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异步单机连轧塑性变形区的特点出发,推导异步单机连轧机轧制压力公式,用此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较为符合。这对研究异步轧制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定合理的轧制规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异步轧制搓轧区的几何参数,根据力平衡方程和秒流量相等的原则,建立了无张力条件下不同变形区组态的中性角和搓轧区比例计算模型,并按中性角取值对不同变形区组态进行划分。在三区组态的条件下,分析讨论了异速比、摩擦因数、轧件厚度和压下率对搓轧区比例的影响。搓轧区比例是决定异步轧制在降低轧制力、最小可轧厚度和得到细化组织工艺条件的重要参数,搓轧区比例计算模型的建立,为异步轧制工艺参数的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中性角和搓轧区比例计算式经过试验验证,与实际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无张力冷轧薄板异步轧制的无摩擦峰理论,得到了计算异步区大小的公式、单位压力沿接触弧分布的公式、轧制力的公式,理论计算轧制力和实验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4.
异步交叉轧制的轴向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异步交叉轧制的轴向力特性,在自行研制的首架异步交叉轧机上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轧制过程中,支承辊和工作辊轴向皆呈非线性增长态势,且工作辊轴向力波形起伏较大,其起始时刻滞后于支承辊;交叉角和异步比等因素对工作辊轴向力Faw的的影响规律为交叉角增大,FAW增大,当交叉角大于临介交叉角以后,FAW下降、FAW随异步比增大而略有增加,在异步交叉轧制下,轧制运行无跑偏。  相似文献   

5.
纵向变截面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纵向变截面轧制的特点,根据轧件受力分析了LP钢板轧制过程的咬入角和咬入条件。利用前滑的定义推导出纵向变截面轧制的前滑模型,通过离散化处理得到工程应用的纵向变截面轧制楔形区的前滑公式。以LP钢板轧制实例,对仿真和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为LP钢板的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鞍钢技术》上发表过计算异步轧制时轧制压力公式的文章。现在以更具有普遍性的 Orowan 方程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不考虑剪应力和考虑剪应力作用的情况下,异步轧制时轧制压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测,研究了同径异步轧制厚度小于1 mm的黄铜带时,单位压力沿纵向的分布规律,并系统地分析了各轧制参数对张直异步轧制和无张力异步轧制单位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步轧制单位压力分布仍具有峰值;搓轧区占变形区比例x越大,异步轧制的降压效果和摩擦峰的削减作用越大;张直异步轧制厚度小于1 mm的黄铜带时,两辊侧单缸压力分布基本相同,但在无张力异步轧制时,普遍存在两辊则单位压力分布不对称现象。以上问题的研究,对更深入地认识异步轧制的力学特征,完善异步轧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异步轧制自激扭转振动的机理和影响异步轧制自激扭转振动的因素。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异步轧制比同步轧制更频繁地产生自激振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平稳异步轧制中常常伴随着张弛振动,在一定条件下,异步轧制张弛振动会激发或转化为异步轧制自激振动。实验也证实了影响两类振动互相转化的条件和因素。最后提出了消除异步轧制自激振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孝彦  张冀  王卓  白硕  白振华 《钢铁》2024,(1):108-116
平整过程中由于带钢下表面平整液滴落导致带钢出现上下表面摩擦因数不同的异步轧制现象,使用平整过程的轧制压力模型预报平整异步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压力时精度不高。为此,针对普通工程适用的平整轧制压力模型计算平整异步轧制轧制压力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异步轧制的轧制压力计算方法。考虑到异步轧制的工艺特点与设备的实际工况,首先分析带钢上下表面润滑条件差异性和受力变形情况,建立变形区的平衡方程和单位轧制压力计算方程。其次研究了异步与同步轧制上下轧辊压扁的差异性,根据上下轧辊轧制过程中变形的几何关系和弹塑性力学理论,确定了变形区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迭代方法提升计算模型精度,建立了适用于平整机组异步轧制过程的轧制压力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带钢上下表面摩擦因数返算方法。最后,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国内某平整机组的设备参数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典型规格带钢工艺参数,对比不同润滑条件下本轧制压力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工程适用的平整轧制压力模型计算值和现场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提出的平整过程中异步轧制轧制压力计算模型能适用于异步轧制情况下的轧制压力计算,与工程适用的平整轧制压力计算模型相比误差减小5%,具有...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上界法推导了一组可确定异步轧制时的中性角、轧制力矩和打滑条件的方程。根据这些方程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提出了可用于生产实际中的简化计算式。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异步轧制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发展。所谓“异步轧制”是指在轧制过程中,使两个工作轧辊的线速度不相等,利用适当的线速度差改变轧辊对金属表面的摩擦力方向,从而改变金属变形区中的应力状态,改善变形条件。异步轧制可显著地降低轧制力,减少所需要的轧制道次及中间退火次数。而且还能获得较好板型,提高带材精度。研究表明,异步轧制法特别对难轧的金属和极薄带材是有效的有前途的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林  金国田  傅作宝  白光润 《钢铁》1998,33(1):42-44
对异步交叉轧制的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实验验证.研究表明,随交叉角增大,轧制能耗下降,当交叉角(θ)增至临界值(θcr)时,能耗最小,交叉角θ>θcr后,能耗基本不变;随异步比增大,能耗亦下降,当异步比(i)增至临界值(icr)时,能耗最小, i>icr后,能耗则上升,且θ愈大, icr亦愈大.即当交叉角为θcr且异步比亦为icr时,异步交叉轧制综合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连轧机耦合振动在线监测系统获得传动轴上扭矩和轧制力信号,经回归分析发现连轧机振动时变形区中性角也存在振动现象.利用轧制理论公式推导了振动时轧制变形区中性角变化规律,建立了由连轧机振动引起的变形区中性角变化增量方程,获得振动时各参数变化对中性角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有效控制某些参数,可以提高变形区中性角的稳定性,进而抑制连轧机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从轧件在孔型中的受力分析得知,在箱形孔型中轧制时的咬住角α咬住除与摩擦角β有关外,尚与孔型侧壁斜度φ角有关。而对实现塑性变形的咬入角α咬入除与β角、φ角有关外,还应考虑轧件的材质及外力作用的大小。根据轧件的受力条件对在箱形孔型中轧制时的咬住条件,即一次咬入及二次咬入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孔型中轧制的咬住角公式:α咬住≤β/sinφ;一次咬入时的咬入角公式:α咬入1≤Q/(2KF-(Qf/sinφ))及二次咬入时的咬八角公式:α咬入2≤(?)。  相似文献   

15.
赵林  金国田  傅作宝  白光润 《钢铁》1998,33(1):42-44
对异步交叉轧制的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与实验验证。研究表明,随交叉角增大,轧制能耗下降,当交叉角(θ)增至临界值(θcr)时,能耗最小,交叉角θ〉θcr后,能耗基本不变;随异步比增大,能耗亦下降,当异步比(i)增至临界值(icr)时,能耗最小,i〉icr后,能耗则上升,且θ愈大,icr亦愈大。即当交叉角为θcr且异步比亦为icr时,异步交叉轧制综合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16.
王铭宋  王桂兰 《钢铁》1989,24(9):22-26
本文研究了S异步恒延伸轧制时产品力学性能与速比、轧制压力的关系。从宏观的运动学、力学条件以及微观的组织结构上,分析了剪切变形对异步轧制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S异步轧制条件下,利用轧制压力和速比,控制产品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钢铁》1989,(4)
轧制金属板时,采用异步轧制与等速轧制的比轧制负荷可大幅度降低。由于轧制负荷的减少,可以增大压下率或减少轧制道次数,并且可以轧制薄而硬的材料。但是,由于异步轧制是上下非对称轧制,往往因轧制条件不同而使金属板产生翘曲和上下表面性状不同。本文是用一台异步轧机对同一材  相似文献   

18.
异步轧制是指两个轧辊不同步或者说轧制速度不对称的一种新轧制法。异步轧制与普通的对称轧制相比较,能够大大降低轧制压力,因此在轧制力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有更大的压下量,从而减少道次,可以轧制更薄的产品;提高轧制精度,减少轧件宽度方向的厚度差。异步轧  相似文献   

19.
异步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异步轧制是一种板带冷轧新工艺,其突出优点是可以大幅度降低轧制压力,提高板带尺寸精度。在实验室四辊轧机上进行了异步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异步轧制可以消除摩擦力对金属变形的阻碍作用,从而显著降低轧制压力;异步轧制的最优工艺条件是轧辊速度比n等于延伸率λ,而且慢速辊上的前滑值S_慢=λ-1;后一条件必须有足够大的前张力才能实现。异步轧制中出现的打滑震动现象可以用加大前张力来消除。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塑性变形的角度,通过对轧制过程中动量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板带轧制的力能分析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建立了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理论公式.该公式摒弃了传统公式中采用过多的经验系数,清晰地揭示了轧制力、轧制力矩、金属屈服强度、摩擦因数等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咬入角、中性角等有关变量的物理意义进一步明确.最后通过对一次实际轧制过程的仿真计算初步验证了本文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