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聚类的思想,采用主导产业优度的数学模型———定权聚类评估模型对辽宁省阜新市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月丰 《资源与产业》2005,7(6):109-112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聚类的思想,采用主导产业优度的数学模型--定权聚类评估模型对辽宁省阜新市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开始出现颓势,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科学转型,本文以城市转型途径中的产业转型为研究对象,借助距离协调度模型对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总结相关文献建立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与距离协调度模型对产业发展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的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计算。最后,以黄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黄石市多个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系统协调度进行了测算,根据结果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诸如结构、资金、体制、人才、环境、区位等障碍,确立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转型的路径选择,即加工型产业多元化路径、外生型主导产业更新路径、资源型主导产业延伸路径和资源——加工混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薛冰 《资源与产业》2014,16(1):8-12
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的特征,根据风险的可控程度,从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方面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研究表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具有高概率性、可变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规律性、可控性以及风险与收益的统一性的特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系统风险包括社会风险、经济环境风险、技术环境风险和政策风险,非系统风险包括主导产业选择、产业转型模式和转型时机选择、财务、人力资源和环保方面的风险。可通过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和转型时机,改善产业技术环境,吸引外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途径来防范产业转型风险,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顺利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同样的现实问题。但由于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和发展道路也各具特色。本文从界定资源型城市的范围入手,立足于国内外对资源性城市转型的理论研究,分别以山东枣庄市、河南焦作市和甘肃白银市为例,分析了产业链延伸模式、新型产业植入模式和新主导产业扶植模式三种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提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可开采量随时间推移而消减,依赖单一的资源产业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城市转型是目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转型成功与否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点--主导产业转型出发,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提出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规避式、渐进式和激进式转型。通过对转型成本、转型途径、转型难易度的对比分析,总结了3种模式各自优劣势及必备条件。并重点论述了当前研究较少的规避式转型,最后以澳大利亚昆士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是为国内实施规避式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必须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目前,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政府、企业和社会3方面的综合影响成为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瓶颈。本文围绕以上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借助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和MATLAB软件,得出了资源型企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并通过原因度和中心度的计算分析揭示了各指标因素对目标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以期为低碳经济下的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依靠不可再生资源开采及加工来支撑地区经济的多数资源型城市也已经或即将面临名资源枯竭的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目前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大部分没有考虑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不利于区域经济的科学与和谐发展。本文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分析入手,分析总结现有的转型模式,从而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分布情况及自身优势,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建设结构合理、资源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煤炭主导产业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文章依据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点,考虑经济发展和区位条件等因素,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以邯郸为中心城市,将武安、肥乡打造为资源型区域次中心城市的研究方案,并对此进行SWOT分析,探讨选择资源型城市作为次中心城市的转型优势,为实现区域间组团竞合共赢和总体利益最大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生态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梳理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研究热点迁移情况。【结果】结合主题词频次,采用可视化及时区分析发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热点从可持续长效机制、低碳转型路径与模式、生态转型效率评价演变到绿色发展。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推进和新发展理念的完善,2017年后“高质量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学者的研究,从绿色、协调、智慧和民生4个方面界定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生态转型、创新发展、智慧手段以及民生改善4个方面理解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从经济高质量角度梳理了学者对城市转型发展能力测度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研究热点,从资源环境、技术创新、区域发展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困境;结合现代智慧技术,从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4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结论】研究认为构建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测度体系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式发展、智慧式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管理和资金支持进行革新;以智慧生态建设为手段,在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创新,有助于资源型城市摆脱现实困境,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东北地区城市转型效果较好的辽源市作为典型案例,从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进行分析,探究资源型城市路径创造的途径与过程。结果显示,辽源市路径创造是以东北振兴规划的提出为契机,尤其是在2005年被确认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后,政府政策导向的路径创造有序展开,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形成了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和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三个特色优势产业,优势产业从采掘业和初级制造业向中间品制造业和深加工制造业转型。辽源市煤炭资源趋于枯竭,通过积极利用域外煤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主体,使煤炭产业有序退出。   相似文献   

13.
首先通过建立中国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得分,然后运用分层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研究表明:营商环境是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市场化水平和资本投资对城市转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和充足的社会资本投资对城市转型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发展当前对城市转型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长期来看将带动城市转型发展。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资源枯竭型城市应根据自身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并结合转型影响因素设计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避免转型路径的趋同化。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曾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经济体制的建立,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命运。本文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困境和相关国内外转型经验的分析,重新认识和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在替代产业选择、产业转型模式、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理论已经成熟,但是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之后怎样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研究比较少。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和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指标,建立了替代产业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产业契合度模型,以此来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并对阜新市煤炭产业向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方向转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阜新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等资源开发而兴起,由于资源的可耗竭性,城市可能出现"矿竭城衰"的危机,采取转型对策推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徐州为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其耗散结构特征及熵流变化。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具有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和耗散结构功能。徐州市熵流值由2002年的0.0074上升至2005年的0.1892,无序度增大,主要因为矿产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通过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徐州市熵流值呈现下降趋势,并于2010年下降至-0.1414,表现为负熵,说明城市有序度不断提高。本研究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因素分析法,是系统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与优选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期主要会遇到产业转型艰难、企业倒闭、就业形势严峻、财力不足等诸多困难,转型期的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本文以萍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下岗职工就业问题突出、居民生活困难,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不足,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总结、探讨对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期在多元化经营、产业整体退出以及新主导产业扶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就成立强有力的协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以及完善长效机制的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北有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一般特点是以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城市主导产业,其在经济发展中,遵循倒"U"型规律,存在"资源陷阱"危机。西北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与周边乡村缺乏相互支持,存在区位偏离,城市功能单一,城市关联度低。因此,西部典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未雨绸缪合理规划,适时进行产业优势转换;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大政府推动力度;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全面发展,尽快完成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粟巧兰 《煤炭工程》2019,51(8):149-153
目前,我国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进入瓶颈,影响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有关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文献的回顾,阐述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的必要性。剖析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的困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的对策分析,旨在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的发展进程。最后,以广西合山市为例,分析其成功转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