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长岭子铅锌勘查区位于黄岗-甘珠尔庙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该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最重要的铅、锌、钨、钼、锡、铁等多金属成矿带。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Ⅰ号矿带矿床成因类型为似层状矽卡岩型,赋矿层位主要是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矿化与矽卡岩化蚀变关系密切;Ⅱ号矿带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赋矿层位主要位于构造破碎带及绿帘石化蚀变带中,矿化与绿帘石化蚀变关系密切。矿床的成因受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燕山期花岗岩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布赫特山地区铁铜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欧龙布鲁克陆块东北部,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床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岩组上部和下部碳酸盐岩组合与华力西期中酸性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呈明显的磁异常和磁异常变化,矿区内已发现铁矿(化)体4处,铜矿(化)体2处,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分布严格受矽卡岩带控制,发育矽卡岩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类型,其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金滩铜矿位于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内,富矿层位为中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凝灰岩。矿体产于矿区中部的闪长岩体东部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带中,严格受康古尔塔格大断裂(苦水断裂)南部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化主要有黄铁矿化,其次为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黄铜矿化、闪锌矿化和方铅矿化,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分布。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和绢云母化、硅化。矿床地质特征显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对接触带围岩进行交代充填的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4.
陈盛矿区成矿地质体为铁山杂岩体中燕山早期第一侵入期次闪长岩、透辉石闪长岩岩株及深部隐伏三叠系碳酸盐岩;成矿构造为侵入接触构造、断裂构造及捕虏体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金云母化矽卡岩+透辉石化矽卡岩+磁铁矿化,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深部找矿方向为寻找深部隐伏三叠系碳酸盐岩,重点关注的成矿构造为侵入接触构造及捕虏体构造,重点关注的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金云母化矽卡岩、磁铁矿化。  相似文献   

5.
西藏某铜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段偏东部位,属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形成的陆缘火山岛弧构造带,为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矿床成因.在矿床形成和改造过程中,矿区内封闭、半封闭构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矽卡岩、断层构造以及地表孔雀石化及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是其找矿的重要标志.矿区找矿方向在构造交汇部,底盘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有利的储存场所,即矿区深部及端部均具有较大潜力,并且应注意本矿区内斑岩型矿化所具有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庆  赵炎 《现代矿业》2020,36(12):47
铁山头铜矿床处于铜陵矿集区的中东部,属于扬子陆块下扬子凹陷中的铜陵隆起。矿床位于凤凰山矿田北侧,成矿潜力较大。综合研究分析认为:①接触交代作用使得岩体接触带及附近变质形成矽卡岩矿化带;②区内凤凰山岩体(花岗闪长岩)系成矿母岩;③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石灰岩接触带上;④矿床成因类型为高—中温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经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详细研究分析,发现该矿床深部发育中侏罗世黑云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以岩体为中心形成以矽卡岩化为主,硅化、绿帘石化、碳酸岩、孔雀石化为辅的矿化蚀变特征。磁铁矿体、锌铁矿(闪锌矿-磁铁矿)体发育在矽卡岩中。矿床成因类型属锌铁伴生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类型为层控内生型锌铁矿床。由此建立成矿模型,进一步研究该成矿带矿床成矿特征,指导周边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乳源县清溪洞矿区位于大东山岩体与北西向褶皱及北东向构造组"三位一体"的接触部位。矿体赋存于大东山花岗岩体与孟公坳组灰岩接触部位的蚀变碎裂岩带和矽卡岩带内,受构造和接触带控制。带内矽卡岩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明显,且与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工作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工作区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利用豫西南超贫磁铁矿,在综合分析以往资料和实地勘探的基础上,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磁异常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5个方面阐述了豫西南超贫磁铁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控矿地质因素及矿化类型,进一步厘定了找矿标志,并建立了找矿模式。研究表明:豫西南超贫磁铁矿为条山-铁山铁成矿带上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受加里东期基性侵入体和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似脉状赋存于基性岩体内的构造裂隙或基性岩体与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接触带中,含矿岩石主要为含磁铁角闪辉长岩,磁异常响应显著;中元古界堡子岩组为赋矿围岩,围岩蚀变发育,其中角闪石化、黑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及褐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安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矽卡岩型矿床又称接触交代型矿床,主要是指产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或其附近岩石中的矿床。通过对区内李珍典型矿床的研究,认为该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出于燕山期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的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形态复杂,背斜构造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矿石类型较为单一,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化蚀变具明显的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11.
倪建辉 《金属矿山》2004,(7):54-58,72
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对樟坑铁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背景及主要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主要赋存于推覆构造破碎带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矽卡岩与碎屑岩过滤带中,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改造型。在地质找矿思路上取得新的进展,总结成矿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及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评价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部南缘,成矿条件优越,已发现多处大中型铜(钨)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型等,为探索努日大型钨铜矿床东部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远景,通过本次的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WO_3金属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矿区测定了各类岩体、脉岩中的锆石U-Pb年龄,分析成矿流体的特征,结合矿区各类地质特征,认为:1)主矿体IW在南西段与北东段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2)锆石U-Pb年龄表明努日东矿区的成岩成矿年龄早于冈底斯主带的中新世(12~18 Ma);这对捋顺冈底斯东段南缘的成岩成矿期次提供新的认识,扩大了该区带上找矿的时序与空间;3)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显示努日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温度为中-高、盐度为中-高,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也进一步指示了深部找矿(斑岩型)的方向;4)总结了找矿标志,这对区带上寻找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型钨铜多金属矿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分宜铁坑矿区为一中型的多金属矿床。其矿化分带性强、远景好。该区地层简单、构造复杂,岩体为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其矽卡岩型原生硫钼矿体主要分布在矽卡岩中或接触蚀变带中。  相似文献   

14.
柞山盆地窑火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柞山盆地中南部、小河口-园子街铁铜金成矿带中段的代表性矿床——窑火沟铜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了重新分析和研究,发现窑火沟铜矿矿体呈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下石炭统二峪河组第三岩性段(C1r5)、第五岩性段(C1r5)的层间裂隙中.赋矿围岩为绿帘石石榴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黄铁矿、雌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柘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等.层间裂隙控制矽卡岩带和矿体分布,同一成矿带上小河口铜矿金属硫化物S同位素、方解石氧同位素、Pb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显示成矿流体H-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均显示热液中的水属于岩浆水,因而认为窑火沟铜矿床属于层控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的成因模式对在柞山盆地中寻找类似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荣 《现代矿业》2020,36(1):47-49
石灰窑沟铁矿区位于赤峰市北西约80 km处,地处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侧,区域位于内蒙古地轴东段与内蒙海西褶皱带接触带,Ⅲ级构造单元为云雾山隆起的北东端和赤峰—铭山大断裂2条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处,本矿床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是一个受断裂和褶皱复合控制的矽卡岩型矿床。为探讨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通过近几年对本区地质勘查工作的总结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围绕构造发育部位,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附近且与高精度磁测异常套合区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跃进山南铜钨多金属矿属最新发现矿点,大地构造背景属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位南侧,成矿区带属马庄山—狼娃山—黑鹰山铁、金、铜、铅、锌、钨和锡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白山组二岩段矽卡岩中,区内岩浆活动、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均较发育,主要成矿类型属矽卡岩型矿床。该区内铜钨多金属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指明了找矿标志,该矿床的发现对北山北带探寻矽卡岩型钨矿床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铜山口铜矿床的夕卡岩化带有以下特点:1、外夕卡岩广泛发育,而内夕卡岩极不发育;2、夕卡岩化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矿化,主要矿体位于强夕卡岩化亚带中;3、夕卡岩化带呈“皮壳”状包裹岩株体产出;4、含矿夕卡岩呈脉状产出。笔者从该矿床夕卡岩化带的地质特征和物质组分迁移、变化等方面入手,发现夕卡岩化带物质组分带入带出是由岩体向围岩单向进行的,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图解法,本文认为矿床的夕卡岩化带受围绕岩株体分布的角砾岩化带控制,夕卡岩的形成是由岩浆结晶晚期的含矿热液沿碳酸盐围岩裂隙进行渗滤溶蚀,形成夕卡岩成分的流体充填于裂隙中而形成。提出了“渗滤—溶蚀—交代作用”为矿床的夕卡岩化带的形成机理的新认识,较合理地解释了夕卡岩化带具有上述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陈植文 《矿业工程》2011,9(4):20-22
通过对广东怀集藤铁铁矿区Ⅱ号矿体地质特征的描述,论述了矽卡岩型铁矿与燕山期花岗岩的关系;分析认为赋矿层位为泥盆纪大理岩与花岗岩接触带,指出了矽卡岩型铁矿的找矿方向为燕山期花岗岩环抱的泥盆纪大理岩舌状残留体的前部及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