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1月23日至26日,“2010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0年度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对标委会秘书处推荐的2011年度国标和行标计划项目、会员单位提出的新标准项目进行了论证和审核,明确了今后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十二五”期间,标委会将完成700项左右的国家、行业和军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形成约2800项有色金属标准。会议还对2010年度全国有色金属标委会“技术标准优秀奖”、“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奖。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防科工委要求,“航空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锻坯”和“航空用钛合金饼材和环坯”两项国家军用标准于1993年12月l~4日通过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的专家审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所、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冶金部标准所、上钢五厂、航空材料和热工艺标准化归口单位、航空621所、航空3007厂、航空132厂、航空430厂、航空460厂、航空331厂、航空606所、航空011基地第二设计所和特邀国家军标中心等17个单位的30余名代表.与会的各主、副编和参加单位的代表,结合送审稿所征求的意见,分别对这两项国军标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细致讨论.最后一致同意将两项国军标上报审批.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有色金属标准国际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需要继续跟踪ISO、EN、ASTM等标准化组织的有色金属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标准化活动,促使有色金属标准国际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前有色金属标准化发展历程有色金属标准化的历史很长,新中国诞生不久,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就开始了。几十年来,有色金属标准化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和军工材料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与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它既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又是产业发展的服务者。按照国家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将新中国成立以后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划分为三个时期。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5年)有色金属标准化是整个国家标准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更好地了解有色金属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规范”和“超低温用TA7ELI钛合金饼坯规范”两项国家军用标准,经过编制组3年的努力,于1993年12月9~12日在镇江通过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的专家审定.参加审定会的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  相似文献   

6.
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推向国际、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光荣"使命",也是我国实现有色金属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一个"助推器"。作为世界有色金属大国,我国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随着有色金属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多年来积极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也越来越意识到国际标准化工作有助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助于全球技术交流,有助于有色金属自由贸易,有助于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有色标准人肩负使命、砥砺奋进、创新发展,使有色金属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可喜成绩,我国将积极履行ISO成员国义务,在有色金属标准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各国标准化组织加强合作与交流,同各国朋友分享我国的标准化经验与成果。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扎实做好国际标准化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1996年5月10~14日,由国防科工委军标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主持,在安徽省歙县召开了《航天高压气瓶用TC4钛合金管材规范》军用标准.参加单位有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航天7102厂、航天  相似文献   

8.
<正>国军标,是"中国国家军用标准"的简称,中文简称以拼音首字符GJB来表示。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国军标是由国家军用标准化主管机构认可、发布的一类特殊的国家标准,具有法律效力。2019年,最新发布了一批国军标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共计约159项。其中,与钛及钛合金材料相关的共计15项,具体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有色冶金节能》2007,24(1):53-53
2007年1月13日~15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有色金属产品能耗标准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对我国有色金属能耗标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部署,确认和研讨部分标准项目,进一步落实能耗标准制订项目和进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从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悉,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兴冶工贸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  相似文献   

11.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以做大做强为目 ,确立了重点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标准质量计量业和信息服务业两大板块的发展思路 ,实现品牌化经营。今后几年 ,有色金属标准质量计量工作在机制、体制上保持相对稳定 ,建立和完善具有权威性有色金属标准、质量、计量工作的组织机构 ,巩固和发展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围绕WTO/TBT协议的要求 ,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 ,并继续做好标准制修订 (标样研复制 )等基础工作。信息服务在机制和体制上进行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必要改革和调整。信息服务业从传统的市场信息服务深入拓展到涵盖科技信息 ,…  相似文献   

12.
通用化、系列化、组合或模块化是标准化的重要形式,变形铝及铝合金生产量大、应用面广,在有色金属材料中具有代表性。分析了国内有关标准现状、铝合金现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变形铝及铝合金三化方案及结论。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9月25日至9月29日,轻金属及其合金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79)第24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受国家标准委和ISO/TC79秘书处的委托承办本次年会。会议期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范顺科、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材料处处长袁晓鹏会见了出席会议的ISO/TC79主席CHADEFAUX DENIS先生和秘书DAVID KRUPKA先生,以及来自法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的60多名专家和代表。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7年8月30日上午,国际标准化组织(以下简称"ISO")秘书长赛尔吉奥·穆希卡(Sergio Mujica)先生专程到访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技经院"),就有色金属国际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和交流。穆希卡先生的到访既体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中国有色金属市场的重视,也是对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工作的肯定,这对推动中国有色金属标准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国际合作部李玉冰主任、工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3):F0003-F0003
<正>《上海有色金属》是由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我国有色金属材料行业的现状、动态和市场趋势;刊登国内外有色金属材料各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报道有色金属材料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和综述评论。《上海有色金属》为季刊,大16开.国内统一刊号:CN 31-1646/TF;同际标准刊号:ISSN  相似文献   

16.
《有色冶金节能》2007,24(5):35-35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中国有色金属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明年全部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中国金属通报》2012,(21):6-11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河南召开[本刊讯]5月29日,河南沁阳迎来了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一次盛会,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会议在这里举办。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范顺科,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朱玉华及沁阳市市委副书记毛文明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轻、重、稀有金属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100多家有色金属企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有关政策要求以及相关标准工作计划,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在六月下旬召开铝镁行业重要能耗标准审查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0月28~31日在连云港市召开了“紧固件用钛合金棒材”国家军用标准编制组成员讨论会。编制组成员包括:主编——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副主编——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航空航天部621所、703所;参加单位:航空航天部301所、132厂。参加会议共有6个单位,12名代表。会上,对宝鸡有色金  相似文献   

20.
自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以来,全国上下掀起节能热潮。有色金属工业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高耗能产业之一,为了配合《节约能源法》的实施,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部署下,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几十家企业,制定了数十项有色金属产品能耗标准,建立和完善了有色全属能耗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