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单的介绍精密单点定位(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和辅助航空测量技术,并进行了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进行IMU/GPS系统数据处理试验。分析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IMU/PPP联合处理的精度,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进行高速公路航空摄影测量的作业流程、精度情况和相对于常规公路航空摄影测量作业的优点,为公路航空摄影外业地面工作提出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中基于CNES数据分析中心的实时精密轨道、钟差产品,利用数个国内IGS站数据进行GPS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并且与伪距单点定位及基于IGS最终星历的精密单点定位结果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现阶段实时PPP解算可实现分米级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GPS精密钟差插值是精密单点定位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且其插值精度会直接影响到定位精度。针对传统内插和拟合方法的不足,采用广义延拓法将间隔为5min的GPS精密钟差插值到30s间隔,探讨其插值精度与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插值方法作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广义延拓法进行GPS精密钟差插值相比传统插值方法有优势,在参数r、t、s分别取2、3、4时该方法的插值精度比较理想,能够满足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精密单点随机模型及抗差Kalman滤波模型3种计算模型,采用实测数据对抗差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得出采用迭代算法克服残差相关性的影响,可以大大减弱粗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抗差Kalman滤波得到的定位结果与无粗差条件下解算的定位结果之间的差值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并进行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像控点测量试验,分析了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像控点测量的精度。总结出了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进行像控点测量的作业流程、精度情况和相对于常规静态相对定位的优点,为外业像控测量提出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精密单点软件Trip对试验区7个像控点,5个国家等级三角点GPS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了IGS以及CODE公布的30s间隔的精密钟差数据处理的结果,同时比较了分别采用快速星历和最终星历进行数据处理的结果,并将精密单点定位解算结果与差分定位结果、国家三角点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GPS投入使用以来,其相对定位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但绝对定位即单点定位技术发展相对较慢。作者以蔚县测区为例,再次验证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实际达到的精度,该技术可以达到分米甚至厘米级精度,可满足1∶5000、1∶10000及以上比例尺航测成图像片控制点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际GNSS服务局(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不同分析中心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之间的差异,利用IGS提供的综合精密产品和不同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比较分析了不同分析中心精密轨道和精密钟差产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使用同一分析中心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将IGS综合精密产品的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单天解作为参考值,基于RTKLIB比较了不同分析中心精密产品PPP单天解相对于IGS PPP单天解的点位分量误差。算例表明:尽管不同分析中心的精密轨道和精密钟差产品存在差异,然而在采用同一分析中心精密产品进行精密单点定位时,其X、Y、Z坐标分量偏差均在mm级,其点位定位误差在[2 mm 8 mm]之间波动,表明了同一分析中心的轨道和钟差产品具有自洽性和一致性。因此,在IGS精密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未发布前,用户可以配套使用IGS不同分析中心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来取代IGS最终精密轨道和精密钟差产品,以得到高精度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具有测量便捷、成本低廉、精度高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生产和科研领域。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双频GPS伪距、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并基于C语言完成了解算软件的编程开发,利用IGS测站的实测数据对开发的软件进行了测试与精度评定,结果显示该解算软件可实现动态PPP模式下cm级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Klobuchar、双频消电离层组合和IGS网格模型三种普遍使用的GPS电离层改正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分别对三种改正方法在GPS单点定位和精密单点定位模式下的改正效果进行评估。结论显示:单点定位时采用IGS网格模型改正效果最好;精密单点定位时必须采用双频消电离层组合模型才能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