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当然,这些活动的设计要紧扣相应的教学内容,也要符合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使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同步协调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做了专门表述,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就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政治课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我结合自己多年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吴海琴 《梅山科技》2006,(B11):48-50
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尊重学生情感、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心理需求、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及转变教学观念,让合作学习充满交流教学情境,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学充满着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增强吸引力的根据 (一)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这一局面不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主体教育理论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数学教学应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参与体验,参与实践,在参与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6.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学生能否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授人以渔,让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克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活动中、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课中,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传统的注重现成知识的掌握的接受性学习向体验性、发现性、创造性的学习转化,重视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感悟.作者在本文中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情感状态,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向往,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抓好激发兴趣、保持兴趣和发展兴趣的三个环节,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课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作为教师,自身应该首先积极反思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建构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从层次不同的系列开放性情境作为学生活动的素材,这种富有新意的设计,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新观念,创意新教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即教学方式活动化,活动内容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重视英语教学的情感教育,符合教学论基本规律,因为教学活动是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智能化发展,情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份好教案,对于上好一堂课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坚持创设与生成并重.首先,要求熟悉课本知识,清楚把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反映学生的认知、思想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方法机械、呆板.以重讲、画、背采分点为主要教学形式,造成了学生学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没有将课内容扩展到课外,较封闭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将教师的教法拘禁于桎梏之中.三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是以说教为主,没有将学生亲身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能力为主线的素质教育"三为主"精神的指引下,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实践了"情境导入,质疑析文,对照反思,活动训练"这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但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空洞、枯燥乏味,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这个不利教学的局面?抑或说,应怎样改进政治教学,把先进的、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动态的现代教育理念引进到政治课中去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三思而行",能够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诸多不容乐观的现状.谨此,笔录于下,待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堂动静结合教学是一个充满了知识交融,思想交锋和情感共鸣的过程.它不能机械单调,刻板划一,需要教师巧于安排,把讲解和倾听、启发和思考、演示和观察、讨论和总结等有机地搭配起来.它因由学习情境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扩大交流空间,促进情感交流,优化心理环境.音乐课堂动静结合的策略能使音乐课堂起伏有致、张驰交替,充满生机与激情,跃动生命的强劲音符,让学生大容量、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从而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持久性渴求与企盼,感受学习的幸福和快乐,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作者认为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本文是作者在新课改教学中积累的教学心得,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个性化阅读教学:适当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式的评价体系,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教师将全面为学生创造可供选择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学习习惯进行个性化阅读,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王国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去,达到对文本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深层把握和领会.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思想、政治、品德、社会、法律、劳动、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在中学的所有课程中,思想政治课应该说是最富有魅力的一门学科.然而,由于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单纯传授知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弊端,竞使思想政治课成了学生极不喜爱的枯燥无味的一门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误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关键在"活".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活起来,这是还其魅力的诀窍.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学科教学领域探索教学改革,实施情感教学,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本文以新课改思想为指导,吸收和应用教育心理学、情感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