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非稳态可控循环风系统瓦斯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瓦斯浓度的纵向弥散模型及矿井通风系统的一维非稳定流动网络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计算出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内部任意位置、任意时刻的风量和瓦斯浓度值.应用该模型,对包含多个工作面的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的各种非稳态现象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瓦斯弥散作用对循环区瓦斯浓度的影响以及循环风机开启、关闭,风门关闭,瓦斯的非正常涌出等非稳态现象下循环区各分支瓦斯浓度的变化规律,为制定非稳态循环风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可控循环通风是一种新型的通风方式,介绍了可控循环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其主要特点,并结合山西省安平煤矿的实际,简单介绍了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在低瓦斯矿井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可控循环通风能在大多数低瓦斯矿井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深部高温矿井区域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深部高温矿井区域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的组成,并对系统利用喷淋、滤水、冷却,三级装置有效处理高温高湿含尘回风流的全过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和论述。同时,考虑到循环通风会导致循环风流瓦斯浓度增大,文章进一步针对循环风系统怎样影响巷道瓦斯浓度的变化规律,对循环回风巷瓦斯浓度变化过程进行了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深部煤矿低瓦斯矿井边远采区,因通风路线长、风阻大,面临采掘工作面供风不足,温度高,作业环境恶劣等问题,为提高回采效率和充分利用工作面风量,对低瓦斯煤矿中采用可控循环通风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回采工作面可控循环通风方式、通风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瓦斯煤矿矿井中,只要合理的控制循环风并配合除尘、除湿和调温等设备,对于降低能耗、除尘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区域可控循环通风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巷道风速、瓦斯浓度、粉尘浓度、风机消耗功率和循环区域新鲜供风量来确定循环风机的最优循环率,用以对实际生产循环风机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在实际中应用时出现的特殊形式─—半循环通风系统进行讨论,分析了这些半循环通风系统的特性及与一般的循环通风系统的异同点,提出了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受控循环通风的含义、用途及在国内外矿井中应用概况。分析了各类受控循环通风系统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采用该通风系统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受控循环通风技术可以应用于低瓦斯煤矿,而非煤具有低瓦斯或无瓦斯的特性,为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能对循环风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净化,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系统优越性。在应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通常考虑循环工作面污染物为连续产生,循环通风系统中有净化器情况下的降尘措施,如凿岩、连续放矿、连续出矿。通过研究循环系统内粉尘粒径与高压喷雾粒径间的匹配关系,提出喷嘴迎风向下45°、喷嘴直径1.0 mm、喷水水压7.5 MPa、喷嘴间距0.5 m的布置形式,可以使粒径为10μm以下的粉尘降尘率达到90%,这可以满足循环风的降尘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单台循环风机增阻循环方式的区域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简图,建立了该类循环风系统影响矿井主要通风机供风量、井下通风系统循环区域及非循环区域通风量和通风阻力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连云港市白集煤矿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用开启1台循环风机或开启2台并联循环风机,对主要通风机供风量理论计算减少值、井下循环区域及非循环区域通风量和通风阻力理论计算增加值进行了验证,其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07,38(5):4-4
如果矿井采用再循环通风系统,那么废风的一部分要重复使用;这样很难预测出井下瓦斯状态的演化。现在,数学模拟通风网络巷道瓦斯混合体扩展过程有各种方法,它们的质量转换物理模型详细性的程度不一样。我们采用理想的置换模型,研究出巷道空气中瓦斯混合体扩展非固定过程的数学算法。介绍了在固定瓦斯涌出情况下再循环通风轮廓中计算瓦斯状态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电站发电效率,在炉烟气再循环条件下实现再热汽温特性方法的创新,从而为发电能源的节约提供现实依据。根据锅炉烟气再循环技术的现状,分析当下普遍运用的再热汽温的控制方式,提出使用再热汽温过程中的烟气挡板控制技术,结合再热汽温特性控制的理论基础,提出再热汽温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以X电厂一期工程建设2台发电机组的相应数据为基础,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50%、60%和80%三个稳定工况下,再热汽温烟气挡板控制的模型输出与实际输出数据的差距很小。系统在稳定工况条件下,模型可以进行快速跟踪,3条响应曲线的波动较小,在可控制范围内。而在变工条件下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控制效果较好,验证了再热汽温控制系统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ffect of the partial concentrate (rougher floated product) recirculation to rougher flotation feed, here named concentrate recirculation flotation – CRF, at laboratory scale. The main parameters used to evaluate this alternative approach were flotation rate and recovery of fine (“F” 40–13 μm) and ultrafine (“UF” <13 μm) copper sulphide particles. Also, the comparative effect of high intensity conditioning (HIC), as a pre-flotation stage for the rougher flotation, was studied alone or combined with CRF. Result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separation parameters, grade-recovery and flotation rates, especially in the fine and ultrafine fractions, a very old problem of processing by flot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ated concentrate recirculation enhanced the metallurgical recovery, grade and rate flotation of copper sulphides. The b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concentrate recirculation flotation combined with high intensity conditioning (CRF–HIC). The kinetics rate values doubled, the Cu recovery increased 17%, the Cu grade increased 3.6% and the flotation rates were 2.4 times faster. These were accompanied by improving 32% the “true” flotation values equivalent to 2.4 times lower the amount of entrained copper particles. These results were explained and proved to proceed by particle aggregation (among others) occurring after HIC, assisted by the recycled floatable particles. This “artificial” increase in valuable mineral grade (by the CR) resulted in higher collision probability between hydrophobic particles acting as “seeds” or “carrier”.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电厂循环冷却排水回用处理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查了采用澄清/过滤/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处理回用西柏坡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放水的可行性。中试结果表明,澄清/过滤去除了原水中95%以上的悬浮杂质,是后续膜分离高效稳定运行的必要保障;超滤在30~45min反洗间隔下,膜通量为2~2.5m3/m2.d,压差稳定,出水SDI<2;RO出水电导率为17~23μs/cm,完全满足了电厂锅炉预脱盐补充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额定蒸发量为75 t/h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上进行掺烧60%煤泥和40%中煤时的飞灰底饲回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底饲回燃量的增加,流化床密相区温度下降,炉膛出口温度上升,炉内温度趋于均匀。与飞灰不回燃的条件相比,当飞灰底饲回燃量增加到8 t/h,锅炉燃烧效率从92%提高到95%,石灰石脱硫效率也显著提高。随着底饲回燃量的增加,NO和CO排放浓度下降,粉尘排放浓度上升。采用飞灰底饲回燃技术后,可有效解决CFB煤泥锅炉飞灰含碳量高和脱硫效率低等问题,能产生明显的经济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5.
祁洁 《矿业工程》2003,1(4):53-54
利用井下矿地下涌水作为矿山生产用水水源,在矿井排水与生产供水之间建立循环系统,不但合理地利用了水资源,节约了矿山生产新水给水,而且减少了大量投资,使矿山生产成本也随之大幅度降低,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