似文献   

17.
细菌浸出磁黄铁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枚  柯家骏 《稀有金属》2005,29(6):880-884
为配合从金川含镍磁黄铁矿中细菌氧化浸出提取镍的新工艺开发,研究了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t.f.)氧化浸出磁黄铁矿的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浸出磁黄铁矿过程是以间接反应为主,即细菌将溶液中Fe^2+氧化成Fe^3+,然后Fe^3+进一步氧化磁黄铁矿。细菌附着于矿物表面与反应生成的单质硫进行反应对磁黄铁矿的浸出也具有重要贡献。细菌的适应能力和活性是影响细菌浸出磁黄铁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焙烧-酸浸-氰化工艺综合回收复杂金精矿中的金、银、铜.结果表明,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焙烧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对金、银、铜浸出率影响显著.实验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为:焙烧添加剂NaOH用量为6 %,温度630 ℃,焙烧时间3 h,硫酸浓度1 mol/L,酸浸液固体积质量比5:1,酸浸温度50 ℃,酸浸4 h,氰化纳浓度3 ‰,氰化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5:1,常温氰化72 h.在上述条件下,金、银、铜浸出率分别达到93.53 %、75.37 %、94.23 %.   相似文献   

19.
李骞  董中林  张雁  徐斌  杨永斌  姜涛 《黄金》2016,(11):41-45
针对含硫砷含碳金精矿的性质,进行了提金工艺探索。该金精矿经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1.33%;经两段焙烧—氰化浸出,金浸出率提高到71.33%,但该方法所需时间长、能耗高、有害元素的脱除不完全且容易发生过焙烧。鉴于此,提出了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硫化钠碱浸强化—焙砂氰化浸出提金工艺。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不但可强化硫、砷和碳的脱除,降低焙烧温度50℃,缩短焙烧时间至30 min以内,而且少量硫酸钠的添加可消除焙砂的固结问题,使金的浸出率增加到84.14%;而对焙砂再进行硫化钠碱浸处理,不仅使被包裹的金得到进一步解离,金浸出率提高到94.72%,且可以回收锑,实现金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某高砷、高碳、贫硫、微细粒难浸型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42%左右。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6.3%,采用"中温中压预氧化—三段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9.66%。并对生物氧化、热压氧化、焙烧氧化3种预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热压氧化、焙烧氧化相比较,细菌氧化工艺投资少、成本低,且金、银回收指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