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隐身飞机的电磁散射特性和雷达成像是反隐身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对隐身飞机散射特性的研究基本集中在雷达散射截面(RCS)的计算和分析方面,该文则侧重于对隐身飞机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进行仿真和分析。RCS分析侧重于探测在空中飞行的隐身飞机,而SAR成像可用于探测停留在地面的隐身飞机。以F-22飞机为例,进行隐身飞机的SAR成像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美国的隐身飞机并不是全角度隐身的,用机载SAR成像雷达可以发现停留在机场上的隐身飞机。  相似文献   

2.
及时发现和识别隐身飞机是雷达有效反隐身的前提条件。隐身飞机的特点是雷达有效反射面积小,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这是隐身飞机区别于常规目标的最大特征。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将雷达获取的目标RCS数据,与隐身飞机典型RCS数据进行匹配,从而为识别隐身飞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隐身飞机的航路点暴露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建立隐身飞机的动态RCS计算模型;在提出隐身航路点暴露区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对多目标融合条件下的隐身飞机航路点暴露区计算模型及其综合被探测概率进行研究分析;最后结合仿真实例进行验证分析。所提出的隐身飞机航路点暴露区计算模型及其分析方法较为简单、易于工程实现,能为隐身航路规划提供有效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雷达网反隐身性能评估——雷达网综合发现概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科技局部战争中,隐身飞机是防空雷达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雷达组网是实现反隐身的一种有效技术。以隐身飞机F-117A为对象,提出了隐身飞机姿态角的概念,根据姿态角得到计算雷达探测概率所需要的雷达截面积;提出了雷达网综合发现概率的概念和以“高度分层,平面分格”的描述方法,建立了雷达网综合发现概率数学模型,依此从雷达网发现隐身飞机的能力方面对雷达网反隐身的能力予以评估;在此基础上编制出性能评估软件,可为雷达网反隐身的实际应用和评估提供一定参考;经过运行分析发现在由3部分米波雷达和2部米波组成的雷达网的综合发现概率较单部雷达的发现概率平均提高约5%~2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分析,指出了雷达组网反隐身的可行性。推导了隐身飞机的发现概率的计算模型,给出了单层防御体系在组网条件下对隐身飞机的射击效能模型。最后的仿真计算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用于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材料是当今世界隐身材料研究的热点,而红外隐身与激光隐身对材料的要求是矛盾的,常规材料很难做到.光子晶体的出现,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一维掺杂光子晶体,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材料,利用薄膜光学理论的特征矩阵法计算了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利用一维掺杂光子晶体可以实现远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  相似文献   

7.
在简单描述隐身概念的基础上对隐身飞机现状及隐身技术发展阶段、趋势、机载电子设备隐身技术等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重点对机载综合天线孔径隐身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介绍目前探测隐身飞机常用的几种雷达系统,以及最新反隐身雷达类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隐身飞机的特点 ,讨论了雷达组网反隐身的可行性 ,并给出了某一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反隐身的方框图及工作原理 ,给出了数据处理过程及计算机仿真结果 ,以验证雷达组网反隐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某典型隐身飞机缩比金属模型涂敷与未涂敷吸波材料的瞬态散射,并通过暗室测量及外场实验得到了缩比模型的脉冲回波。结果表明:在低频区,外形隐身和吸波材料隐身效果不明显,也证实了窄脉冲信号能发现和识别隐身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隐身飞机光学窗口的“猫眼”效应,采用激光雷达对其有源精确定位的方法,给出了系统构成及定位流程,计算了背景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种影响可不予考虑。介绍了由接收机探测阈值确定发射峰值功率阈值的方法,选定了系统工作参数,结果表明,此系统可在3 s内将目标精确定位至2 m×2 m(8 km)或2.5 m×2.5 m(10 km),满足后续对其致盲或摧毁的战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军事探测技术的逐渐成熟,各种隐身材料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单一隐身材料,所以兼容复合隐身材料就成了研究重点。本文从材料的角度上介绍了雷达、红外、激光及兼容隐身原理,揭示了兼容隐身的方法,对现有雷达红外、激光红外、激光雷达和雷达红外激光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原理做了简述,并对未来兼容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做了总结与展望,并指出质轻、料薄、智能、宽波带、强吸收是未来隐身材料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隐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斌  齐鲁 《红外技术》2003,25(3):63-66
主要介绍了红外/雷达多功能隐身材料、红外/激光多功能隐身材料和激光/雷达多功能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材料种类以及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多功能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红外与雷达复合隐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意红  吕绪良  胡江华 《红外》2007,28(7):33-36
本文从材料的角度分析了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各自需要的条件,指出在采用分层涂覆法时,红外与雷达复合隐身的技术关键是在满足红外隐身层目标低发射率的同时,能让雷达波顺利穿透该层,使雷达波进入雷达隐身层而被有效耗散.最后介绍了用掺杂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实现红外与雷达复合隐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飞机红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石明 《红外》2010,31(6):19-22
红外成像探测和跟踪技术促使飞机红外隐身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为了达到飞机隐身的目的,首先应对飞机的红 外特性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影响飞机红外辐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并从工程计算与实际应用的需求出发,在以往计算方法的基础 上,通过优化比较,给出了一种计算尾流、尾喷管、蒙皮和蒙皮反射阳光的红外辐射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表明,该方法实用可 靠,符合工程计算与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飞机必须具有良好的射频隐身性能,以降低无源探测系统对飞机的探测距离及识别效果,从而使飞机及其机载雷达等电子设备减少被截获、被干扰甚至被摧毁的可能性。提出了机载雷达射频隐身信号的设计原Ⅻ,根据此原则设计和研究了基于伪随机码调制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雷达信号。所设计的雷达信号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通过基于数字信道化接收机无源探测系统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雷达信号相对常用的线性调频雷达信号具有更好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7.
王超哲  李慎波  黄聪会  柴世杰  贾文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10):1004004-1004004(9)
评估飞机成像目标的红外隐身效果,对飞机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隐身反隐身作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飞机成像目标红外隐身效果的评估方法:结合成像探测器工作原理,考虑图像处理各个阶段的算法特点,基于多种图像特征,制定出能反映背景影响和诱饵干扰影响的飞机成像目标红外隐身效果评估指标;通过建立红外成像探测器仿真模型,验证了所制定的评估指标的合理性;最后依据评估指标评估了采用不同隐身技术和施放诱饵干扰对飞机隐身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对飞机隐身和反隐身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中红外材料及其隐身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红外技术与光电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红外窗口的雷达隐身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介绍了一种中红外光学玻璃--氟镓酸盐玻璃IRG-05,以IRG-05为基质成功研制出了具有雷达隐身功能的中红外功能材料.与以往采用镀膜一刻蚀技术在表面制备周期性的金属网栅而实现的隐身功能的红外材料相比,这种雷达隐身红外材料在3~5μm波段有着更高的红外透过率和更加稳定的金属网栅.对红外晶体与红外玻璃直接复合以及由超强超快激光诱导实现的雷达隐身中红外材料的研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隐身飞机雷达波具有前向、侧向散射大,后向散射小的特点,从隐身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的空间差异分布入手,针对航空集群收发分置协同探测编队构型问题,建立集群收发分置协同探测数学模型;基于空间分割法,对影响集群雷达探测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接收机方位角和收-发雷达之间的基线距离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收发分置模式下,集群中任一节点都能形成一定的探测能力;将接收机部署在0°附近,基线距离约为5 倍单机迎头探测距离时,收发分置协同探测面积取得最大化,达到雷达单独作用下的5.5 倍,此时最远探测边界距收-发基线的距离和探测区最大宽度都取得较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