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永陇公司崔木煤矿防冲工程的系统性、监测预警的准确性、方案措施的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应力场、能量场、震动场等时空融合监测方法,建立符合崔木煤矿地质与生产技术条件的冲击危险动态监测预警、防控和检验一体化的防冲体系,并在构造复杂、有较大冲击风险的22311工作面进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多场耦合监测技术能够为崔木煤矿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识别、预警和解危措施实施提供有效依据。通过定量识别冲击危险状态及其等级,在空间域上靶向定位危险区域,并在预警区域开展卸压、解危措施,成功解除了22311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隐患,减少了监测与治理的盲目性,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研究成果对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的发展及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詹平  高阳  郭鹏 《煤》2020,29(7)
文章采用综合指数法、可能性指数诊断法和多因素耦合评价法,对永久硐室进行了冲击危险性评价,根据得出的危险等级提出了永久硐室冲击地压区域监测方案和局部监测方案,实现了永久硐室冲击地压长期监测预警。文章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永久硐室区域防冲措施和局部防冲措施,建议底煤卸压处理采用底板钻孔卸压的方式。冲击地压危险监测指标小于预警临界值时,永久硐室可继续使用;大于预警临近值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卸压治理方式,直至监测指标低于临界值后恢复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强冲击危险工作面为背景,对孤岛强冲击危险工作面切眼应力进行了分析,在钻屑量、电磁辐射等冲击危险临界指标现场实测基础上,建立多参量冲击危险监测体系并以此指导切眼贯通期间应力控制防冲技术的动态调控。研究发现,以微震释放能量及位置积聚趋势作为冲击地压应力控制调整依据具有超前性和针对性,采用多参量冲击危险监测及以现场防冲效果反馈为基础的应力控制动态调整防冲技术,实现了孤岛强冲击危险工作面切眼的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崔木煤矿面临的冲击地压灾害难题,围绕冲击地压机理、监测技术、区域和局部精准防控技术等开展系统研究,建立了冲击地压高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表明:明确多因素叠加影响下冲击地压类型及其诱发机理,为灾害探测预警与防治奠定了基础;冲击风险源精准判识预警技术,提高了冲击危险预测预警准确性;战略性开拓开采优化设计以及工作面采前风险科学评估和防冲方案设计,从源头上降低了冲击地压发生风险;采中动态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实现动态预警、卸压解危、效果检验、动态调控开采速度以及提升矿井防冲匹配能力等,减少了监测与治理的盲目性,保证了21309、22311、22306等工作面的安全开采。研究可为国内外矿井的冲击地压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部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工作面防冲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的目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矿井生产活动和防冲管理中,首次提出了智能化防冲控采的技术思想,其科学内涵与技术途径为:首先,通过数据传输平台快速采集区域煤岩冲击危险信息及全工作面设备、工况环境、人员定位等实时信息,建立冲击地压与智能开采的多源信息数据库;其次,采用具有高吞吐量、低延时特性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存储、聚类、融合,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危险信息与智能化开采进行动态耦合,搭建冲击地压智能防冲大数据平台;最后,在冲击地压多源信息精准识别与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开发互联互通、分析决策、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开采响应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采煤机自调整、支架自适应、防冲风险自感知与自预警相叠加的智能化防冲控采模型,使开采强度与冲击风险相匹配,最终形成无人干预的自决策、自控制、自优化的防冲、减冲、无冲的智能防冲控采新模式。该技术通过将冲击危险预测、防治与智能化开采系统有机结合,形成智能响应闭环,可以保障冲击地压预警信息的高效反馈,实现采掘、运输、安全保障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义马煤田常村煤矿深部开采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灾害防治难题,在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1150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评价的基础上,将该工作面划分为6个重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以助于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巷道防冲支护方式;通过煤体应力、微震及钻屑监测进行综合预警,并利用PASAT-M微震CT透射技术对重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煤岩体应力探测,详细标定冲击危险区的分布范围;对重点冲击危险区域采取钻孔卸压、煤层注水、断底爆破等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措施,及时利用钻屑法进行卸压效果检验,实现了整个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部复杂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动压控制难,精细防冲技术与装备不足的现状,利用井下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结合采场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对开采过程中的岩层空间破裂规律、断层构造活化规律及空间应力场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三维连续动态监测及矿井冲击地压的监测和预警。结果表明,微震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出工作面岩层破裂范围、煤柱稳定性及岩层运动异常区域,实现了冲击地压监测的超前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矿8301工作面末采期间工作面及下山巷道的潜在冲击地压灾害,通过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划分了工作面末采期间两巷及下山的冲击危险区域,采用顶板爆破、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及底板爆破的防冲措施对危险区域进行了治理,采用微震和应力监测手段对末采期间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实时监测预警,并及时采取了卸压解危手段,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北徐楼煤矿深井回采工作面存在冲击地压威胁,对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了分析及危险区域划分,描述了回采期间的监测预报情况,提出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卸压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6,(5):3-5
根据郓城煤矿1300工作面回风巷留底煤区域的深度和范围,划分了工作面回风巷危险区域。通过对留底煤区域冲击地压的破坏机理分析,对划分的危险区域采用爆破卸压、大直径钻孔卸压、开掘卸压槽等综合措施进行防冲治理,并结合钻屑法和应力在线监测技术对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有效地降低了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新闻媒体上出现的电子商务字样俯拾即是。对于电子商务将如何引起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彻底变革 ,并创造出使企业增值的新方法 ,权威人士已做了广泛预测。到目前为止 ,互联网技术对工业界的影响最大 ,按照传统它引发了新技术的应用 ,如空间技术、自动技术、电算技术。在采矿和金属领域 ,迄今互联网技术主要用于在金属交换中协调买方和卖方 ,以提高市场效率。尽管电子商务革命的全部影响力尚很不清楚 ,作者仍然确信各公司必须通盘考虑它们的电子商务战略。无准备的企业可能会丧失一定的竞争地位 ,或在利用重要机遇上受挫。作者创造了电子商务方面的采矿和金属业务模型。特别考察了工厂业主或经营人的观念如何影响工作方法。实产业主的观念是致力于成本领导 (权 )策略 ,而企业内管理核心层则致力于开发其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油气产储运销策略,实现最大效益是当前油田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分析目前油气产运储销的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构建油气储销运营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油气产储运销一体化框架,建立涵盖油田公司原油业务链的应用方法体系,开展多情景下的测算,帮助油田公司寻求最优油气产储运销的方案以提高其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15.
金属铟中杂质元素的ICP-AES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金属铟中的铅铁铜锌镉铝锡钛铊砷10种元素的含量.试验中优化出各元素的分析波长和分析条件,采用基体匹配补偿基体效应.该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可靠,回收率为9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1%~12.5%.  相似文献   

16.
确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金属铟中的铅铁铜锌镉铝锡钛铊砷10种元素的含量.试验中优化出各元素的分析波长和分析条件,采用基体匹配补偿基体效应.该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可靠,回收率为9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1%~12.5%.  相似文献   

17.
孙莉 《矿业快报》2006,25(1):38-40
新桥铜硫铁金银矿床是中生代岩浆岩有关的大型浅成中低温热液硫铁矿床,矿石组合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闪锌矿、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自然金、自然银,蚀变作用主要为绿泥石,侵入岩岩体包裹体表明:主成矿期温度为270°~250°。  相似文献   

18.
19.

Introduction

Dear Readers, Authors, and Prospective Authors  相似文献   

20.
Deformation of cylindrical rock samples is examined for the case of thriaxial compression. The mechanism of material strengthening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slip and loosening with allowance for the initial anisotropy is established.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shearing angle in failing correspond to the known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