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十二五”规划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提出新目标,天然气的使用比例将由“十一五”末的4%提升到8%。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产业化步伐。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产业内竞争企业结构及竞争、政府作用以及机会和风险6个方面分析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产业,最后结合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2020年我国铜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铜消费需求增加迅速,国内铜资源供需失衡状况加剧。由于情景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特点,因此已广泛运用在矿产资源消费预测中。运用情景分析法科学预测2020年我国铜资源消费水平,并根据预测结果为我国如何缓解铜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对比发现,“中情景”模式预测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一方面表明未来我国国内铜供需失衡状况依然严重,另一方面建议要通过“走出去”和“立足国内,开源节流”两种渠道来增加铜供给。同时,“高情景”和“低情景”模式预测结果也有其指导意义,即通过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耗水平来尽量实现“低情景”发展模式,避免“高情景”模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丛威  张志鹏 《中国矿业》2012,21(6):9-12
"十二五"时期是煤炭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科学预测2015年的煤炭需求量对于制定"十二五"煤炭产量总量控制目标十分必要。本文应用协整模型,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对2015年煤炭需求量进行预测。认为我国在能源规划约束条件下,2015年我国煤炭需求量高、中、低三种情境下分别为36.65亿t、38.37亿t和40.17亿t,可以完成我国"十二五"期间CO2减排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约束性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发达国家近50年来的各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倒“U”形规律。在综合分析未来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以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为基本方法,分情景对我国未来10年一次能源需求量进行了系统预测,结果显示:在参考情景下,2015年、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8.4亿和34.9亿t油当量,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30.8%和60.9%。未来10年,我国将处于前所未有的能源消费高增长期,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将是控制我国能源消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协同开采”是我国学者独立提出的一项采矿技术理念,该理念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争议。通过对“协同开采”的内涵进行析理,对相关争议进行了回应,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首先,回顾了“协同开采”理念的提出背景与发展过程,概述了我国学者在协同开采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对与该理念密切相关的“开采”与“采矿”、“协调”与“协同”两组基础词汇进行了内涵辨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协同开采”定义做了修订,并划分了“协同开采”的类型;然后,对“协同开采”与“协调开采”、“参数优化”之间的区别及对有关“协同采矿”、“适用领域”等方面的争议给出了明确观点;最后,从理论研究、采矿设计代次、领域横断发展、横向分支技术、特殊环境下资源开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相结合等方面,对“协同开采”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对于准确理解“协同开采”内涵及推进相关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五”金属矿山采矿技术进步与“十一五”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运敏 《金属矿山》2007,37(12):1-10
为了促进金属矿山科技进步和“十一五”金属矿山科技工作的开展,对“十五”期间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十一五”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总结认为“十五”期间我国陡坡铁路运输工艺的研制成功,大间距集中化无底柱采矿新工艺,深部矿床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极大地推动了金属矿山的技术进步;分析认为我国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技术研究工作已滞后生产实践的需求,深井矿山开采仍有大量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复杂难采矿床开采技术难度越来越大,采矿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数字矿山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等;对此,提出了开展深凹露天矿新型运输设备与工艺研究、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研究、深部矿体和复杂难采矿体开采技术研究、数字矿山研究及金属矿山循环经济研究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全球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对全球、各地区、国家集团以及重点国家的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历史数据进行判读,分析以往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累计量、人均量,并对未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碳排放主要是全球工业化的结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框架设计和执行都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负有自工业革命以来造成的碳排放的巨大历史责任,发展中国家虽然工业化起步晚、能源消费历史相对较短,但近年能源消费量急剧增加,也必须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在提高能效、开发应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探索低碳技术之外,全球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政策体系,确立一个清晰的、可量化的全球目标来稳定大气中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消费国,也是最大的黄金进口国。依据全球黄金储量、生产与消费的统计分析,得知“一带一路”包括的国家黄金储量占全球的65%,但产量只占39%,有继续扩大生产的潜力,同时消费占51%,有扩大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空间。基于国内金矿床的规模不大、品位不高、总量有限等问题,未来黄金的需求很难自给自足,需要海外投资进口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黄金需求。考虑到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推动,文章综合分析了世界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金矿资源与生产现状、黄金市场形势、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环境,提出3个海外金矿投资的首选地区:1)俄罗斯、蒙古国;2)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伊朗;3)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刚果等,并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2020年前的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了预测,对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及未来能源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对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能源消费量预测的工具.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大,调整经济结构和节能减排依然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按照目前的用能习惯和清洁能源的建设速度,煤炭仍将是我国未来的主要能源,其比例将一直在70%左右;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在2020年的预测结果为11.9%,与我国提出的15%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论文提出我国应加快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优化煤炭定价机制、着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加快清洁能源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姜瑾 《资源与产业》2013,15(2):168-174
沿污染物减排、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设计主线,以国家试点指标为模板,建立了一套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这套指标体系,选取2005-2009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目标逼近法和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法,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以期为制订中的国家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呈先降后升的“U”形变化,2007年后虽然有所进步,但总体水平离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依然差距不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业》2013,(2):52
根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施"双控制",具体控制目标将分解到地方,并把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专家分析指出,能源消费控制已成为倒逼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将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多能源同盆共存”中铀的煤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业 《煤炭学报》2005,30(6):720-725
在阐述“多能源同存共盆”研究理念的由来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煤地质学的角度,指出了多能源同盆共存理论现有认识中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阐明了在多“能源同盆共存”统一背景下铀的煤地球化学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强化对煤系烃源岩型(或煤系有机岩即煤岩型及煤系泥岩型)铀的富集机理和赋存规律的专项研究是建立“多能源同盆共存”理论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深入展开对煤中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与铀的赋存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查明煤中某些显微组分与铀相关性、油气转化过程中铀的地球化学行为,是煤地球化学在建立“多能源同盆共存”理论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依据Tapio脱钩指标和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分别构建了二氧化碳(CO2)“脱钩”弹性指标和努力指标扩展分解模型,并对山西省CO2“脱钩”和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脱钩弹性指标和脱钩努力指标均显示山西省CO2的“脱钩”情况有所改善,已呈现出“弱脱钩”的低碳经济特征;能源强度降低是导致CO2“脱钩”的关键性因子,其脱钩努力指标从2001年的-0.239 2逐年增加到2008年的 0.542 4,这主要源自工业领域技术的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其他措施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减排效果;假定在以上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CCS技术将成为实现CO2减排和“强脱钩”的关键性因素。该研究尝试将脱钩指标和CO2排放因素分解模型进行结合,考虑了CCS因素在减排和“脱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同步充填”是陈庆发教授继“协同开采”理念之后于2010年提出的一项采矿技术理念。该理念提出10 a来,我国学者在该方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通过对这些进展进行细致地梳理、分析与研究,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金属矿领域有4种“同步充填”性质的采矿方法被提出,这些方法在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损失贫化率、维护采场稳定等方面与传统采矿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煤炭领域也有命名为“同步充填”的采矿技术被提出,但其实质与“同步充填”理念的内涵有一定的区别,宜归属于“单层充填”或“跟随式充填”范畴;同步充填放矿理论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柔性隔离层下散体介质流理论。最后,从实践应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机械装备等方面对“同步充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同步充填”的内涵,同时有助于推进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分析中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增长速度、消费弹性系数的基础上,利用经典的排放系数法分别计算了西部12省市自治区199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同时,应用分解方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年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年均增长83%,其中煤炭消费占西部地区能源消费量的70%以上,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总体下降了61%,其中“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8%。GDP增长和技术进步分别是促使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质工作未来发展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质工作尤其是地质调查工作,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本文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国内地质工作面临规模扩大与结构调整双重任务的形势进行分析,得出“未来地质调查工作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地质调查工作投入结构逐步调整”和金融危机强制性调整导致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出现短期缩减,但“十二五”期间渐增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口     
《建井技术》2016,(4):3+22+31+58
正"十三五"能源规划即将出台《煤炭信息》周刊2016年第26期报道,经过数次征求意见,"十三五"能源规划出台在即。"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计划控制在50亿t标准煤以内。其中煤炭消费基本达到峰值,总量控制在41亿t以内,比重降低到58%以下;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提高到15%以上。与"十二五"不同,未来5年,能源发展的首要政策取  相似文献   

18.
从“资源诅咒”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源诅咒”的大量文献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但研究的成果可以适用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本文从“资源诅咒”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荷兰病、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坏制度造成的路径锁定是造成“资源诅咒”的作用机理。国内外的研究和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表明“资源诅咒”并非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铁律,我国应在实施以政府调控为主导的产业转型政策和重视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加强从“资源诅咒”角度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老虎台矿58008-3工作面安全回采,在58008-3工作面掘采期间对采用“四位一体”综合防冲措施进行探析。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及岩性特征划分冲击危险性区域,并加强各类区域的支护方式。在工作面掘采期间采用钻屑法、声电监测法和矿压观测法预测冲击危险性,采用高压注水、卸压钻孔、“两掘一钻”、“两钻一掘”综合防治措施;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实施。结果表明:钻屑法等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高压注水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达到卸压的目的,综合来说采取“四位一体”综合防冲措施在生产上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结构是一个国家进行能源发展规划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利用ARIMA模型预测我国短期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生产量,再利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结合“十三五”能源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对我国能源战略规划的实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到“十三五”结束,能源消费总量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但能源生产总量稍有不足;煤炭消费的减少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费的增加情况足以达到预期目标,但天然气消费略有不足,到2025年,预计能源自给情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进一步下降但天然气消费增长缓慢。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建议一方面坚持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重点加强油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供应能力,着重推进天然气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