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一种制备Li_2TiO_3的新方法—无机沉淀胶溶法。以硫酸氧钛为钛源、乙酸锂为锂源、过氧化氢为络合剂,经沉淀-胶溶制备钛-锂溶胶体系,再经干燥、煅烧、酸洗制备偏钛酸型锂吸附剂。采用FTIR、TG-DSC、XRD、SEM、ICP、Zetasizer Nano及旋转式黏度计等测试、表征手段,考察了各制备条件对溶胶体系稳定性、干凝胶及Li_2TiO_3显微结构特性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锂为锂源,体系pH值为7,Ti~(4+)浓度为0.2 mol/L,经陈化24h,可得到黏度为7.3 m Pa·s,Zeta电位为-29.5 m V的稳定溶胶体系。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干凝胶中含过氧键;干凝胶较佳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分别为750℃、2 h,制备得到β-Li_2TiO_3,;将β-Li_2TiO_3用0.2 mol/L盐酸溶液进行酸洗制备得到偏钛酸型锂吸附剂H_2TiO_3,锂的酸洗率为85.31%,锂的再吸附容量为27.15 mg/g。  相似文献   

2.
以EDTA为络合剂,采用微波诱导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黄色YAG:Ce荧光粉。研究煅烧温度、EDTA与阳离子的摩尔比、pH值等工艺条件对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凝胶分解主要在286.7℃左右,质量损失率达63.85%;干凝胶于900℃煅烧后可以看到明显的YAG晶相峰,1 000℃煅烧后获得分散性好的近球形纯相YAG颗粒,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荧光粉的结晶度提高,颗粒长大;当EDTA与阳离子的摩尔比为1.0时,荧光粉获得最大的发光强度,并且峰的位置随EDTA浓度的增大发生蓝移;发光强度随pH值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pH=8.0时,发光强度最大并趋于稳定;YAG:Ce荧光粉的发光强度与粉体颗粒尺寸成正比;以EDTA络合剂,微波诱导使得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提高6.1%,微波诱导溶胶-凝胶燃烧法比溶胶-凝胶法所得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增大56.2%。  相似文献   

3.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Sm2O3粉,并用TG/DTA对产物进行了热分析,用XRD,SEM对产物的粒度及分散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及溶液的pH值对产物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Sm2O3的最佳反应温度为80℃,当溶液的pH值为7时,产物的粒度和分散性最佳,XRD测出原始晶粒的精确尺寸为21.5nm,SEM所测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nm左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CoCl2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钴氧化物超细粉末前驱体,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加入方式及溶液pH对前驱体粒子形貌和煅烧后的钴氧化物粉体粒子的粒径及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0℃左右、反应时间60min、pH为7.0~8.0、正滴定条件下,制得粒径约500nm、粒径分布均匀、沉淀率高且煅烧后呈松散软团聚状的钴氧化物粉体粒子。  相似文献   

5.
硬脂酸溶胶凝胶法-共沸蒸馏法制备钙钛矿型纳米LaCoO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硬脂酸溶胶凝胶-共沸蒸馏法制备了纳米LaCoO3,用差热-热重、 透射电镜及红外等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溶胶-共沸蒸馏脱水的干燥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硬脂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时,配合物溶胶的干燥脱水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共沸蒸馏所用的溶剂苯是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替代了配合物溶胶中的水,其机理是靠降低粒子间毛细管力来减少聚集作用的,从而防止了干燥及后续煅烧阶段的粉体团聚.  相似文献   

6.
Ag^+掺杂TiO2纳米粉体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 掺杂TiO2纳米粉体,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掺杂量、浓硝酸、冰醋酸、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其制备的影响,从而确定制备工艺最佳条件.通过XRD、TEM、TG-DSC等测试技术对掺杂纳米TiO2粉体进行表征.最佳工艺条件为:掺Ag 量0.5 %(摩尔分数),冰醋酸1mL,浓硝酸0.2mL,煅烧温度450℃,制得颗粒粒径为12.16nm.以甲基橙为降解物,通过自制光催化反应装置,研究了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Ag 掺杂制备的TiO2纳米粉体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试验条件下Ag 掺杂TiO2纳米粉体最高降解率为79.38%.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分散剂掺杂制备纳米Co3O4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硝酸钴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聚乙二醇分散剂掺杂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Co3O4 。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 ( 10 0 0 )的加入在反应和煅烧中可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制备的条件为 :硝酸钴的浓度为 0 .5mol·L- 1 ,尿素与硝酸钴的摩尔比为 4∶1,聚乙二醇 ( 10 0 0 )的用量为5 0g·L- 1 ,反应时间 3~ 4h ,反应温度 10 0℃ ,煅烧温度 3 5 0℃。制备得到直径为 14nm ,长度为 0 .2 8μm的球链状纳米Co3O4 。  相似文献   

8.
低温燃烧法合成掺钙铬酸镧粉体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用柠檬酸-硝酸盐体系制备有机前驱体,低温燃烧法合成掺钙铬酸镧粉体的优化工艺参数,讨论了粉体煅烧温度、柠檬酸量、溶胶pH值、乙二醇量、溶胶陈化时间和掺钙量对粉体BET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粉体BET比表面积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煅烧温度、柠檬酸量、pH值、乙二醇量、陈化时间、掺钙量.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粉体的BET比表面积为18.2m2/g.  相似文献   

9.
以三氧化二铕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了SiO_2∶Eu~(3+)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对荧光粉体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说明:溶胶-凝胶法、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样品的发光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分别在900℃和600℃达到最好,粉体平均粒度分别为2μm与1μm.与溶胶-凝胶法比较,高温机械力化学法的制备温度降低了300℃.且利用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的样品的发光性能要好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TiO2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铁纳米TiO2粉体,进而研究掺铁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450 ℃煅烧后掺铁TiO2出现了很明显的TiO2特征衍射峰,且峰形尖锐,结晶良好,均没有出现铁的掺杂新相.随着掺铁量的提高,TiO2的粒径逐渐减小,当掺杂量为0.4%时,TiO2的粒径最小,减少至纯TiO2的45%.掺铁抑制了锐钛矿向金红石矿的转变.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的粒径逐渐增大.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均为纳米级,基本成球形颗粒.纯TiO2粒子分布不是很均匀,团聚现象明显;掺铁TiO2颗粒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掺铁使TiO2在紫外灯和太阳光下的降解性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掺铁纳米TiO2细化了晶体晶粒,抑制了锐钛矿向金红石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电解TiO2提取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剑桥大学D J Fray等人发表以TiO2直接电解提取钛(即FFC法)的论文后,研究由氧化物直接电解制取钛成为热潮.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结合重庆大学的研究成果,对电解法制取钛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季晓鹏  庞玉华  袁家伟 《甘肃冶金》2008,30(1):41-43,76
本文在对国内外层状金属复合板生产研究文献查阅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钎焊热轧法、燃烧合成轧制法、包套轧制法、PPR方法、ARB方法、PIT方法等复合新工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目前国内外应用各种新工艺所生产研究的新材料复合板,同时分析了复合板生产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复合板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何志强  李栋  田庆华  郭学益  张磊 《黄金》2022,43(2):65-74
湿法提金技术由于具有工艺成熟、适应性强、相对于火法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黄金生产中.介绍了氰化法、硫脲法、氯化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及石硫合剂法等湿法提金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了湿法提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展望了湿法提金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雪冬  杜建民 《河南冶金》1999,(2):26-27,40
介绍硅铝铁中硅的三种测定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氟硅酸钾容量法和硅钼兰示差光度法,并对各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湿法炼锌已成为锌冶炼的主流趋势,铁闪锌矿作为当今锌冶炼的主要原料,铁的分离成为其在湿法炼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就是锌铁分离方法的选择。阐述了铁闪锌矿在湿法炼锌过程中几种主要的锌铁分离方法及其工艺原理、工艺控制条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并且分析了工艺的优缺点,为湿法炼锌企业锌铁分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史永杰 《黄金》1991,12(8):14-16
本文就国内应用直接法、点柱法、进路法、人工底柱法,回采充填采矿法的顶底柱情况进行了论述,并指明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外购焦炭取样方法的误差,造成焦炭焦末含量和水分的测定结果偏高,质量异议较多。通过进行筛分试验和方法试验,对原九点法取样方法进行了改进,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十点法取样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衡量渗碳工艺是否合适,需要对渗碳层的厚度及碳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实验探索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表征渗碳层厚度及碳含量的方法,并以18CrNiMo7-6钢为例进行了相关测定。首先,利用化学法验证了电子探针法测定渗碳层的准确性。其次,对比了电子探针法与硬度法的结果,两种方法测定渗碳层厚度的结果一致,电子探针法同时给出了不同渗碳层厚度与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再次,利用金相法观察了渗碳层及基体的微观组织,由于渗碳层厚度超过了金相法的测定范围,无法做出结果对比。综上所述,电子探针法既可以测定渗碳层的厚度,也可同时得到相应厚度渗碳层的碳含量,是准确表征渗碳层的有效方法,可以作为衡量渗碳工艺是否合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分条回采分层崩落采矿方法,采用盈亏平衡法确定其经济合理的适用条件,比较接近生产实际,对矿山的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避免采矿技术工作的盲目性,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内钢渣处理技术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钢渣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钢渣处理工艺的分类及机理。通过比较和分析热闷法、风淬法和滚筒法3种典型的钢渣处理工艺,评价了它们的优缺点。从100%处理钢渣、处理效果更好的角度看,热闷法是值得推广的工艺;从流程短、占地面积省的角度看,滚筒法和风淬法则具有其优势。上述3种钢渣处理工艺具有各自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