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     
钠长石建筑微晶玻璃的制备以湖南衡山钠长石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熔融法,在1 300℃以下烧结制得β-CS为主晶相的建筑微晶玻璃。钠长石与石英的配比为100∶26时,能使玻璃的融化温度降到1 300℃以下,玻璃的烧结、晶化过程在1 050℃内完成。基础玻璃的熔融温度比传统配方低150℃以上,核化、晶化温度低50~80℃,估算的综合能耗可降低11%。碳酸钙微粉改性高铝水泥以碳酸钙微粉作改性剂对高铝水泥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碳酸钙微粉的填充作用使硬化浆体孔径向小孔方向偏移,平均孔径减小,由于孔结构改善使水泥抗压强度提高。加入的碳酸钙微粉与高铝水…  相似文献   

2.
铁尾矿、菱镁石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铁尾矿、菱镁石尾矿和铝矾土为主要原料,化学纯TiO2为晶核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以堇青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根据熔制试样的DSC、XRD、SEM检测结果获得了微晶玻璃的最佳热处理制度:退火温度600℃,时间5h;核化温度800℃,时间2h;晶化温度1150℃,时间2h。得到主晶相为α-堇青石,晶粒形貌为条状的堇青石基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3.
以垃圾焚烧飞灰和屏玻璃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协同制备微晶玻璃。采用DSC、XRD、SEM、EDS等手段,研究了MgO的含量对微晶玻璃样品的析晶行为和性能的影响,并与天然大理石、花岗岩和商业微晶玻璃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微晶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温度都逐渐降低。当MgO的含量为0.5%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是硅灰石;当MgO的含量为3.0%~8.0%时,逐渐析出透辉石和镁橄榄石主晶相。晶体形态由杆状、片状逐渐发育成球状,晶粒发育更加细化,样品致密度逐渐增加。当MgO的含量为8.0%时,微晶玻璃的性能较好,除吸水率外,各项性能均优于天然大理石、花岗岩和商业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4.
以温石棉尾矿为主要原料,辅以石灰石和石英砂,采用熔融烧结法制备了微晶玻璃,利用DTA、XRD、SEM及FT-IR等技术对微晶玻璃样品的晶化过程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制得主晶相为透辉石,次晶相为镁橄榄石的柱状结构的微晶玻璃,优化的晶化温度为1050℃,随着晶化温度的提高,基础玻璃红外吸收...  相似文献   

5.
以阜新高硅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试验制备了β-硅灰石相微晶玻璃.试验对制备煤矸石基微晶玻璃的配方、工艺技术条件等开展了试验研究,并就相关因素对微晶玻璃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用烧结法来制备β-硅灰石相微晶玻璃装饰材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制度为:熔制温度1 460 ℃,核化温度850~900 ℃(烧结0. 5~1.0 h),晶化温度1 100~1 150 ℃(摊平0.5~1.0 h).  相似文献   

6.
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CaO为助熔剂,采用直接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探讨了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物相组成、吸水率、体积密度、线收缩率等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煤矸石主要含SiO2 40%~50%、Al2O3 25%~40%、Fe2O3 5%~10%,在1 280℃下焙烧60 min,所制备的微晶玻璃主晶相为莫来石。同时,其体积密度和线收缩率最大,分别达2.155 g/cm3和17.911%,吸水率为0.302%。该工艺为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熔融法研究了以湖南衡山钠长石为主要原料,能在1300℃以下得到合格玻璃,烧结法制备β-CS为主晶相的建筑微晶玻璃的配方:钠长石与石英的最佳比例是100∶26,由以上原料引入的玻璃成分为75%,其它原料引入的玻璃成分为25%;玻璃热处理优化条件:核化温度/时间是820℃/1h,晶化温度/时间是1020℃/1.5h;热处理后样品的理化性能达到或超过市场产品的性能,估算的综合能耗可比目前工业产品降低11%。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大学利用粉煤灰制备具有优良抗热震性能的堇青石微晶玻璃材料。基础配方为:粉煤灰68%、氧化铝10%、碱式碳酸镁22%、甲基纤维素5%、硬脂酸1%。将混合料混匀,加水压制成型,压力为15MPa,样品干燥后在高温炉中烧结,温度1300℃,保温4h。经测试,微晶玻璃材料堇青石晶粒细小,含量达80%,与玻璃相交织呈浸染状均匀分布,微晶玻璃中有许多气孔,但分布均匀且孔径较大,具有良好的热震稳定性。 堇青石微晶玻璃@春华…  相似文献   

9.
以黄金尾砂为主要原料,改变原料中晶核剂TiO2的掺量,制备微晶泡沫玻璃.运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手段,研究TiO2掺量对微晶泡沫玻璃析晶与发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析晶活化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当TiO2添加量为3.5%时,析晶活化能较小,为95kJ/mol;同时微晶泡沫玻璃析出的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3),次晶相为钙长石(CaAl2Si2O8);当TiO2添加量为3%~4%时,制备得到的微晶泡沫玻璃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主晶相硅灰石(CaSiO3)不随TiO2的添加改变,并且TiO2能促讲晶相牛长.  相似文献   

10.
研究深冷处理对Fe_(70)Al_5Ga_2P_(9.65)B_(4.6)Si_3C_(5.75)非晶合金热力学参数和晶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淬态退火相比较深冷处理后晶化相的种类增多并且随着深冷处理时间的延长,玻璃转变温度T_g和比热容△C_(p、g)及晶化峰值温度T_(P1,2)都出现了变化,但无明显规律,只有晶化起始温度T_x随着深冷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某钼尾矿为主要原料,低品位金红石精矿为成核剂,采用烧结法制备钙长石和透辉石相微晶玻璃。探讨低品位金红石精矿加入量对钼尾矿微晶玻璃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品位金红石精矿的最佳添加量为8%,此条件下所得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分别为162.3 MPa、86.1 MPa,体积密度为2.93 g/cm3,耐酸、耐碱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19%、0.16%。研究成果可为钼尾矿及低品位金红石精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铁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尾矿、硼泥和粉煤灰为原料制备矿渣微晶玻璃,并利用XRD、SEM和穆斯堡尔谱对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配入量的增加,矿渣微晶玻璃的晶体分布形态从非定向分布到定向分布,晶相中紫苏辉石逐渐消失;Fe2+在矿渣微晶玻璃体系中起到促进析晶的作用,而Fe3+主要分布在玻璃中,起到增强玻璃网络连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炉渣是由炼铁高炉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其中含有CaO、Al2O3、SiO2等硅酸盐成分和少量Fe2O3、TiO2、ZrO2等析晶形核剂。高炉渣在855℃热处理1 h,可形核析出1 μm左右的Ca2Al2SiO7微晶,这表明高炉渣具有较高的析晶活性。向ZTA中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高炉渣,1 550℃烧结30 min,低温下ZTA陶瓷的力学性能明显提升,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50 MPa和6.03 MPa·m1/2,比相同温度下未添加高炉渣时分别提高了15%和14.2%,烧结温度降低了50℃以上。颗粒细化的高炉渣掺入ZTA陶瓷基体,烧结过程中高炉渣产生的液相促进了Al2O3棒晶的生长,受力过程中棒晶的拔出和裂纹的偏转有利于ZTA陶瓷力学性能的提升;高炉渣在高温下的析晶增强了ZTA陶瓷的晶界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YAl1-xCrxO3钇铝红粉末为着色剂,以铋系玻璃粉体为熔剂,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不同YAl1-xCrxO3含量的钇铝红铋系玻璃粉体及油墨,通过涂刷烘干及低温烧结法制备了油墨固化样品.借助粒度分析和XRD,DSC,SEM及旋转流变仪、色度仪等仪器,以及浸泡腐蚀试验,对钇铝红玻璃粉末及油墨烧结后的粒度、表面形貌、晶相、色度、粘度及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YAl1-xCrxO3含量的升高增加,玻璃油墨的软化温度基本无变化,红色色度值a*上升而明亮度L*值略微减低,但过高YAl1-xCrxO3含量易导致烧结表面状态变差;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钇铝红铋系玻璃油墨的析晶相增多且YAl1-xCrxO3晶体衍射峰强度下降,玻璃的析晶失透是导致油墨红色色度下降的原因;油墨烧结固化表面耐蚀性,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强后减弱.当粘度范围为5.70~4.82 Pa·s,中值粒径粒度为0.4598 nm,钇铝红含量及烧结温度分别约为12%及640℃时,油墨可获得烧结色度均匀稳定且耐蚀性良好的平整表面.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CRT含铅玻璃中铅的浸出率, 研究了不同样品在氢氧化钠溶液体系中铅的浸出率变化, 考察了二氧化硅、还原性铁粉等不同添加剂在机械活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二氧化硅等物质, 并不能改变CRT玻璃的非晶状态, 但能起到分散作用, 降低样品粒径, 提高铅浸出率;还原性铁粉在机械活化中能起分散作用和降低键能的作用, 且在浸出过程中有微量置换作用, 从而大幅度提高铅浸出率;水是良好的分散剂, 湿磨过程中, 粉末会与不锈钢球磨罐中的铁发生反应, 使铅浸出率显著提高。不添加任何物质机械活化的样品金属铅浸出率仅为40.86%, 添加15%铁粉机械活化或湿磨处理后的样品, 在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3 h, 铅浸出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拜耳法赤泥为主要原料,添加铝矾土熟料、锂瓷石在低温条件下制备长石-刚玉质复相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陶瓷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赤泥的含量、烧结温度等对陶瓷的体积密度、收缩率、吸水率、孔隙率、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赤泥在原料中的质量分数为60%、烧结温度为1 050 ℃时,制得复相陶瓷的性能最优,其物相组成为钙长石、刚玉、赤铁矿、石英、玻璃相以及少量的莫来石相,体积密度为1.85 g/cm3,收缩率为7.34%,吸水率为19.87%,抗压强度为79.48 MPa,其有害组分的溶出试验进一步表明钠、钾、钙等有害元素均稳定固化在产物中,产品在墙体装饰、陶瓷和耐火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明 《现代矿业》2020,36(6):252
以垣曲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SiO2 Al2O3 CaO系黑色微晶玻璃。主要阐述了铁尾矿黑色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一套实际生产可行的制备工艺,进一步克服了黑色微晶玻璃制备工艺难、板材成型难、板材气孔率高等难点。最终,通过一系列实际生产工艺改进,成功制备出气孔少且小、板材颜色纯正的铁尾矿黑色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18.
以攀西钒钛磁铁尾矿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储水泡沫陶瓷,研究原料配比和发泡剂(SiC)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钒钛磁铁矿尾矿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体积密度及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平均气孔孔径逐渐减小;当尾矿添加量为50 wt%,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出现极值。当SiC添加量为0.3 wt%,材料内部气孔分布均匀,平均孔径约为2.93 mm。最终以50.0 wt%的钒钛磁铁矿尾矿和50.0 wt%的废玻璃为原料,外加3.0 wt%的石英,0.3 wt%的SiC,3.0 wt%的Na3PO4,在1040℃下制得性能最优的储水泡沫陶瓷,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26 g/cm-3、体积吸水率为56.5%和抗压强度为0.68 MPa。采用SEM、XRD等检测手段研究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储水泡沫陶瓷内部由三维立体结构组成,有利于储存水分;材料主要物相包括硅灰石、长石、透辉石和钛铁矿。   相似文献   

19.
影响粉煤灰泡沫玻璃质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发泡剂种类与掺量、发泡温度、发泡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粉煤灰细度与掺量、稳定剂种类与掺量等因素对粉煤灰泡沫玻璃质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按推荐的最佳工艺参数生产的粉煤灰泡沫玻璃性能优良 ,可作为隔热保温材料的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