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电磁除铁器结构形式很多,按照冷却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冷却式、强迫风冷式、水冷式、油冷式以及热管冷却式等。自然冷却的方式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但受到传热功率的限制,凶此适用于功率较小的场合;强迫风冷的散热量比自然冷却增加不少,但缺陷是添加了风冷系统,且不适用于粉尘、湿度比较大的环境;水冷和油冷方式,除铁器的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同样存在复杂旁路系统,使用和布置不灵活,容易发生泄漏,运行和维护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螺杆式空压机是通过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高压压缩空气进行工作的。在长期、连续的运行过程中,螺杆压缩机转子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大量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10%和热能90%,然后再通过润滑油和压缩空气将热量带出机体外,最后以风冷或水冷形式将电机输入的大约85%的热量散发到环境空气中。空压机  相似文献   

3.
张磊 《煤》2019,(2):33-35
常见的煤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其中,保证水冷电机使用寿命的关键一点,就是其冷却水循环系统。文章针对电机修理中常见的一些水冷电机,介绍了其水路结构,并对其常见故障提出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詹昌斌 《煤炭技术》2006,25(9):14-14
通过对TZ型脱水机冷却系统的分析,结合该设备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风冷代替水冷的措施,达到可靠运行和节约水电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EBZ260悬臂式掘进机截割电机及液压系统发热量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结果设计了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新型散热系统,通过悬臂式掘进机地面加载性试验,验证了散热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煤矿机械》2016,(1):123-125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能耗,对降低设备的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行成本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特别是在连续带式输送机的方案设计阶段,对影响功率的诸个因素进行客观分析,重点分析新型输送带和低旋阻滚筒、低旋阻托辊等因素对功耗的影响。按照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驱动功率计算时,重点分析比较了模拟摩擦系数、胶带线密度、物料线密度等系数的影响和取值,使该系数的取值最优、最合理,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后的设计实例予以了证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矿用液压钻机常用的水冷式降温装置长时间高强度连续作业时,存在降温效果差、油温升高快、油脂消耗快、钻机故障率高、施工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提出了采用风水耦合联动降温代替原有的单一水冷降温方式,对钻机液压系统降温装置进行设计改造,研究计算了钻机液压系统工作发热功率,根据发热量进行了风冷降温装置选型,并以ZYWL-1900R钻机为载体,进行了液压系统风水耦合联动降温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风水耦合联动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水冷式降温装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活塞式空压机在运转中产生大量的热,其散热主要靠风冷和水冷两种途径。潘一矿的七台大型空压机IJ8-60/8全部采用水冷方式,水冷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空压机的高效安全运转。其中6^#、7^#为80年代安装的,单独使用一套冷却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冷却水流量不足,6%#、7^#空压机一直只能单机运行,在切换空压机时必须倒换闸阀,存在安全隐患,故很有必要对冷却系统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
针对孟村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热害情况,研究利用矿井供、排水系统排热的回采工作面移动风冷降温技术。根据孟村煤矿回采工作面热害现状,计算了回采工作面的需冷量。分析了水冷、风冷2种局部制冷降温系统在回采工作面的适用性。针对矿井回采工作面涌水来自煤层顶板、水温不高,现有供、排水系统具备自然冷却涌水的特点,提出制冷机冷却水取自矿井供水管路、排至巷道水沟的回采工作面移动风冷降温技术。选用1台ZLF-450移动风冷机组在首个回采工作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制冷机冷却水回水温度略高于矿井涌水,与回采工作面涌水在水沟混合后的水温升高仅为0.4℃;风冷机组运行正常,能效比达到3.05,工作面平均温度降低2.8℃。采用矿井供、排水系统排热,没有为制冷系统铺设任何专用管路,显著降低了系统造价。  相似文献   

10.
阻燃是煤矿用输送带重要的指标,在进行输送带试验时,滚筒摩擦试验又是检验输送带阻燃的主要方法,由于滚筒摩擦试验的试验周期较长,所以研究通过风冷、水冷、冰冷几种方式冷却试验滚筒,缩短试验周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HFBP-18.5型变频装置的优点和工作原理,南山煤矿空气压缩机冷却水设备在使用该变频装置后,产生节电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矿井移动空调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汉华  古德生 《煤炭学报》2008,33(3):318-321
矿井移动空调室技术的实质是利用热幛将作业者与环境隔离,再用一种水轮机式空气冷却器向移动空调室内供冷.水轮机式空气冷却器的冷源和通风动力均来自矿井恒温带.通过实验得知:环境温度为32 ℃时,以1.6 m3/h的速度供给水温为18 ℃的冷水启动空气冷却器10 min后,矿井移动空调室内干球温度可降至24 ℃;空气冷却器停止工作后30 min,矿井移动空调室内的空气温度仍可维持在28 ℃以下.  相似文献   

13.
基于蓄热充填体深井吸附降温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柳  刘浪  张波  张小艳  王美 《煤炭学报》2018,43(2):483-489
现有深井降温系统主要存在能耗大和工作面湿度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蓄热充填体深井吸附降温系统。系统由空气处理系统、充填采热系统及矿井水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充填采热系统为空气处理系统中的转轮除湿机提供再生热源。矿井水系统用于给空气处理系统的表面式冷却器提供冷源。研究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热力学过程、热力计算和热性能分析。对某矿井工作面设计了基于蓄热充填体深井吸附降温系统,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系统降温前后的空气温度降低了8.9 ℃,相对湿度降低了52.9%。这种降温系统改善了井下工作面环境,并具有能耗低的优点,可应用于采用充填法控制地压的高温矿井。  相似文献   

14.
兰波 《中州煤炭》2016,(8):34-37
为了提高我国低浓度抽采瓦斯和乏风瓦斯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将低浓度瓦斯氧化并利用余热进行冷热电联供方法。该方法利用热逆流氧化技术实现对低浓度瓦斯高效氧化,抽取部分高温烟气生产高品位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同时可从汽轮机抽取低压蒸汽,一部分用于供暖,一部分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低浓度瓦斯的有效氧化,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并对余热实现了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静电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空压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岭矿露天钻机使用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由于故障率高,耗能大,维修量大,改用英格索兰公司AP920E型螺杆空气压缩机,噪音低,耗能少,故障率降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燃煤电站锅炉系统能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成兵  刘京  顾煜炯 《煤炭学报》2015,40(4):951-958
传统的燃煤电站锅炉能源利用效率分析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不能深入分析系统能源利用本质。为深入分析锅炉系统能效水平,以〖HT5",5.SS〗火〖KG-*4〗用〖HT5K〗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影响因素和燃料管理因素,建立了电站锅炉系统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偏好系数,采用熵权法和专家评议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定权重,并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电站锅炉系统能效评价模型。运用上述方法,针对某350 MW燃煤电站锅炉进行具体能效评价,分析表明:该锅炉效率指标和燃料管理指标较高,属于良好等级;但由于NOx排放较多,环保指标仅为中等,脱硝系统的投入率以及效率都应增强。该分析结果与机组实际热力试验相符。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冷辐射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设计要点,提出了冷辐射空调系统市场可行性的比较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冷辐射空调系统在提高节能性与舒适性方面的巨大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9.
顾珉 《能源科技》2020,18(4):51-53,74
冷却塔是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的重要设备,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对机组的微增功率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冷却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节约发电能耗。冷却塔的效率与其空气动力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以华电集团江苏分公司望亭发电有限公司3号机冷却塔的节能改造为例,研究了冷却塔内气流流场的特性,并阐述了针对该特性采取的技术措施在冷却塔优化改造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刘同旭  张友  年安君  王洁  徐晓明 《中州煤炭》2021,(11):221-226,232
空气、气象、电力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已经成为重要指数,长期的基础数据分析有助于加强的监管提高环境质量提升。通过对基础数据的监控进行充分调研,针对数据量大、难以形成有效利用的问题,采用空气质量、人体舒适度等算法,利用Web可视化技术为基础数据的检测设计了一套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运行,且能有效地采集、传输相关的数据,并且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分析,能够对数据做相应的可视化处理,对用户提供有益的推荐、对监管部门监管空气质量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