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对傲牛铁矿床的成矿位置、矿体形态以及矿区断裂、褶皱、节理构造的分析,认为傲牛铁矿床受鞍山群通什村组地层与混合岩、通什村组与石棚子组地层的接触带控制明显,矿体形态、矿化富集受褶皱控制明显,与矿体近垂直相交的断裂是具有破坏性的期后构造,接触带控制傲牛铁矿床矿体的成矿位置,褶皱构造控制矿体形态并造成局部矿化富集,后期断层错断矿体。通过分析和总结,认为接触带是找矿勘查的重点区域,褶皱倾没端与两翼是找矿的重点部位,并应密切注意后期断层对矿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清沟铁铜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基底为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区内北西西向构造发育,岩浆活动比较频繁;矿体多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矿体严格受北西西向断裂或片理化带的控制。初步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原生沉积的铁质形成了太华群片麻岩含铁建造基底,局部富集成矿形成原生沉积变质铁矿床;古远古晚期岩浆热液交代,在片理化带内富集形成含铁建造—热液改造型铁矿床;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沿断裂上侵进入火山岩盖层形成火山沉积含铁建造—热液改造型铁矿,在绢云石英片岩带附近形成闪长岩脉的同时形成热液脉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康山金矿床位于熊耳山地体南部,马超营断裂带北界三门—岭台断裂与康山—上宫断裂的"入"字型交汇处,康山金矿床赋矿围岩为太华群片麻岩,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矿体主要呈薄脉状、透镜状成群分布,其中北东向断裂是矿区内最主要的储矿断裂。在分析研究康山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MAPGIS软件DTM空间分析功能对康山金矿床典型矿体延走向和倾向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新乌苏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查干此老—巴音杭盖金成矿带(Ⅳ74)上,是寻找与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铜铁矿的有利地区,尤其是NEE向大断裂的次级构造石英脉的下部为成矿有利区段。该矿带相继发现了巴音杭盖、图古日格、查干次老金矿和东加干铁矿。为详细查明矿床资源储量与矿体地质特征,类比毗邻的常兴铁矿及扎嘎乌素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理论,在总结分析前人普查、详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1∶2 000地质测量、矿产地质钻探,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下元古界宝音图群的白云岩、千枚岩、碳质板岩、石英岩,志留系徐尼乌苏组地层出露于矿区东南部,第四系大面积覆盖于勘探区内,岩浆岩不发育;②矿体赋存于早古生界志留系徐尼乌苏组中,共圈定了14条矿体,其中铜铁矿体4条,铁矿体10条(7条为露头矿,其余均为隐伏矿体),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铜铁矿;③矿体受控于NEE向地质构造,多呈EW、NEE 向带状或脉状展布,大断裂的次级构造带是控矿和储矿的有利部位。根据对新乌苏铜铁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构建了矿区综合找矿模型,并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编号为B1、B2、B3)。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大断裂在矿区内长2.2 km,矿体沿走向和倾向上应具有一定规模的延深,矿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阿东铅锌矿床位于兰坪—思茅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交汇部位,红河深大断裂及哀牢山深大断裂构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及矿区地层、构造特征,讨论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矿区主要出露志留系下统仁和桥组(S_1x)及三叠系上统高山寨组(T3g),断裂构造发育,导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均有分布;(2)矿区蚀变作用强烈,硅化、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中心蚀变程度最为强烈;(3)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及囊状赋存于F_2、F_3断层破碎带内,矿体厚度与破碎带宽度成正相关;(4)矿体受岩浆岩、地层及构造控制,以构造控制作用为主,矿区前人采矿遗址、地球化学异常、蚀变及矿化露头为重要的找矿标志,构造交汇部位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熊耳山隆断区。区域结晶基底为太古宇太华群片麻岩,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官道口群白云岩,区域断裂构造发育,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是河南省著名的金、银、多金属生产基地。干树金矿位于熊耳山上宫金矿田内,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新增备案金资源量 60 t 以上,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干树金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干树金矿属热液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 F1断裂控制。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矿体元素亲疏程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并通过原生晕等值线图对深部矿床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①Ag、Hg、Cu 与 Au 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②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为 Hg→Ag→V→As→Au→W→Sb→Mn→Mo→Cu→Zn→Pb→Ba,反映矿床多期叠加成矿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反分带” 特征,预示着矿脉向深部还有很大的延深或者第二个隐伏矿体存在;③预测矿体向深部仍有很大的延深、且向北东侧侧伏;④在 F1断裂深部 0~-1 000 m 标高、上宫 41#线至干树 66#线预测金资源量 52.56 t。深部工程揭露了多层矿体或矿化带,Au、Ag、Cu、Pb、Zn 单样最高品位分别达到 2.60×10-6、2 550×10-6、1.16%、14.50%、15.52%,反映出上述成矿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对于区域金矿床钻孔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熊耳山隆断区。区域结晶基底为太古宇太华群片麻岩,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官道口群白云岩,区域断裂构造发育,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是河南省著名的金、银、多金属生产基地。干树金矿位于熊耳山上宫金矿田内,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新增备案金资源量 60 t 以上,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干树金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干树金矿属热液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 F1断裂控制。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矿体元素亲疏程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并通过原生晕等值线图对深部矿床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①Ag、Hg、Cu 与 Au 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②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为 Hg→Ag→V→As→Au→W→Sb→Mn→Mo→Cu→Zn→Pb→Ba,反映矿床多期叠加成矿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反分带” 特征,预示着矿脉向深部还有很大的延深或者第二个隐伏矿体存在;③预测矿体向深部仍有很大的延深、且向北东侧侧伏;④在 F1断裂深部 0~-1 000 m 标高、上宫 41#线至干树 66#线预测金资源量 52.56 t。深部工程揭露了多层矿体或矿化带,Au、Ag、Cu、Pb、Zn 单样最高品位分别达到 2.60×10-6、2 550×10-6、1.16%、14.50%、15.52%,反映出上述成矿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对于区域金矿床钻孔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万荣铁矿产于阿尔金山大断裂与红柳沟—拉配泉断裂之间的早古生代褶皱带上。矿体呈豆荚状、透镜体及复杂透镜体状、似层状。沿矿化带尖灭再现,矿体受后期构造活动影响局部加富,为典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9.
大明山地区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西部,为广西中部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那汉沟钨多金属矿位于大明山背斜北西端,七凤短轴背斜西翼,成矿主要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深大断裂及其裂隙系统有关,地层岩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系统分析那汉沟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化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地处七凤短轴背斜西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区内大面积出露有下泥盆统郁江组(D_1y),下泥盆统那高岭组(D_1n)仅在矿区北东角出露,寒武系上统黄洞口组(∈_3h)、下泥盆统莲花山组(D_1l)均为隐伏地层;(2)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以NW向断裂为主,次为NE向和近EW向断裂,SN向断裂少见;(3)矿区各期岩浆活动颇为频繁,印支期至燕山期均有岩浆活动,区内岩浆岩以燕山期侵入岩为主,呈岩株、岩墙、岩脉状产出;(4)矿区钨多金属矿化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斑岩型两类,其中层控型矿化为区内较重要的矿化类型,区内矿化发育受到地层、构造和花岗岩的联合控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区近年来的深部找矿成果分析认为矿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建议对矿区进一步开展钻探工程对深部矿体进行控制,对存在的磁异常及化探异常进行验证,采用电法进一步控制深部隐伏矿体。上述分析对于在那汉沟矿区乃至大明山地区进一步开展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白庙沟钼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区域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较发育。矿区出露少量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地层,矿体的空间位置受岩体接触带的控制,成矿期断裂构造活动对成矿富集作用明显。钼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熊耳群变安山岩弧形接触带(岩体顶部)附近,成矿热液来源于岩体,多期次构造活动在赋矿岩石中形成的次级构造裂隙(解理)、破碎蚀变是成矿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柿树底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树底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通过对柿树底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金矿化关系的研究发现:在蚀变类型中硅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蚀变演化划分为三个时期,三个时期根据时间与空间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石英-钾长石-黄铁矿化阶段是主矿化阶段;围岩蚀变自中心向外划分为三个蚀变矿物组合带,其中核心带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水-岩反应引发的围岩蚀变是形成柿树底金矿床金元素富集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芒特艾萨矿床位于境内著名的芒特艾萨构造窗内的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 copper gold,IOCG)型铜矿床。结合该矿区地质、物化探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并详细讨论了矿区控矿因素、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主要出露早—中元古界Tewinga群,断裂构造发育,变形变质作用强烈,矿体围岩蚀变强烈,钠化-钾化及铁矿化发育;(2)矿体多呈脉状产于方解石、方柱石脉内部及与围岩的接触部位;(3)矿体受地层岩性、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多重因素控制,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成矿条件与Mount Colin区块一致,总体属Mount Colin铜金矿床的延伸;(4)结合矿床物化探成果分析,发现高磁、低阻且高Cu异常地段矿化最优,确定位于矿区中部的角闪片岩及其围岩接触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阐述桐柏老湾金成矿带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控制矿化构造的主要特征,指出规模较大,与矿化较密切的主要是近EW向韧性剪切构造及NWW向脆韧性断裂构造,次为NWW向、近SN向、NE向几组脆性断裂构造.它们严格控制着区内岩浆岩、矿化带、矿脉、矿体、富矿体的空间展布,这对找矿评价和预测盲矿体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吊井子金矿床地质成矿背景以及金矿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围岩蚀变和矿化,说明矿体产出于前震旦系龙首山群上亚群地层中,金矿化严格受北西—南东向和近南北向两组断裂控制,前震旦系变质岩系、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活动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北西向及南北向断裂发育及其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地处湖南安化境内,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上段北西边缘,地处著名的湘西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结合矿区最新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区内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下统宁国组灰绿色条带状板岩、粉砂质板岩组合的浅变质岩体中,多呈脉状、薄层状、浸染状产出,分带明显;(2)矿化蚀变作用强烈,细脉状硅化、退色化及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3)矿床多分布于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交汇处,受NE向断裂控制作用明显,并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属中—低温热液充填改造型矿床;(4)矿体主要产于蚀变破碎带内,成矿方式以矿体(脉)沿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充填为主,含矿断裂破碎带尤为发育。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层、构造、蚀变、化探原生晕异常等方面分析了综合控矿特征及矿化特征,认为矿区构造交汇部位、NE向断裂、硅化脉破碎带、蚀变地段、地表出露的金属氧化物(如锑华)及其硫化物(毒砂)为有利的找矿标志;矿区W—NW向深部及1~#、2~#矿脉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个旧某铅锌多金属矿位于个旧西部石门坎—保和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交汇处,为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碰撞相接部位。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个旧矿区西部石门坎—保和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产出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EH-4磁探等工程手段,对石门坎地段和咪甲冲地段进行了勘探,并对磁异常进行了解译。研究表明:(1)矿区有利的找矿标志为个旧组地层大理岩出露地段,大理岩地层节理裂隙发育地段,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地段,Zn、Cu叠加异常区域以及Zn、Cu叠加异常与断裂构造复合部位;(2)杨家田断裂带为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导矿构造,控制着区内矿体的形成与产出;(3)保和—咪甲冲一带为找矿靶区,在地表多有菱锌矿出露,矿体规模小且分布较分散,成矿深度为200~600 m。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川铜镍矿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为构造,特别是断裂,不仅控制了成矿作用,为矿体形成提供场所,而且对已形成的岩体、矿体进行改造。矿区北部的F_1断层为一级断裂,通过龙首矿西一充填系统1 460 m水平钻孔工程首次对F_1断层进行了深部坑道工程验证,对该断层产状、规模及空间形态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1)F_1断层沿走向长200 km,走向NW,倾向SW,倾角60°~70°,断层上盘前震旦系逆冲于第四系之上,属于矿区的一级结构面,控制着区域地层稳定性及山体稳定性;(2)F_1断层并非一个简单的线状构造,而是在长期的构造演化中由若干断裂连接复合组成的断裂系,具有长期而强烈的破坏作用;(3)F_1断层上盘岩性为前震旦系白家咀子组,由暗绿色夹肉红色混合花岗片麻岩组成,F_1断层下盘岩性为第三系及第四系砂砾岩、泥岩、亚黏土;(4)第三纪及第四纪以来,F_1断层处于活动状态,目前该断层的活动是以沿断裂面水平扭动为主;(5)F_1断层为导水断层,含水层性质为裂隙水,地表雨水或第四系砂砾岩渗滤水通过构造断裂带及不规则裂隙呈现大量涌水现象,易引发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18.
马城铁矿是冀东乃至全国特大型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主矿体厚度大、连续稳定、品位均匀,矿区主要存在3条断裂,分别为F_1、F_2、F_3。为了真实反映矿体的赋存形态,利用CAD、3DMine等软件进行了马城铁矿的地质三维建模,并构建断层模型,同时根据建立的矿山三维数字空间模型快速实现地质分析和储量估算,为采矿设计、工程量验收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嵩县清水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水沟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中,矿体受F8含金蚀变带控制,在Ⅳ中段和Ⅴ中段为矿区的主要矿带,其中Ⅳ中段是矿区的核心矿带,矿体以延伸小、厚度小、品位高为特征。含金蚀变带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清水沟金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者共同控制。构造及热液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尚生茂  汤声旺  李世恩  何俊江  张志强 《中州煤炭》2022,(11):107-113,119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东昆仑南造山带东,是金、银、铜、钴、镍、铅、锌等成矿的有利地段。矿区内圈定1∶〖KG-*2〗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18处,异常元素以Ag、Pb、Co、Ni、Cr为主,各元素间套合性较好,异常区内发现了2条含矿构造蚀变带及4处矿化点,并圈出多条矿体。已发现矿化线索均受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其中Ⅰ、Ⅳ号含矿蚀变带内的铅、萤石矿体展布受构造控制,其形状规模完全取决于裂隙的空间和形状,Ⅱ、Ⅲ、Ⅳ、Ⅴ矿化点均位于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主断裂及其近侧次级裂隙中,矿体构造裂隙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找矿规律,研究区内有望取得热液型银铅锌萤石矿及金铜钴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