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浮游选煤在充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方面正日益显露出更为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分选效果(主要指选择性)的评定,至今尚无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这不仅不能正确评价浮游选煤工艺的效果,而且妨碍浮游选煤技术的发展。所谓选择性是指细粒煤和矸石分别在水、药剂和气体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和流体力学作用的综合性能,是将细粒粉煤(主要是-0.5毫米粒级)和矸石,分离的精确度的一种量度。只有选择性好,才能使分选效率高、灰分低,因此选择性是衡量浮游选煤效果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裕源矿选煤厂的煤质特点,对50~0 mm粒级原煤的选煤方法和原煤入洗方式以及-0.5 mm粒级煤泥的选煤方法进行了分析确定,得出结论:裕源矿选煤厂50~0 mm粒级原煤采用选前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0.5 mm粒级粗煤泥采用煤泥重介分选,细煤泥采用浮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海则滩选煤厂原煤煤质特征及产品用途,介绍了海则滩选煤厂设计过程中的分选粒级和选煤方法的选择依据,确定了80~13 mm块煤采用浅槽重介分选机分选,系统预留有13~6 mm的分选处理能力,<6 mm末煤暂不分选,同时预留末煤分选的可能性,煤泥采用压滤机回收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采用 3NWX10 0 0 70 0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 13~ 0 3mm末煤 (其中 6~ 0 5mm占4 0 %以上 )的情况。指出 3NWX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替代传统选煤方法、设备 ,解决难选煤洗选效率低、产率低的有效分选设备。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益东煤矿原煤洁净化利用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在煤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选煤工艺设计,确定分选工艺为150~13mm块煤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13~1.5mm末煤采用有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5~0.15mm粗煤泥采用螺旋分选机分选、0.15~0mm煤泥压滤回收,并形成了工艺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家岭选煤厂入洗原煤煤质属于瘦煤(SM),是宝贵的优质炼焦配煤,科学有效的分选工艺是精煤最大回收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针对入洗原煤煤质,+50mm粒级块煤动筛跳汰机预排矸工程投资少、吨煤耗水量小于0.1m3,生产成本低;1~50mm粒级重介旋流器主再洗灵活可靠,吨煤介耗1kg,精煤回收率高;1~0.25mm粒级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指标Ep值0.18,I值0.24,分选效果好;0.25~0mm粒级微泡浮选柱分选浮选精煤产出率保持70%以上,实践证明,该厂采用全粒级分选工艺,产品煤数质量指标优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艾矿选煤厂主焦中煤为原料,通过筛分分析后确定煤样的主导粒级,然后对+0.5 mm煤样进行大浮沉试验,分析、判断重选的可行性,对-0.5 mm煤样进行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分析、判断浮选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艾维尔沟选煤厂主焦中煤破碎再选是可行的。依据上述结果,提出了对+0.5 mm煤样选择煤用螺旋分选机进行分选,对-0.5 mm煤样采用常规浮选进行分选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云冈选煤厂是矿井特大型动力选煤厂,原设计能力为600万t/年,现核定能力为500万t/年,入洗煤种为侏罗纪弱粘结煤,洗选工艺采取跳汰全入选方法。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在煤炭的洗选加工过程中,跳汰机是广泛使用的主要分选设备。跳汰选煤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设备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分选粒度范围广,能处理0~100 mm粒级的原煤,除极难选煤外,具有足够的分选精度。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跳汰洗选工艺仍然将在我国选煤行业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顾维根 《中国煤炭》2005,31(6):57-57,59
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是在原有风力摇床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一种新型实用技术,与重介选煤和跳汰选煤技术不同,它是一种不用水的分选工艺。以空气和入选煤中所含的6(3)~0mm细粒煤作为自生介质,组成气固两相混合介质分选,借助机械振动使分选物料做螺旋翻转运动,形成多次分选,充分利用逐渐提高的床层密度所产生的颗粒相互作用的浮力效应而进行分选。河北唐山市神州机械有限公司对床面形状、振动形式、物料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马脊梁煤矿原煤洁净化利用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在煤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选煤工艺设计,通过方案对比,确定分选工艺为150~13 mm块煤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13~1.5 mm末煤采用脱泥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5~0.15 mm粗煤泥采用螺旋分选机分选、0.15~0 mm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与快开压滤机联合脱水回收方案,并形成了工艺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