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志国  吴建帮 《中州煤炭》2016,(9):58-60,64
基于分析巷道交岔点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对巷道交岔点支护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将锚索U钢梁联合支护应用于巷道交岔点,并对巷道交岔点进行了支护设计。方案实施后,利用十字观测法,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了观测,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7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1 mm。巷道交岔点成型后,顶板无网片开裂现象,锚索U钢梁联合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变形量大、持续时间长、难于支护的问题,以锚网索拱协同耦合支护思路为指导,通过现场钻孔观测、支护参数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对巷道关键部位锚索二次耦合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体系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锚网索拱耦合支护方式可以有效调整深部围岩强度,减小巷道变形量。在试验巷道顶板中线25°左右范围内实施锚索二次耦合,顶板下沉量最大值14.7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57.3 mm,显示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6,(6):82-85
针对某矿厚松软破碎泥岩顶板运输巷变形大、支护构件大面积失效、持续变形剧烈的工程难题,通过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变形力学机制进行分析,确定了巷道围岩类型为膨胀-裂隙节理化软岩;在原支护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长锚索+锚网喷(方案1)和长短锚索多级控顶+锚网喷(方案2)2种优化方案,并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了2种优化方案的支护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在采用长短锚索多级控顶+锚网喷耦合支护方案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96.87 mm,两帮移近量为111.1 mm,底鼓量为112.7 mm,分别为原支护方案的22.4%、17.63%、32.18%,改善了巷道围岩受力状态,有效控制了巷道有害变形。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矿西部运输巷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进行了二次支护方案设计。经判定该矿西部运输巷属于第5类不稳定巷道,设计了锚网索+喷射混凝土+注浆支护方案,并对支护参数进行了合理取值。通过对支护后巷道变形量、锚索受力变化进行观测可知,巷道顶板平均最大移近量为55 mm,两帮平均最大移近量为61 mm,锚索最大载荷为179. 6 kN,所有锚索受力均未超过锚索的破断力,可为相似巷道支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鲁小春 《煤炭技术》2008,27(6):58-60
以软岩大断面交岔点为研究重点,通过对锚网喷+锚索支护分析,进行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对软岩大断面交岔点的试验研究,以探索张集煤矿在软岩条件下的支护改革。  相似文献   

6.
清水营煤矿井田属弱-中等富水性,二煤顶底板岩层导水性好、富水性强,大巷交岔点施工难度较大,易变形破坏失稳,基于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思路,在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和地质力学评估前提下,提出大巷交岔点采用拱形断面及锚喷+锚索+可缩性钢支架的支护工艺,有效解决了交岔点变形、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南某煤矿140703综放工作面回风巷深井软岩巷道的地质特点,结合锚网索耦合支护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巷道锚网索初次耦合支护参数和二次耦合支护参数。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147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87 mm,巷道围岩变形量小,锚网索耦合支护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其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深井软岩巷道二次锚网索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超化煤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难度大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巷道原支护失稳的主要原因,被动支护不能适应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高强稳定型二次锚网索支护技术,其中第一次高强预应力锚网支护及时加固巷道围岩,并与围岩共同形成有效承载结构,第二次锚索补强支护提高支护承载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采用二次锚网索支护技术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73mm,两帮最大移近量仅为51 mm,顶底板平均移近速率约1.62 mm/d,两帮平均移近速率约1.13mm/d,有效控制了深井软岩巷道变形。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深部大断面软岩硐室急剧变形失稳问题,以朱集西煤矿西翼11煤运输大巷机头硐室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4种不同支护方案及不同支护结构(锚杆支护、锚杆+喷层支护、锚杆+锚索支护、锚杆+锚索+喷层支护)的围岩塑性区破坏深度与位移进行分析,得出方案三锚网喷初次支护+预应力锚索二次支护为最优方案。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耦合支护方案三后,支护结构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和围岩的自承能力提高,机头硐室两帮移近量为25.98 mm,顶底板移近量为43.45 mm,有效控制了深部复合围岩的大变形失稳问题,保证了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店坪煤矿-900 m水平大断面软岩轨道大巷采用传统锚网索喷联合支护不能奏效的问题,分析了该巷道支护失效的机理,并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表明: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喷浆+注浆"联合支护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巷道的大变形和垮冒,经过180 d的监测,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为193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118 mm,监测后期巷道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陈大广 《煤》2010,19(Z1)
介绍了高河矿井二号大断面交岔点,设计采用锚网喷+梯子梁+锚索联合支护的实例,并阐述了设计方案、参数及施工情况及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12111采面采动影响,平煤股份十三矿西大巷与12092回风巷片盘交岔点采面上层岩石垮落,在深部复杂高构造应力和岩性状况不利的情况下,原来的锚网喷支护的交岔点出现局部支护状况恶化。分析了交岔点的围岩情况,采用了U型棚+锚索联合支护技术。该支护方式成功控制了围岩变形,确保了巷道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3.
大断面交岔点顶板变形与加固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交岔点断面大,厚复合顶板,顶板淋水大等实际情况,模拟分析了交岔点巷道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得到在交岔点顶板受较大的水平应力,在交岔点岩柱上垂直应力最大.提出对交岔点项板采用化学加固封堵顶板水和锚索补强支护,能充分发挥锚岩支护体的整体承载能力.工程应用表明,对交岔点顶板采用化学加固和锚索补强支护后,有效地控制了交岔点围岩变形,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三软巷道支护,特别是三软巷道交岔点处的支护极为困难。分析了石壕煤矿三软煤层交岔点的围岩情况,对交岔点采用锚网喷+锚索+U型棚方式进行支护,使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联合,达到了整体支护效果,保证了巷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红岭煤矿托顶煤1703上巷易出现冒顶、后期变形大、支护困难问题,给出了托顶煤巷道锚网索联合支护参数校验方法,提出了“T型钢带+顶板锚杆锚索+帮部锚索护表金属网+护表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技术及方案。该方案在红岭煤矿托顶煤1703上巷进行应用,托顶煤1703上巷两帮移近量为68 mm,顶底板移近量为57 mm,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唐口煤业南部轨道大巷顶板离层下沉、两帮收敛变形、支护难度大的问题,采用耦合支护力学理论、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巷道失稳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锚网索喷+拱形棚、锚网索喷+梯形钢带、锚网索喷(高强让压锚杆)+梯形钢带组合3种支护方案进行对比。实践结果表明,锚网索喷(高强让压锚杆)+梯形钢带组合支护效果最明显,顶底板移进量为60 mm,两帮移近量为100 mm,均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高强度锚杆能够提供足够的轴向力与切向力,高强度锚索的承重和抵抗变形的能力更强,锚杆和锚索的协同加强支护作用使巷道围岩体形成一个共同的承载结构,扩大了支护结构的有效承载范围,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7.
常村煤矿21150运输巷与腰巷交岔点处于21延深煤柱工作面采空区下,顶板破碎,松动圈大,支护强度低,受相邻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变形严重,无法满足工作面正常生产需要。通过分析研究,提出预注立固安固化围岩,锚网架并焊工字钢棚配合特殊液压抬棚支护。结果显示,该技术使用50~60 d交岔点顶帮变形趋于稳定,顶板下沉量约50 mm,两帮移近量约100 mm,交岔点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解决深井大断面"三软"煤层巷道难以支护的问题,基于任楼矿II5112工作面机巷实际地质条件,对巷道矿压显现特点及支护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初次高性能锚带网喷支护+二次支护锚索注补强加固"支护技术方案,并给出具体技术参数。现场监测及数据统计表明:实施新支护技术方案后效果明显,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65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43mm,顶底板平均移动速率约1.3mm/d,两帮平均移近速率约0.86mm/d,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量,减少返修成本,满足巷道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吉克煤矿井下巷道交岔点永久支护多采用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格栅拱架的应用解决了交岔点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易发生变形现象,为该矿在软岩交岔点巷道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嵩山煤矿所属煤层赋存状态为典型的三软煤层,矿井的岩巷主要布置在L7石灰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针对矿井地质条件,在施工2201-1#联络巷的中部行人联巷交岔点"牛鼻子"时,通过优化设计,采用锚网喷+壁后注浆+对穿锚索梁联合支护方式加固交岔点"牛鼻子",有效提高了交岔点"牛鼻子"的支护强度,改善了交岔点易变形的情况,且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