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偏磷酸钠在金红石与硅钙质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金红石与方解石、磷灰石和石英的浮选分离表明,以烷胺双甲基膦酸(TF_(112))作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作调整剂,可以实现金红石与硅钙质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人工混合矿和河南某地金红石原生矿的浮选试验都获得良好结果。通过红外光谱和X 光电子能谱测试技术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就它的抑制作用过程和选择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任皞  纪绯绯  宋桂兰 《有色金属》2005,57(3):73-75,85
研究5种抑制剂对铌铁金红石、赤铁矿和萤石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焦磷酸钠、水玻璃、六偏磷酸钠、淀粉对铌铁金红石和赤铁矿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萤石的作用,羧甲基纤维素没有选择性。5种不同抑制剂对铌铁金红石的选择性抑制效果顺序为:焦磷酸钠>水玻璃>六偏磷酸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推荐的分选工艺是一段反浮将萤石选出,然后两段磁选将铌铁金红石与赤铁矿分离。  相似文献   

3.
菱镁矿与白云石的浮选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油酸钠作浮选捕收剂,研究六偏磷酸钠、水玻璃、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常规调整剂对菱镁矿和自云石可浮性的影响,以及Mg~(2+)、Ca~(2+)对捕收剂和调整剂作用的影响。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将盐化水玻璃和六偏酸磷酸钠联合使用作为菱镁矿与自云石浮选分离的调整剂有极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高岭土助磨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针对目前非金属矿细磨和超细磨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助磨工艺对高岭土细磨进行了研究。指出:单一药剂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油酸钠和混合药剂六偏磷酸钠加柠檬酸钠是高岭土的有效助磨剂,使—500目粒级产率分别提高了19.96%、18.87%、8.87%和20.11%;比表面积分别增加了16.64%、15.54%、12.28%和20.25%。作者发现Ca~(2+)和Fe~(3+)离子的存在,对高岭土助磨剂的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Ca~(2+)离子比Fe~(3+)离子的影响还大。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河南某金红石原生矿石的性质与物质组成的基础上,对由金红石,方解石、磷灰石和石英组成的人工混合矿,以及经摇床富集的原矿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试验表明,以 TF_(112)为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对该矿的原矿进行浮选,可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6.
水玻璃与磷灰石 方解石作用的溶液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岳华  徐竞 《矿冶工程》1992,12(2):23-26
本文通过浮选实验,ζ-电位与吸附量测定及溶液平衡计算,研究了水玻璃与磷灰石及方解石的相互作用。方解石的溶解度较大,溶解后钙离子浓度较大,水玻璃水解组分HSiO_3及SiO_3~(2-)与方解石表面Ca~(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钙沉淀,硅酸钠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远大于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量。水玻璃使方解石表面负ζ-电位显著增大,在pH>9.5,对方解石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C类阴离子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磷灰石呈现出比方解石更好的可浮性。磷灰石、方解石具有相同的表面活性质点Ca~(2+),由于解理面上Ca~(2+)密度不同导致矿物可浮性的差异。经计算,磷灰石表面Ca~(2+)密度为5.26个/nm~2,方解石为4.96个/nm~2,故磷灰石的可浮性高于方解石。  相似文献   

8.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详细探讨了-20μm细粒菱锰矿、磷灰石溶解组分对以六偏磷酸钠、栲胶及糊精为选择性抑制时混合矿样浮选分离的交互影响,利用各种测试手段及计算对其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栲胶及糊精在单矿物体系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然而在混合矿样体系中,由于溶解组分的影响,使六偏磷酸钠及栲胶均失去了其选择性,无法实现两种矿物的有效分离。根据不同pH值条件下的矿物表面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金红石与磷灰石浮选分离中硫酸铝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在FL108作捕收剂条件下,硫酸铝强烈抑制金红石而使磷灰石上浮,采用“FL108+Al2(SO4)3”的浮选药剂制度可实现两矿物的分离。通过分析Al^3+和金红石表面Ti^4+和金红石表面Ti^4+磷灰石表面Ca^2+的水解特性,还阐述了Al2(SO4)3的选择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10.
《矿冶》2013,(2)
通过对磷灰石和石英表面电位的测量、磷灰石溶解出Ca2+含量的测定及六偏磷酸钠络合Ca2+作用的试验等,认为选择性絮凝分离磷灰石和石英人工混合矿时,絮凝选择性消失的主要原因为:悬浮液中部分微细磷灰石颗粒罩盖在石英颗粒表面,由于石英颗粒表面覆盖有吸附了絮凝剂的磷灰石颗粒,使得石英颗粒与磷灰石颗粒间产生了间接的"架桥"作用而发生了强烈的杂絮凝现象;此外,磷灰石絮体在沉降过程中对石英颗粒的凝聚、网捕作用也导致了絮凝选择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谭明  魏明安 《矿冶》2013,22(2):16-18
通过对磷灰石和石英表面电位的测量、磷灰石溶解出Ca2+含量的测定及六偏磷酸钠络合Ca2+作用的试验等,认为选择性絮凝分离磷灰石和石英人工混合矿时,絮凝选择性消失的主要原因为:悬浮液中部分微细磷灰石颗粒罩盖在石英颗粒表面,由于石英颗粒表面覆盖有吸附了絮凝剂的磷灰石颗粒,使得石英颗粒与磷灰石颗粒间产生了间接的"架桥"作用而发生了强烈的杂絮凝现象;此外,磷灰石絮体在沉降过程中对石英颗粒的凝聚、网捕作用也导致了絮凝选择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浮选是金红石选别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金红石选矿技术的进步,从捕收剂、调整剂两方面对金红石浮选药剂进行了梳理、总结。金红石浮选的主要捕收剂为脂肪酸类、膦酸类、胂酸类、羟肟酸类等,在生产实践中,各类捕收剂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调整剂包括活化剂和抑制剂,活化剂主要有硝酸铅,通过增强矿石表面钛质点的活性来活化金红石;抑制剂主要为反浮选抑制金红石的硫酸铝和糊精,以及抑制脉石矿物的六偏磷酸钠、氟硅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对浮选药剂种类及其在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的分析,可加深对金红石矿浮选药剂的认识,为选矿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为切入点研究Pb~(2+)与金红石的相互作用过程,系统考察了pH值、时间、药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Pb~(2+)在金红石表面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金红石有良好的活化作用,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速率常数随pH值增加整体呈现递减趋势;扩散模型结果显示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热力学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饱和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常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吸附反应焓变和熵变均为正值,自由能变为负值,说明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自由能及平均吸附能结果均证明Pb~(2+)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为物理吸附。研究结果可为金红石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分离金红石与石榴石,在以亚硝基苯胲胺作捕收剂,硝酸铅做活化剂的体系中,研究抑制剂氟硅酸钠对金红石与石榴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同时借助Zeta电位、接触角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氟硅酸钠选择性抑制石榴石的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氟硅酸钠对石榴石具有明显的选择抑制效果,在pH=6.5,抑制剂浓度80 mg/L条件下,石榴石回收率仅为6.13%,金红石仍保持较好的可浮性,回收率高达81.53%,两者回收率差异高达75.40个百分点,接触角及Zeta电位试验表明氟硅酸钠在石榴石上的吸附强度明显高于金红石,石榴石与氟硅酸钠发生了化学吸附,氟硅酸钠中的SiF62-是抑制石榴石的主要组分,XPS证明了SiF62-中的氟元素和石榴石表面的铁元素之间形成Fe—F化学键,石榴石表面没有了足够的活性位点供捕收剂作用,从而起到抑制石榴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细粒菱锰矿、磷灰石溶解组分对其浮选分离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详细探讨了-20μm细粒菱锰矿、磷灰石溶解组分对以六偏磷酸钠、栲胶及糊精为选择性抑制剂时混合矿样浮选分离的交互影响,利用各种测试手段及计算对其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六偏磷酸钠、栲胶及糊精在单矿物体系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然而在混合矿样体系中,由于溶解组分的影响,使六偏磷酸钠及栲胶均失去了其选择性,无法实现两种矿物的有效分离。根据不同pH值条件下的矿物表面性质的改变,以糊精为选择性抑制剂,成功地进行了混合矿样分离,并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钙镁质磷矿石中白云石因其较高的溶解性导致矿浆中含有大量Ca~(2+)、Mg~(2+)影响浮选指标。通过测定溶出离子浓度,研究了pH对白云石表面离子溶出行为的影响。考察了酸性条件下白云石表面溶出液及添加Ca~(2+)、Mg~(2+)对其可浮性、Zeta电位和捕收剂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白云石表面Ca~(2+)、Mg~(2+)溶出速率快,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自然pH及碱性条件下溶出相对缓慢,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白云石表面溶出Ca~(2+)、Mg~(2+)抑制其浮选,与人工添加Ca~(2+)、Mg~(2+)浮选效果相同。Ca~(2+)、Mg~(2+)对白云石表面Zeta电位无明显影响,但使捕收剂在白云石表面吸附量减小,可浮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脂肪酸类捕收剂TAB-3为代表,通过单矿物试验,重点研究了矿浆溶液中Fe~(3+),Ca~(2+),Mg~(2+)三种难免金属离子对TAB-3浮选黑钨矿的影响,通过金属离子溶液化学、动电位分析、吸附量测试的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pH=7.5时,Fe~(3+),Ca~(2+)和Mg~(2+)均对TAB-3浮选黑钨矿产生抑制作用,分别以Fe(OH)3(s),Ca~(2+),Mg~(2+)的形式吸附在黑钨矿表面.当离子浓度低于60μmol·L-1时,金属离子对黑钨矿的抑制强弱顺序为Mg~(2+)≈Ca~(2+)Fe~(3+).当离子浓度高于60μmol·L-1时,金属离子对黑钨矿的抑制强弱顺序为Fe~(3+)Mg~(2+)≈Ca~(2+).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以 C_(28)作捕收剂,改性淀粉(ND)作抑制剂,可以实现萤石和磷灰石的浮选分离;C_(28)与两矿物表面 Ca~(2+)质点发生了化学键合,除化学吸附外,在磷灰石表面还存在少量物理吸附。矿物表面活性质点密度、药剂与矿物表面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学键与矿物阴阳离子之间的化学键相似程度与矿物可浮性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刘岗金红石矿区地质特征,金红石富矿体赋存特征,金红石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及粒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新的选矿工艺对金红石矿进行了选矿试验。区内金红石富矿体赋存在左老庄组一段上部,含矿岩石主要是黑云角闪片岩和黑云斜长角闪片岩。金红石多呈半自形柱状、短柱状、粒状嵌布在角闪石、斜长石等脉石矿物之间。采用磨矿擦洗—重选—磁选—重选—微生物选矿工艺流程,获得最终精矿指标为:品位(RTiO2)91.07%,回收率(RTiO2)70.55%。微生物提纯金红石新方法的深入研究可作为开发利用南召—泌阳金红石矿带金红石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山东某金红石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043 mm粒级占65%的磨矿细度下,采用碳酸钠、硝酸铅、六偏磷酸钠作为调整剂,自行配制的改性脂肪酸作为捕收剂,经1粗3精3扫闭路浮选,可获得TiO2品位为72.52%、TiO2回收率为87.22%的金红石精矿,从而实现金红石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