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含水的不断上升,对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和评价难度不断加大,大庆葡萄花油田是开发重点区块,主要含油层位为葡萄花油层,其特点是储层多为低孔低渗型储层,且该区水动力活跃、油水关系复杂。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及其配套仪器的开发研制,在国内外受到了高度重视,应用方向也从原来的岩芯分析、核磁共振测井等向地质录井、储层判断、开发调整拓展。所建立的方法在该区推广应用后,能较大程度地提高综合解释符合率,为该地区完井方法确定、试油方案合理设计、下一步井位布署提供有利依据,对于试油及压裂选层,制定出合理的试油及油层改造方案,减小投资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永乐油田葡萄花油层储层及构造地质特征、复杂井的具体情况、注水开发现状入手,深入地研究了永乐油田葡萄花油层异常高压的成因及其地下压力分布规律,有效地指导钻井技术措施的制定,为钻井施工安全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朝阳沟区块的上部开发层位葡萄花油层埋深较浅,油层发育致密,连通性差;下部开发层位扶余油层憋压严重,油层压力高,容易发生各种井下复杂事故。钻井过程中发现由于井下异常高压的存在,扶余油层的钻井事故发生率较高。通过研究已有地层压力数据和周围注采情况对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采用阶梯钻井液密度设计方法,并在钻井过程中实施密切监控,可以有效减少该区块的井下复杂。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庆外围三维地震勘探区块逐年增加,并已连接成片。为了加深对本地区地下构造特征、岩性发育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和评价,加快未动用储量的动用步伐,寻找今后的打井区块,连片处理、解释、统一成图已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必然趋势。以葡萄花和扶杨油层为目标层,本文对三肇地区1 470 km2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高分辨率连片处理,同时对重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结合地质、测井、试油等资料,在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控制下,参考储层预测图,进行了含油富集区和有利布井区的优选。在原来没有提交石油探明储量的地区,发现了多个含油富集区,现已投入钻井开发,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通过对连片处理解释技术的分析和总结,肯定了连片处理解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所面对的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因此,针对不同的开发对象要有相应的配套技术方法加以解决。大庆油田长垣以东徐家围子地区是油田开发重点区块,主要含油层位为葡萄花油层,其特点是储层多为高含泥低阻或高含钙高阻等薄差层,且该区水动力活跃、油水关系复杂。近年来,热解色谱、气相色谱、轻烃分析、荧光显微图像等录井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该地区油水层气相色谱、轻烃分析、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分析总结,形成一套适合该地区的录井新技术识别油水层方法。针对高含泥、高含钙储层流体性质、薄层砂岩储层流体性质等建立起适合该区储层特点的油水层定量解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杏十二区纯油区自1971年基础井网萨、葡主力油层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调整,目前进入聚驱开采阶段,各类储层动用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油层水淹状况差别很大,剩余油分布十分分散,挖潜难度极大。录井水淹层录井评价技术是以井壁取芯为手段,以岩石热解、饱和烃色谱、轻烃色谱、荧光显微图像等特色技术为依托,通过分析含油岩样含油饱和度及原油组分的变化以及岩石孔隙中油水分布及变化特征,综合判断油层水淹程度。该技术在薄差层增储上产、主力厚油层高含水后期深化挖潜及外围油田低渗透油层的有效动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为油田开发调整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外围葡萄花油层作为中浅层探评井开发的主要目的层,属于“三低”油藏,常规钻井方式开发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由于受“三低”油藏地质特点的影响,常规钻进时钻井液在压差作用下产生滤液从而对储层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受地层本身特性以及过平衡钻井2个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单井产量低。氮气作为一种循环介质在储层进行气体钻井,在储层发现和保护上具有明显优势。2011年在外围中浅层进行了葡萄花油层氮气专打钻井技术实践,从井身结构、钻井方式和完井方式3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现场试验4口井,平均钻速达24.43 m/h,为邻井常规钻井相应井段机械钻速的2倍以上,钻进过程中排砂口处即发现油流,储层保护效果好,预计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致密油水平井通过先导试验,葡萄花油田扶余油层致密油水平井临近试验区,为长垣早期的致密油水平井开发区块。为防止由于黑帝庙浅气层发育及葡萄花油层已注水开发地层压力高而引起的油气侵、井涌、井喷等钻井复杂情况,通过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合理钻关措施降压、优选钻井液体系、合理的钻井液密度设计等方式,实现安全高效钻井的目的,为实现对井轨迹的控制,设计造斜段采用LWD随钻测井,水平段采用旋转地质导向工具的方式,确保井轨迹满足油藏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9.
应用LandM ark工作站对徐家围子葡萄花油层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恢复了徐家围子古构造格局。在建立波阻抗反演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获得高分辨率地震地层波阻抗资料,对葡萄花油层薄砂层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综合应用开发地震地质分析方法,从构造、断层发育情况、岩性预测结果和油藏剖面图等地质解释结果相结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有利含油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57区块长8油藏是姬塬油田近年来重点产建区块,产量所占比例大。储层物性整体较好,但砂体展布规律较难把握,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局部微裂缝发育,开发矛盾逐渐暴露,需要实时对油田开发进行动态分析,不断调整工作部署,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主要从开发形势,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和水驱程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目前整体注水开发水平相对较低,储层非均质性强,需要进一步研究分层注水技术政策,实现3层及以上分注,提升油藏开发水平,为增储上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应用LandMark工作站对徐家围子葡萄花油层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恢复了徐家围子古构造格局。在建立波阻抗反演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获得高分辨率地震地层波阻抗资料,对葡萄花油层薄砂层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综合应用开发地震地质分析方法,从构造、断层发育情况、岩性预测结果和油藏剖面圈等地质解释结果相结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有利含油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康德权 《资源与产业》2009,11(2):140-145
针对大庆外围东部地区葡萄花油藏为窄砂体、薄油层复杂岩性油藏的地质特点,本文简要回顾了通过引进并学习先进的地震解释软件,应用开发地震技术,精细识别小断层、小砂体及微幅度构造的“三小技术”,实现了钻井成功率逐年提高的开发效果。并针对油田开发难度逐年增大,储层条件和油水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综合应用精细构造解释、波形畸变技术、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多井约束反演、储层正演技术、储层预测技术、地震相解释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技术,提高了复杂岩性油藏的描述精度,并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为大庆外围东部地区后继的钻井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经历了下断上拗的发展演化历程。古近系复杂断块油气成藏研究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位于②号断裂东段的涠洲D-8含油构造经历了研究-钻探-再研究-再钻探的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勘探历程。该构造已钻3口井反映该区带成藏模式主要为岩性油藏,储层为来自东北长轴方向不同期次的砂体,但仅具有大的沟源断层的砂体才能成藏。经精细刻画该构造区发育多个具备沟源断层的砂体,还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  相似文献   

14.
岩石热解参数及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热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在评价生油岩生烃潜力和储集岩含油性方面具有快速、经济和有效的特点。在扼要介绍其技术原理和分析流程的基础上,阐释了其参数的意义及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5.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沙三段储集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玲 《资源与产业》2009,11(2):99-101
利用钻井、测井、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三段砂岩储集层的展布特征及与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沙三段储集层主要是浊积岩,按岩性组合和沉积演化等特征可分为莲花油层、大凌河油层和热河台油层3个亚段,其中后两者是主要储层;储集层的岩性主要是砂岩,碎屑颗粒成分及结构成熟度较低,反映了近源、快速沉积等特点;储层物性与相带密切相关,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沉积相带、碎屑岩成分成熟度、后生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萨尔图油层大部分薄层砂处于原始状态,砂体厚度薄,钻遇率低,水淹程度差,是目前在油田生产研究系统中重要储藏油气类型之一,也是目前重点开发的部位。对杏八区西萨尔图油层进行精细解剖,对地层进行精细的划分与对比,建立了431口井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特点建立研究区三角洲前缘亚相16种测井微相模式,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薄层砂、席状砂、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确定了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平面微相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储层的特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宜川-旬邑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了解长6油层组的储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和湖底滑塌扇沉积.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湖底滑塌扇的分支水道,储层分布受沉积特征控制.  相似文献   

18.
南海西部油田的北部湾盆地储层段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泥岩极易水化,钻井液体系维护难度大,难以兼顾井壁稳定与储层保护。以涠洲6-9/6-10油田为例,介绍了北部湾盆地储层段的地质概况和钻井液技术难点;介绍了研发的一种新型无固相有机盐防塌钻井液体系及其实验评价结果。该钻井液体系既有效解决了北部湾盆地复杂储层段砂泥岩互层井壁失稳的问题,又防止了储层污染,还降低了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率。该技术为北部湾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