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某铜铁银多金属矿中铜、铁品位分别为1.34%、41.09%,并伴生有益组分银,综合回收价值较大。矿石中的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黝铜矿形式存在,铜矿物原生粒度细;铁矿物主要为菱铁矿,多呈致密块状集合体形式存在;伴生元素银多以硫化物和难溶矿物包裹银形式存在。基于矿石特性,综合回收试验采用"自然pH值下浮选铜—铜尾矿中性焙烧—弱磁选铁"的工艺流程,创新性地以Mac-12与叔十二硫醇作为铜浮选组合捕收剂,实现了矿石中铜矿物及铁矿物的有效回收;同时矿石中伴生银矿物也得到了有效富集,综合回收指标优异。  相似文献   

2.
湖北某铜铁矿尾矿含铜0.058%、含铁15.85%,57.11%的铁赋存于磁铁矿中,70.15%的铜赋存于斑铜矿中。采用浮选回收铜矿物、浮选尾矿经再磨—磁选回收铁矿物流程进行试验。试样经1次粗选7次精选获得铜品位2.636%、回收率75%的铜精矿;铜粗选尾矿经再磨、磁选获得铁品位39.80%、回收率50.97%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3.
矿石含铜品位0.37%、钪28.13g/t、TFe 9.02%,其中铜矿物、铁矿物嵌布细,钪分散分布于多种矿物中。试验采用先粗磨浮选铜矿物-尾矿再细磨选铁、钪的方案,可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3.61%、铜回收率92.29%,铁精矿TFe品位57.12%、铁回收率19.09%,钪精矿钪品位36.62g/t、钪回收率72.58%的良好指标,为矿山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整套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关于湖北省铜、铁矿山尾矿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尾矿,是循环经济的要求,既可保护环境,又可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对16座主要铜、铁矿山调查分析表明,湖北省铜、铁矿山的尾矿资源较多,开发利用程度低,综合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某地二叠纪细碧岩中产出的铜铁矿铜矿物以孔雀石和硅孔雀石等氧化铜为主,铁矿物以细粒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等强磁性矿物为主。通过对该矿中的铜矿物采用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工艺进行对比,确定对铜矿物采用混合浮选工艺回收,并对浮选尾矿中的强磁性矿物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的工艺流程。原矿经浮选-弱磁选联合工艺选别后,开路流程可获得铜精矿产率6.47%、品位32.24%、回收率67.51%,总铜中矿回收率22.2%和铁精矿产率39.11%、品位65.43%、回收率66.80%,总铁中矿回收率13.39%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随着选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矿产资源重视程度的提高,对于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越来越多。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SEM等技术对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中的铜矿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其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铜,且主要以硫化铜形式存在。在选矿工艺研究方面,以河北某钒钛磁铁矿尾矿为研究对象,选用丁基黄药、A8及MK305对选铁尾矿中的铜进行浮选回收实验,通过单一捕收剂实验、组合捕收剂实验、捕收剂用量实验以及2#油用量实验,确定在A8:MK305用量比为1∶1,粗选捕收剂用量为45 g/t,2#油为7.5 g/t时,获得较佳的浮选技术指标。闭路实验结果表明,选铁尾矿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后,得到的粗精矿经再次磨矿至-0.074 mm含量大于85%,添加生石灰12 kg/t,经过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可以得到品位18.94%的铜精矿,回收率为60.88%,实现了选铁尾矿中金属铜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湖北某磁选尾矿中铜的综合回收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磁选尾矿组分较为复杂,铜含量较低为0.38%,嵌布粒度较细,铜主要赋存于原生硫化铜中,分布率为74.08%,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少量铜蓝、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少量长石、高岭石等。针对尾矿中铜矿物“贫、细、杂”的特点,采用CCF浮选柱进行回收铜的选矿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两次精选作业,可从含铜0.38%的尾矿中获得铜品位16%以上,铜回收率76% 以上的铜精矿,实验指标良好,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羊拉铜矿尾矿资源二次利用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羊拉铜矿尾矿中含铜0.22%、含铁15.31%,为了能够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现对该尾矿中的铜、铁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尾矿中铜主要以硫化铜矿物为主,铁主要以硅酸铁矿物为主,分布率高达58%,磁铁矿等强磁性矿物含量较低。因此,在保证经济和技术的条件下,试验采用了浮选—磁选联合流程对该尾矿中的铜铁资源进行再回收利用。最终采用浮选流程获得了铜品位为1.43%、回收率为30%左右的较好指标,为后续的工艺提供了原料。再对浮选尾矿进行一段弱磁选,得到铁品位为60.87%,回收率为6.47%的铁精矿产品,为企业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阿舍勒铜矿属火山喷发—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型铜、锌多金属矿床。其中铜矿石占矿床中各类铜矿石总储量的65%,铜锌矿石占矿床中各类型铜矿石总量的35%,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砷黝铜矿和少量的方铅矿、辉铜矿以及微量的辉钼矿、斑铜矿、银金矿等。除富含铜外,还伴生有锌、硫、金、银等有价元素。阿舍勒铜锌尾矿中主要矿物为黄铁矿,占总量比例的62.05%,非金属矿物占35.35%,其它金属矿物占2.6%。因此,综合回收阿舍勒铜锌尾矿中的有价元素不仅是实现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路沛瑶  陆显志  陈英杰  丁湛  余攀  柏少军 《矿冶》2020,29(1):101-106
云南某含铜铁尾矿资源储量大,为实现该资源的二次利用,对该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铜品位为0.15%,铁品位为15.54%,主要金属铜矿物为黄铜矿,占铜总量的66.67%。铁矿物主要以硅酸铁和菱铁矿为主,磁铁矿含量占6.71%,脉石矿物中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含量分别为33.42%和7.66%。矿石的结构呈半自型晶结构。矿物嵌布粒度比较均匀,粒径5~50μm。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度约为80%,如何实现黄铜矿和磁铁矿的有效回收对该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A laboratory study was undertaken using mine tailings and soil columns to evaluate some of the natural processes that can control the mobility of metals at Pb–Ag mine tailings impoundments. The effects of buffering, pH, and salinity were examined with tailings from the El Arteal deposit. Al, Ba, Cd, Cu, Fe, Mn, Ni, Pb, Sr, and Zn were mobilized when the tailings were leached. However, when the mine tailings were placed above alluvial soils, Al, Ba, Cd, Cu, Mn, Pb, and Zn were retained, although Fe and Sr clearly remained mobile. Most of the metal retention appea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pH caused by calcite dissolution. The sorption of some metals (Cu, Pb, and Zn) onto oxyhydroxides of Fe and Mn, sulphates, clay materials, and organic matter may also explain the removal of these metals from the leachate.  相似文献   

12.
云南河口铜矿石含Cu 0.59%、S 4.57%、Fe 26.98%,属伴生硫铁的低品位硫化铜矿石,铜、硫、铁在矿石中分别主要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形式存在,但有少部分黄铜矿与黄铁矿形成固熔体。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弱磁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综合回收铜、硫、铁的选矿试验,得到了铜品位为18.03%、铜回收率为93.07%的铜精矿,硫品位为52.02%、硫回收率为56.34%的硫精矿和铁品位为61.90%、铁回收率为27.38%的铁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铜尾砂堆积在地表会随着淋溶和风化作用溶出重金属元素,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其生态修复的关键是进行基质改良,进行植物修复。通过黑麦草盆栽实验,将淮南煤矸石添加入铜尾砂,探讨矸石对铜尾砂中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矸石添加能显著提高铜尾砂p H、有机质和养分水平(总氮、总磷和总钾),缓解尾矿砂贫瘠环境。矸石添加后,铜尾砂中Zn,Pb,Cd和Cu的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逐步向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除个别处理Pb和Cu残渣态),铜尾砂中有效态Zn,Pb,Cd和Cu浓度不断降低,从而降低了黑麦草中相应重金属浓度,总体表现为铜尾砂-黑麦草系统内Zn,Pb,Cd和Cu生物活性降低效应。然而,由于矸石中Cr浓度相对铜尾砂偏高,其添加会引起尾矿砂中有效态Cr浓度及Cr迁移性增加而增大黑麦草对Cr的吸收。因此,煤矸石可对尾矿砂中Zn,Pb,Cd和Cu产生一定稳定化作用,而虽然矸石内源性Cr会释放到铜尾砂,其也可被黑麦草富集,由此,煤矸石可视为一种潜在的废弃物改良剂,对铜尾砂具有一定生态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4.
豫西某高硫铜铁矿石铜、硫、铁品位分别为0.33%、9.84%、28.54%,矿石属成分和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铜铁矿物氧化程度较高的多金属矿石。为确定其开发利用方案,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采用1粗3精2扫铜硫混浮、1粗3精3扫铜硫分离、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0.62%、回收率为64.98%的铜精矿,硫品位为43.19%、回收率为91.56%的硫精矿,铜硫回收效果较好;铜硫混浮尾矿铁品位为26.06%、铁回收率为71.33%,硫含量降至0.68%,为后续选铁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四川某铜多金属矿石中除铜外,还伴生有钼、硫钴和铁。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混浮尾矿浮硫钴-浮选尾矿弱磁选回收铁的工艺流程,可在高效回收铜的同时较好地实现钼、硫钴和铁的综合回收,所获铜精矿铜品位为21.25%、铜回收率为93.38%,钼精矿钼品位为45.78%、钼回收率为45.72%,硫钴精矿硫品位为44.69%、钴品位为0.46%、硫回收率为41.53%、钴回收率为46.42%,铁精矿铁品位为63.73%、铁回收率38.29%。  相似文献   

16.
铜录山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直接浮选工艺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铜录山矿已有多年的开采历史,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石的难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致使大量同等矿石堆存或废弃。本研究采用直接浮选工艺流程,硫化钠、改性黄药(KD4)与螯合捕收剂W-7联用,从含0.96%Cu(铜氧化率98%,结合铜占有率28%)和0.75g/tAu的原矿,选出优质铜精矿,其品位为30.30%Cu和23.30g/tAu,铜回收率66.09%,金回收率66.22%。铜尾矿综合回收铁,铁精矿品位62.62%Fe,铁回收率68.94%。较好地解决了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石综合回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为推动大宗废弃物和新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发热态炉渣余热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以某含钛高炉渣及矿山铁尾矿为原料,利用高炉渣排渣时的高温熔融改性制备微晶铸石,系统研究了不同原料 配比对微晶铸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钛高炉渣配比为41.7%,铁尾矿配比为58.3%,可得主要晶相为透辉石、辉石,且其耐酸度、耐碱度、抗折强度等性能均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微晶铸石产品。通过利用高炉 渣排矿时的余热,将含钛高炉渣与铁尾矿制备微晶铸石产品,为矿山铁尾矿与高炉钛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的大量排放堆存占用土地,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以及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危害。通过有色金属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总结,阐述了有色金属矿山尾矿以下利用现状:再选回收有价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在环保领域用作吸附剂、中和剂及滤料;用作原料或辅料制备地聚物、分子筛、白炭黑及硅微粉;用于制砖、水泥、混凝土、陶瓷及玻璃;用作土壤改良剂和制备化肥;用于井下充填材料。并分析论述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指出需持续不断的加大科研投入,对已有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创新以降低成本、技术难度及简化工艺,且探索新的利用途径以扩大尾矿的使用范围、消纳量及提高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贵州某金矿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贵州某金矿综合利用其尾矿资源提供初步的技术基础,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浮选的方法先将金富集在金精矿中,然后对这种金精矿采用焙烧-氰化浸出的方法进行处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金精矿品位达到43.4g/t,回收率达到90.56%,尾矿品位为0.21 g/t;焙烧后金精矿的浸出率可达80.94%。因此,在该金矿进行尾矿的综合利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西藏某矿厂两个尾矿库的铁尾矿(TW-1,TW-2)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研究铁尾矿的浸出毒性,以改进的BCR法探讨铁尾矿中9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铁尾矿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铁尾矿中Fe、Mn 、Zn和Cu含量较高。铁尾矿中As含量超出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3倍。TW-1中Cd的浸出浓度超出Ⅱ类水标准。TW-1重金属活性系数的大小为Pb>Cd>Ni>Zn>Cu>Mn>Cr>Fe>As,TW-2重金属活性系数的大小为Pb>Zn>Ni>Cd>Mn>Cu>Cr>Fe>As。综合9种重金属的迁移能力,结果为TW-1重金属迁移潜力大于TW-2。铁尾矿中的Pb、Cu、Cd和Zn的易于迁出态占比超过60%,对环境有潜在的风险。其中Pb以还原态为主,Cu、Cd和Zn以氧化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