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洺河铁矿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北洺河铁矿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分析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破坏形态、破坏机理及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将多种支护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该矿软岩巷道变形控制的支护方案,并设计了支护参数,有效确保了该矿软岩巷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软岩巷道破坏分析及其支护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永平  冯朝旭 《煤》2001,10(6):42-43,53
主要分析了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机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对其支护方案和参数进行了阐述 ,在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新奥法原理和结合软岩的实际情况 ,进行普遍分析 ,提出建议性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6,(8):212-215
针对软岩巷道难支护等问题,综合分析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建立了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综合分类表及支护参数取值建议表;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揭示了不同围岩类别的巷道在不同支护设计下围岩塑性区演化规律及变形破坏特征,优化各类围岩支护方案。根据软岩巷道围岩综合分类表及支护参数取值建议表,提出了穿脉运输巷支护与修复加固技术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加固方案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该围岩分类表及支护参数取值建议表在软岩巷道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耀  崔玉攀  孙谦  陈龙  周泽 《中州煤炭》2020,(9):204-207
软弱围岩巷道变形机理复杂,单一支护手段往往很难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有效控制。针对软岩巷道围岩支护困难的问题,以糯东煤矿副平硐为工程背景,对巷道破坏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原有支护方案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单一支护手段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糯东煤矿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锚网索、可伸缩U型钢联合加强支护的方案,并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实践表明:该支护方案能够适应软岩变形,支护效果良好,为本矿其他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永银  武钰  郭杨 《煤》2012,(3):60-63
基于砂墩子煤矿北翼采区回风巷工程地质条件、巷道支护状况以及变形破坏特征,对动压影响下大断面软岩巷道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锚网喷+U型钢拱形支架联合支护方案,并通过量化分析,确定其具体支护参数。工程实践表明,联合支护优化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支护效果良好,为后期类似巷道的支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保国铁矿地下矿山软岩巷道围岩地质条件复杂,下盘围岩破碎,抗压强度低,遇水极易破碎、膨胀产生变形破坏,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开采和运输。为减缓该矿铁蛋山矿区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程度,提高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保持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对+35 m水平分段巷道进行变形监测,并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保国铁矿软岩巷道在不同支护方案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沿脉运输巷道围岩的位移与塑性区等情况。结果表明:在重点破坏区域采用多支护手段联合支护方案,可显著提高该矿软岩巷道围岩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效遏制动压软岩巷道破坏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软岩巷道地质因素及支护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软岩巷道支护破坏的主要机理,提出了合理规划巷道设计、正确选择支护结构及支护参数、增加围岩整体稳定性、提高围岩表面强度、刚柔并济释放应力、施加高预应力、控制巷道成型和治水封底管理等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软岩巷道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因此分析软岩巷道的各类破坏变形原因,提出有效支护方案是必要的。笔者通过探究软岩巷道变形机理,提出多种软岩巷道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3,(11):104-107
为了尽快形成柿花田煤矿11071段首个综采工作面采煤,以柿花田煤矿11071段回采巷道支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段不稳定煤层软岩回采巷道复杂地质条件及破坏情况,总结了巷道破坏机理。随即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提出合理支护方案,进而确定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倾角煤层软岩回采巷道失稳特征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大倾角煤层软岩回采巷道围岩失稳状态方程,结合耦合支护思路分析,提出了大倾角煤层软岩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方案,并运用数值计算、相似模拟实验及现场支护试验监测对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回采巷道顶板失稳呈弧形非对称破断,两帮失稳主要表现为三角形破断体剪切滑移,破坏严重处位于帮角上部,顶板偏中上部破断是围岩失稳诱发点,围岩稳定性与煤层倾角、剪切面长度及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有关。巷道支护后,沿煤层倾向围岩塑性破坏区较小,顶板离层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两帮支护强度利于巷道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11.
9300平巷由于围岩为塑性软岩体,地压、位移大,且持续时间长,因而巷道支架破坏严重。虽经修复,仍继续变形,安全无保障。为此决定采用喷浆临时支护、砌块永久支护、壁后注浆充填支护技术(即喷块注浆支护),对110m大巷进行修复。这种刚柔结合的全封闭复合结构式支架,具有让压、承压以及承压均匀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支架的不足,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举了不良岩层巷道失稳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这类巷道失稳的原因,指出松软岩体一方面受地质应力作用,另一方面受开挖时爆破力的扰动,使应力场发生急剧变化,围岩解体流动,造成失稳以致坍塌破坏。文章最后探讨了控制巷道失稳的措施,认为应从提高围岩本身自支持能力入手,控制其解体流动,同时采用新的支护结构,使其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承受周围压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金龙  汪国华  王中伟  陈召  葛立徐 《煤》2012,(10):14-17
针对深井软岩巷道支护的难题,结合平煤股份六矿三水平北二进风井井底车场巷道变形破坏的形态和特点,分析其破坏的原因和机理,根据其破坏的形态和规律,提出让压支护技术,采取"先让后抗"的分次、分阶段的联合支护技术,分步加固,动态维护,可有效控制深井软岩巷道的变形量,为深井软岩巷道支护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凌山  田红林  董杰 《煤》2006,15(5):11-12,17
巷道在碎胀软岩中掘进,由于采用支护方式不当,从而造成巷道出现变形,影响巷道正常使用。重点介绍了锚索喷注联合支护在碎胀软岩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孤岛工作面近距离底板岩巷支护难题,以莒山煤矿为研究背景,对六采区运输大巷围岩松动圈厚度进行了实测,分析了回采对近距离底板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的影响,依据松动圈支护理论设计了“锚注+锚杆+锚索”的“三锚”协同加固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测评价。结果表明:不加固时回采引起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达到2.0~2.7m,顶板有随时冒落的危险;加固后回采全过程中巷道顶板下沉117mm,两帮收敛量约为214mm,保证了孤岛工作面的顺利回采,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铜绿山矿井下软岩巷道的支护情况,分析了岩层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支护状态的途径和保障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软岩锚喷网支护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软岩锚喷网支护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软岩支护的对象,提出并分析了软岩锚喷网中锚杆与围岩强度匹配问题,通过实测曲线对组合拱内受力状态及锚杆受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围岩条件下锚杆支护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秦忠诚  袁秋新  亓荣强 《煤》2002,11(6):17-18,30
随着矿井采深的不断加大 ,巷道支护表现出软岩支护的特点 ,锚杆锚固方式由端锚逐步向加长锚、全锚方向发展。从锚杆的支护设计到锚杆的支护密度确定 ,从理论到现场应用 ,全面论述了不同围岩条件下锚杆支护巷道合理支护参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煤矿深部高地应力巷道软岩底板大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文泰  杨飞霞 《煤》2012,21(4):5-7,16
基于深部高地应力巷道软岩底板底鼓大变形力学机理的分析,对某煤矿-800 m水平轨道巷底板失稳的力学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轨道巷底板变形的力学模型。针对轨道巷底板两底角剪切滑移变形、中部拉裂变形的特征,拟采用分步联合的支护策略,重点控制变形失稳的关键部位(底角、帮角)。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按照所提方案进行支护后,有效降低了角部应力集中的程度,充分调动了深部岩体的承载能力,底板的非线性大变形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使整个巷道断面形成完整、封闭的支护系统。进而保证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及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矿井采深的增加,巷道顶底板岩层表现出软岩特性,常导致巷道形成严重的底臌。在治理时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支护方式,其原则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同时能够满足巷道对运输、通风、安全方面的要求。用FLAC软件进行模拟比较,选择出最优方案。以新桥矿-550 m北翼轨道大巷为例,对巷道底臌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多个修复方案,并用FLAC软件进行模拟比较,得到既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又能在经济上达到最节约的方案。通过矿压观测验证其支护效果非常好,其方法和支护技术为整个矿区提供了治理底臌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