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借鉴国外经验加速资源型城市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依赖矿产资源的城市发展道路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部分煤炭资源型城市已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煤炭资源型城市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资源型城市不合理的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加剧,环境污染严重。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利用率较低、矿区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铜川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多层次转换利用、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黄少鹏 《中国煤炭》2007,33(5):25-26
以淮北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克服传统资源城市的发展弊端,以煤炭生产为基础,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最终引领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眉 《资源与产业》2012,14(6):6-10
资源型城市中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对国内外资源性城市转型与区域创新体系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从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趋势和不足。从分析结果来看,国内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时间很短,该理论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因此在其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结合研究上,也主要以案例分析、概念界定、组成要素等为主;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方面,缺乏实证和实际应用效果的检验和评价;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创新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主体资源和产业结构等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成熟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城市支柱产业成熟期进行转型,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了成熟期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淮南市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和途径及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代际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以代际公平为目的建立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城市化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以案例说明了如何对城市发展中资源、环境的损耗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9.
从“资源诅咒”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源诅咒”的大量文献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但研究的成果可以适用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本文从“资源诅咒”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荷兰病、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坏制度造成的路径锁定是造成“资源诅咒”的作用机理。国内外的研究和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表明“资源诅咒”并非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铁律,我国应在实施以政府调控为主导的产业转型政策和重视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加强从“资源诅咒”角度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谈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有许多以能源开发为主发展起来的能源基地型城市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 ,其中部分城市的能源已近枯竭 ,而其它新兴产业又未形成规模 ,其未来的发展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兼顾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新的发展观 ,是能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