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煤中铀、灰中铀在煤燃烧过程中的赋存形态,以减少煤炭利用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铀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对煤中铀及灰中铀的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浸取特性,以及铀在煤燃烧过程中的富集规律和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中铀的含量整体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主要以有机质结合形式存在(部分煤中有机态铀含量高达70%90%),铀在煤燃烧过程中主要富集于细颗粒飞灰表面。最后对煤燃烧过程中铀的迁移规律和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今后有关煤中铀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2.
王守敬 《金属矿山》2019,48(4):116-120
陕西华阳川铀多金属超大型矿床具有矿量大、矿种多、易开采等特点。为了给该资源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采用MLA分析、筛分分析和剖面测量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铀含量为162 g/t、铌含量为237 g/t,主要赋存在铌钛铀矿、铅贝塔石和晶质铀矿中;矿石铅含量0.61%、银含量350 g/t,主要赋存在方铅矿和白铅矿中,未见银的独立矿物;矿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但主要以褐帘石的形式赋存,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粗,多大于0.15 mm。矿体剖面分析显示矿石中有用元素分布不均匀,大部分样品中铀含量在100 g/t左右,仅有少量样品中铀含量达到300 g/t,且以突变为主。对破碎样的筛分分析显示,有用元素在细粒级富集,说明矿石具有粗粒预选抛尾的可能性。综合分析认为矿石中有用元素分布不均匀、在破碎过程中分异明显是矿石粗粒预选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宝顶矿煤中铀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其赋存状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测定煤中铀的含量,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煤中微量元素的有机亲和性和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大宝顶矿原煤中铀含量明显高于美国、中国煤中铀,低于贵州煤中铀,与地壳中铀含量近似,不呈富集状态;大宝顶矿煤中铀不具有机亲和性,它主要以黏土矿物吸附形式赋存于煤中。  相似文献   

4.
陈亮  谭凯旋  谢焱石  刘江  黄伟 《金属矿山》2013,42(7):101-104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微量元素及铀赋存形态)及其对地浸采铀的影响。样品中铀赋存形态表现出活性铀占主体地位、惰性铀所占比例小的特征。SiO2、Na2O含量及烧失量均对浸出液铀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很小。铀赋存形态是影响铀浸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即活性铀含量越高,铀浸出率一般越高,反之亦然。从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及铀赋存形态角度考虑,本砂岩铀矿是适合采用酸法地浸技术开采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矿物解离度分析仪(MLA)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进行了详细的赋存状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90.99%的铀和84.94%的铌赋存在铌钛铀矿中,46.15%的铅赋存在方铅矿中,92.55%的稀土赋存在褐帘石中,锶和钡分布较分散。铌钛铀矿和方铅矿等有用矿物粒度较粗有利于其选矿富集。褐帘石中稀土元素含量低、提取难度较大,综合利用较为困难。锶和钡含量低、分布分散,综合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6.
王馨  冯启言  方婷  刘静静  刘桂建 《煤炭学报》2015,40(10):2451-2457
以滇东部分地区中-高硫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R ICP-MS)对煤中铀进行测试,采用逐级提取实验分析了其中铀的赋存状态,研究了铀与形态硫、灰分、挥发分等煤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煤中铀的分布规律与赋存状态并分析了其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滇东地区中-高硫煤中铀均值为4.47 μg/g,高硫煤中铀的含量要高于中硫煤,用浓集系数判别大部分煤样都属于铀富集型。煤中铀多以有机结合态为主。煤中铀的相对富集是成煤时期沉积环境的氧化环境以及部分煤样发生的铀矿化和海水的影响、沉积火山灰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6,(2):125-127
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重庆东林矿4#、6#煤和南桐矿主采煤层5#煤中常量元素及铀含量,分析了南桐煤田煤中铀的含量特征及其赋存状态。结果表明:东林和南桐矿煤中铀含量与中国煤和世界煤中铀丰度相比偏高,但相差不大,并未异常富集。东林矿铀可能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结合态、磷酸盐结合态等相关物质中;而南桐煤矿铀可能主要赋存在有机物质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汉城区表土、大气降尘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赋存形态特征的研究.发现汞、镉等重金属污染物在两类介质中的赋存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其中汞、砷主要以非活动性残渣态形式存在;铅以与有机、腐殖质及碳酸盐有关的结合态形式存在;镉则主要以具高结合、可溶交换态,低残渣态形式存在.在对污染物在介质中的各类赋存形态作了量值对比的同时,初步探讨了污染物在表土、大气降尘中的形态转化,活化、迁移等行为的影响要素.认为重金属污染物在介质中发生活化、迁移能力与其在介质中的可活动性赋存形态密切相关.且在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降尘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活化、迁移能力的贡献份额均高于表土.  相似文献   

9.
铀尾砂中植物采铀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砂库及其中生长的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试分析铀尾砂中及优势植物体内的铀含量, 筛选出了铀的超富集植物--水莎草, 其茎中的铀含量高达1.520‰。据此, 提出了铀尾砂中植物采铀方法。这一方法的提出, 将极大地促进铀尾渣、铀废石、铀矿化土壤及低品位铀矿植物采铀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铀矿冶》2015,(1)
采用电子显微镜、人工重砂鉴定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华阳川多金属矿床铀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中的铀主要赋存于铌钛铀矿中,少量存在于铀钍石、沥青铀矿中;铌钛铀矿多呈粒状及其集合体状分布,与长石、角闪石、黄铁矿、沥青铀矿等密切共生;矿石中有害矿物组分主要是方解石和黄铁矿,二者含量较高,应去除后再浸出,可减少试剂消耗。  相似文献   

11.
研究铅锌尾矿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和垂向迁移转化规律十分重要,对了解其生物有效性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能谱线扫描和面扫描、不同垂向深度尾砂重金属形态分析等不同角度开展铅锌尾矿工艺矿物学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1)尾砂中多种重金属密切相关。(2)尾砂中铅、砷、铬、镉等一类重金属以酸提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在铅锌尾矿库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酸提态铅含量增加,可还原态的铅减小,酸提态的砷含量呈现递减趋势,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的砷基本呈现递增趋势,酸提态的铬含量呈现递增趋势,还原态铬基本呈现递减趋势。(3)尾矿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存在。这为铅锌尾矿库生态修复与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 前言我国江西某地火山碎屑沉积岩铀磷矿石中,铀品位为0.12%,五氧化二磷品位为7%。矿石中92%的铀赋存于胶磷矿中。由于选别胶磷矿耗酸量大,矿石中又有碳酸盐等多种耗酸物质存在,故该矿石耗酸高、难处理。在回收铀的同时,应考虑利用矿石中的磷。选择经济而合理的矿石浸出方法是从矿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铀钼矿床氧化带矿石中钼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微区测试、化学物相分析以及水浸试验,查明了浅部矿石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钼矿物种类及嵌布关系、钼存在形式等。结果表明:矿石矿物种类较多,氧化带中除少量钼以类质同象或吸附形式存在外,主要为钼的氧化物,如铁钼华、蓝钼矿等,大多以微细粒、细脉状分布;矿石蚀变较强烈,水云母化、绿泥石化尤其发育,黏土含量高,极易泥化,且破磨颗粒不均匀,不利于固液分离;矿石含水溶性钼,且矿物粒度细、分布散,不适宜选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汪家寨煤矿煤中的汞含量,通过筛分、浮沉实验研究了煤中汞的分布,采用逐级化学提取研究了煤中汞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汪家寨煤矿煤中的汞含量为0.41μg/g,属于高汞煤,煤中的汞具有很高的无机亲和性和亲硫性,汞含量基本上随着灰分和硫分的增大而增大。煤中汞的赋存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为主,不同赋存状态汞含量依次为残渣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金属冶炼废渣堆场内典型先锋草本植物对废渣养分及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以开展植被重建5年的铅锌冶炼废渣堆场上先锋草本植物(三叶草,Trifoliumrepens;黑麦草,Loliumperenne)根际微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两种草本植物根际微域不同粒径废渣(<0.25、0.25~0.5、0.5~1、1~2、2~5、>5 mm)中重金属含量与赋存形态及养分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废渣内植物养分主要分布在<1 mm的小粒径废渣中;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废渣中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总体上随废渣粒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则随废渣粒径增加呈降低趋势;两种草本植物对废渣养分的改善效果主要表现为三叶草>黑麦草>对照,并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根际>非根际)。两种植物修复作用显著影响废渣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形态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1)三叶草根际废渣Pb、Cu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并促使Cd向残渣态转化;(2)黑麦草根际不同粒径废渣Cu、Cd含量发生再分配,在细小粒径(<0.5 mm)废渣中的含量显著降低;(3)两种植物根际废渣酸可溶解态Cu、Pb、Cd、Zn的比例明显降低,且比例随废渣粒径增加而上升。综上,三叶草和黑麦草作为废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可为外来优势植物的自然定居创造良好的植生条件,并对细小粒径废渣扩散迁移生态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夏大平  兰建义  陈曦  苏现波 《煤炭学报》2017,42(5):1230-1235
为研究煤中微量元素及其赋存状态对煤层生物甲烷产出过程的影响,以变质程度相近的A煤和B煤为研究对象,在环境条件和菌种源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生物产气实验,对反应前后的煤中微量元素及其赋存形态进行分析,以探究发酵底物本源微量元素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A煤产气量为248 m L,比B矿产气量多出了26.5%。A煤中有益微量元素Fe,Co,Ni,Zn,Mo,Mn等含量比B矿的多。(2)在生物产气后,煤中微量元素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A矿的Fe,Mn,Cr的量,B矿的Fe,Mn,Mo减少明显,两矿的Ni,Co,Zn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煤中的微量元素都参与了反应。(3)产气较多的A原煤中腐植酸结合态含量较多,而腐殖酸结合态是能够被产甲烷菌利用的形态。(4)反应前后A煤中微元赋存状态表明,腐植酸结合态和可交换态微元有所增加,大分子有机结合态含量减少,说明微元赋存状态明显改变。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在生物产气后的变化能为生物产气机理提供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潘英杰 《铀矿冶》2016,(2):118-123
简要分析铀矿冶废物危害和简单说明俄罗斯"放射性矿石开采和加工企业退役、停业和转产的卫生规定"[СΠЛКΠ-91]中关于废石场尾矿库退役治理部分的安全环保技术要求。结合我国铀废石场尾矿退役治理实际情况,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XANES分析煤炭微波脱硫前后硫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微波脱硫是当前洁净煤技术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煤炭微波脱硫过程中硫形态的变化规律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采用同步辐射XANES方法分析微波脱硫前后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煤中硫主要以噻吩环、巯基(-SH)、亚硫酰基(S=O)以及硫酸盐类矿物质的形式存在,经过微波脱硫后煤中含硫基团中噻吩类硫和巯基类硫含量降低,亚硫酰基类硫和硫酸盐类含量增加,煤中含硫基团向硫的氧化态转化。  相似文献   

19.
按照地浸工艺矿物学研究的要求,对某砂岩铀矿石进行了岩矿样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分析、岩矿石组构分析及铀的赋存状态分析,该砂岩铀矿石主要为细粒、中细粒长石砂岩,其次为含砂砾粉砂质泥岩及含砂泥质粉砂岩。铀矿物主要是沥青铀矿,矿石中部分铀以分散吸附态存在,铀的存在形式适宜于浸出。  相似文献   

20.
《铀矿冶》2019,(4)
以粤北某铀矿周边水体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级连续提取法分析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RSP)评价研究区的污染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可提取态中,w(Cd)w(U)w(Pb)≈w(Cu)w(Cr);Pb、Cr、Cu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U和Cd则主要分布于弱酸提取态中,生物有效性最高,所占比例分别达到71%和69%。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CdPbCuCr,除Cd元素外,研究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微污染。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评价法结果表明,Cd的RSP最高,U的RSP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