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煤矿应急救援系统脆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煤矿应急救援系统缺少薄弱环节分析方法的情况,将脆性联系理论应用到煤矿应急救援系统中,建立了煤矿应急救援脆性关联分析模型,并对煤矿应急救援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划分,提出了与子系统相应的脆性因子.在此基础上,以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台矿为例,对煤矿应急救援子系统与其脆性因子进行集对,计算出各子系统的脆性同一熵、波...  相似文献   

2.
张佩 《煤炭与化工》2021,44(z1):93-94,98
为保证煤矿通风系统稳定,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现结合煤矿通风系统实际条件及构成,采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对煤矿通风安全进行分析,将通风系统分为作业人员单元、设备单元、安全管理单元,单元下设脆性分析子单元,确立了通风系统脆性分析的总体框架,得出脆性子单元之间存在联动性及多向传递的联系,为判定煤矿通风系统是否稳定、可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煤矿通风系统的组成,阐明了脆性理论的基本概念,总结了煤矿通风事故的脆性特征;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将煤矿通风系统从“人”、“机”、“环”、“管”的角度分为参与者子系统,设备设施子系统和安全管理子系统,构建了3类子系统的脆性因子和其关联性,并确立了煤矿通风系统脆性分析的总体结构;为切断煤矿通风系统的脆性传导路径,预防和阻断脆性风险的传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庆林 《铀矿开采》2000,24(3):18-22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因素分析法,是系统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本文结构实例探讨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方案进综合评判与优选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5.
周庆林 《铀矿开采》2000,24(4):18-22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因素分析法,是系统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与优选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6.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以及混沌、分形和1/f噪声理论,从复杂系统出现的条件、环境、途径、动力学,以及时序与几何角度分别对复杂系统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SOC理论则回答了系统演化的模式问题.着重介绍了SOC理论的诞生、定义、发展和特点,分析了SOC理论与混沌、分形和1/f噪声的区别和联系,阐述了SOC理论是一个整体理论,必须采用"整体论"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并指出SOC理论是继人类的科学认识发现静止稳态、随机状态、混沌状态之后又发现的一种新的复杂状态,它或许打开了通向复杂性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7.
唐敏康 《有色金属》1997,49(3):18-2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对系统的关联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依分析结果对若干个矿山的矿井通风系统作了灰加权关联分析,确定出各通风系统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针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复杂灰特性以及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灰关联理论故障诊断方法。灰关联理论具有"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处理能力强、计算复杂度低等优点。通过对振动故障试验数据的研究,确定了故障信号的四种信息熵特征组成的灰色关联参考故障矩阵,并建立了相应的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成功地将灰关联理论应用于电机的故障诊断。仿真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灰关联故障诊断方法计算简单、诊断结果与定性分析结论一致,便于形成知识库中的规则,对工程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且对样本数量及其分布规律没有特殊要求,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运用随机过程和灰色系统理论对抚顺西露天煤矿半连续输煤系统的关联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与提升产量关联最大的线路及环节,以及影响这些环节关联大小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措施,依据这些结论可以在生产中做到“对症下药”,从而使露天矿的生产能够做到科学化和有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因素分析法,是系统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与优选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1.
页岩受载变形特性及矿物组分对岩石脆性影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页岩气开采中,脆性不仅直接影响页岩的压裂效果和井壁的稳定性,也是储层甜点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页岩的受载变形特性(应力-应变曲线)及其矿物组分对页岩脆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用3种不同指标得到的页岩脆性系数进行了比较。页岩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单轴和常规三轴压缩实验获取,页岩矿物组分采用XRD,XRF技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页岩脆性系数均随围压增大而减小,围压越大,破裂面越少,并呈现出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的趋势;脆性矿物含量越高,脆度越高。在进行储层压裂层位选择以及可压性评价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现场地应力状态以及矿物组分的影响。脆性系数B_3与B_1的相关性更好,与北美普遍采用石英组分进行脆性系数评价相比,对于矿物组分复杂的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宜采用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作为脆性矿物组分进行页岩脆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页岩储层矿物成分及相关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技术手段,综合测试分析了重庆南川泉浅一井龙马溪组下段页岩储层的矿物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与其他页岩气有利区块的页岩相比,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脆性矿物含量较低,矿物组分对孔裂隙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成岩作用介于晚成岩作用阶段与极低级变质作用阶段之间;基于矿物组分的脆性评价显示泉浅一井页岩脆性较低,但研究区页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可以弥补其他性质的不足。页岩矿物组分受控于沉积-成岩作用,通过沉积微相的分析确定页岩脆性矿物富集区带,对煤矿安全开采、煤层气分布富集研究、寻找页岩气压裂的有利区带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岩石的脆性破坏特征及峰后力学性能的劣化损伤,引入非线性脆性损伤本构模型,得到三维连续损伤演化方程。将圆形巷道围岩划分为松动破裂区、脆性损伤区、弹性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作用,采用统一强度准则和连续损伤力学方法,对巷道围岩力学状态进行极限平衡分析,推导出围岩损伤破裂半径及应力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中间主应力、围岩脆性特征和损伤程度对理论解的影响。分析表明:中间主应力作用越大,围岩的损伤破裂半径越小,切向应力峰值距离巷道越近;脆性强弱对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只局限在脆性损伤区内,围岩的脆性越强,损伤破裂半径越大,脆性损伤区内的切向应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围岩的残余强度越小,松动破裂程度越大,损伤破裂半径越大,切向应力峰值向围岩深部转移。  相似文献   

14.
娄娜  赵天琦  张雁 《中州煤炭》2016,(6):140-144
脆性指数大小及分布规律是制订储层压裂方案、提高致密储层产能的重要依据。脆性指数主要是通过岩心试验和岩石力学参数法获得。为了计算岩心和岩石力学参数缺失的油田脆性指数,有效开采致密储层,利用取心井岩心测试得出脆性指数,而后与测井曲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优选出高相关的自然伽马曲线,建立了适合本区的脆性指数测井解释模型。最后利用该曲线解释出全区各井层的脆性指数。通过分析脆性指数与矿物类型、含量、粒度等关系可知:岩石粒度越细,石英、钙质胶结物含量越高,脆性指数值越高。在该区内优选脆性指数较高的井层开展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郭隆鑫  李希建  刘柱 《煤炭工程》2020,52(3):172-176
针对我国煤矿顶板事故影响因素多、发生过程复杂多样等问题,提出了将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分析模型。根据所分析煤矿实际情况,运用此方法得到案例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影响指标主观因素重要度大于客观因素重要度,系统突变隶属度为0.79,安全等级一般。该煤矿在主观因素上安全投入到位,客观因素安全投入不足,导致顶板事故风险性突变,符合该煤矿实际情况,表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突变理论的方法能指导煤矿顶板事故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6.
岩石峰后应变软化力学行为及渗透率演化规律是岩石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的基础。在三轴实验基础上分析了围压对岩石峰后应变软化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描述围压对岩石峰后脆性影响的新参数,即脆性模量和脆性模量系数,分析了脆性模量的物理意义和脆性模量系数方法的应用范围。基于脆性模量系数,结合强度退化指数、扩容指数、FLAC中的SS模型和体积应变增透率,建立了考虑围压影响的岩石应变软化模型和渗透率演化模型。利用本文模型较好地模拟再现了不同围压下Gebdykes白云岩变形和巴里坤砂岩渗透率的演化过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将本文模型应用于某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渗透率的动态演化预测,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开采,采动应力引起围岩变形、破坏,其渗透率也随之动态变化,本文模型能较好地再现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的渗透率动态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尾矿库安全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因素及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结合系统工程的观点建立尾矿库多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引入可拓学理论,建立尾矿库评价物元模型。将此理论应用于三山岛金矿尾矿库安全评价中,得出尾矿库安全等级为A级微偏向于B级,属于正常库。实践表明,基于可拓理论的尾矿库安全评价方法是可行的,既能准确地反映尾矿库安全等级,又能反映目前尾矿库与相邻安全等级的距离,为矿山尾矿库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润求  施式亮  彭新 《煤》2008,17(1):1-3
我国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多、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内容,对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层次分析法(AHP)、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方法、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评价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ANN)的安全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综合集成等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开展基于方法集的综合集成评价的研究和建立综合集成评价的决策支持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未确知测度方法在综合评价时权重选择的缺点,选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其权重,集中了2种方法的优点后,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进行了综合集成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露天矿系统安全性受到多种复杂且难以衡量的危险因素影响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多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进而计算得到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再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A)对18个子因素进行检查,以此确定各因素的隶属度集合,最后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该系统安全性的量化值,评价出某露天采场的安全性等级为“较好”级别。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全面的分析露天矿的安全问题,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