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易受攻击的安全缺陷,在事件同步一次性口令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公钥密码体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一次性口令双向认证方案。与传统的挑战/响应双向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实现简单、执行效率高,适用于电子商务过程中的身份认证,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用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避免各种攻击,可以大大提高用户访问的安全性,有效保护用户信息。  相似文献   

2.
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传统的身份认证采用静态口令,但是静态口令一旦被截获,就极易被他人利用。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S/KEY结构一次性口令系统来实现身份认证。但此系统仍然存在服务器开销过大、单向认证及容易被冒充攻击与重放攻击等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案。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和双向认证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信息化的发展,移动应用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身份认证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其中动态口令技术是目前身份认证问题的最有效解决方案。在分析目前动态口令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手机令牌的挑战/应答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案,它以指纹作为令牌使用凭证,能双向可信认证,并以分段双通道方式进行加密通信。此外,对新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安全性高、使用简便、成本低的特点,完全满足移动应用通信中安全级别较高的身份认证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亮  方勇 《通信技术》2011,44(2):85-86,90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更多的资源和应用可以利用网络远程获得,所以身份认证问题成为网络安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当前主要的身份认证方法有以下几种: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以及几种方式的混合认证。结合密码学和智能卡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案也被多次提出,许多专家和学者还提出了多种改进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均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漏洞。针对多种方案的漏洞,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智能卡中引入公钥密码算法的认证方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案的安全性和优越性也在文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给文件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传统的文件安全管理方案只注重文件本身的安全,而忽略了使用文件人员身份认证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身份认证与文件加密技术的轻量级文件安全管理方案,该方案用以满足中小型企业对文件安全存储及使用的需求。通过对安全性及性能的分析,证明该方案可实现对文件安全、有效地存储及使用。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证机制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利用椭圆曲线密钥交换体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降低了对信道安全性的要求,提供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并能有效地防止重放攻击、冒充攻击、小数攻击,提高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刘霞  冯朝胜 《通信技术》2010,43(5):111-113
FTP协议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应用十分广泛,但它以明文形式传输口令和文件,带有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性,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应用,FTP已成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传送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以明文形式传输敏感信息,缺乏有效的身份认证以及安全传输机制等这样的隐患将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因此FTP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构建FTP安全通信系统为背景,分析了传统FTP身份认证的缺陷,对比了当前常用的认证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HASH函数、对称密码机制以及挑战/应答机制的基于动态口令的双向认证方案。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保护用户身份信息,防止诸如重放、假冒等常见身份认证攻击,实现双向认证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阈下信道技术的身份认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阈下信道和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口令身份认证方案。对该认证机制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它能抵抗常见类型的攻击。该项技术可用于保障口令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ZigBee节点组网时缺乏身份认证,密钥分配安全性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无双线性对运算的ZigBee节点身份认证及密钥分配方案。该方案继承了基于身份的认证方案的优点,在实现身份认证的同时完成了ZigBee密钥分配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案具有存储开销小、能耗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普适环境中基于身份的跨域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椭圆曲线加法群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签名算法,算法中签名的验证结果相对于签名者身份是一个常量,该算法可保证跨域认证中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并且避免了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基于该算法设计了一种普适环境中的跨域认证方案,方案中用户利用该算法对时戳签名作为认证信息,在实现安全跨域认证的同时实现了用户匿名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同时具...  相似文献   

11.
郑昌安  吴学智 《通信技术》2015,48(6):729-737
挑战/应答方式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性较高的动态身份认证技术,但窄带信道条件和高效率、高安全性要求限制了其在军事短波环境中的应用。基于短波终端和岸基短波台站已有的安全基础—预共享对称密钥,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挑战/应答机制的短波接入双向认证系统。针对短波接入网实际应用,在认证过程中引入随机数和时间戳两种动态因子,在增强接入认证系统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认证过程中的开销,实现通信双方相互认证的同时还能够完成会话和完整性密钥的协商。  相似文献   

12.
In remote system security, 2‐factor authentication is one of the security approaches and provides funda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system. Recently, numerous 2‐factor authentication schemes are proposed. In 2014, Troung et al proposed an enhanced dynamic authentication scheme using smart card mainly to provide anonymity, secure mutual authentication, and session key security. By the analysis of Troung et al's scheme, we observed that Troung et al' s scheme does not provide user anonymity, perfect forward secrecy, server's secret key security and does not allow the user to choose his/her password. We also identified that Troung et al's scheme is vulnerable to replay attack. To fix these security weaknesses, a robust authenti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formal verification tool for measuring the robustness.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we conclude that the scheme is more secure and easy to implement practically.  相似文献   

13.
信息安全技术是保障各种网络应用正常运作的必要支撑,而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丈中简单分析了传统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存在的安全缺陷,然后介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国内外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一种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公钥密码技术相结合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解决了传统身份认证方案的部分缺点,增强了身份认证安全性,为实现更为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布式云存储系统利用椭圆曲线和散列函数等内容,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案,实现双向认证过程。新方案的优点在于产生对通信双方公正的会话密钥,同时设计了2种不同类型的认证: 本地网内认证和跨网络认证。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证明了本方案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性和抗抵赖性,且具有较低的计算量。该方案满足云存储在通信环境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适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认证方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Schnorr签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能实现双方相互认证,抵抗各种攻击(包括网内攻击)。在用户端引入预计算,减少了用户端的计算量,满足了移动通信的实时要求。并对该方案的安全性及计算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方案是一个安全性高,计算复杂性低,符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移动通信网中端端认证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的数字移动通信网中提供移动用户与基地地间的保密通信服务,移动用户的间的端端保密通信在移动通信网中还是一个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已有端端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单钥体制域内端端认证方案和一种单钥/双钥混合体制域间端端认证方案。分析结果结果:新方案不仅安全性很高,而且利用于移动端的实现,也便于网络端的密钥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Ad Hoc网络中DSR按需路由发现原理及黑洞攻击原理,针对DSR路由协议面临的黑洞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YH聚合签名算法的路由记录认证机制,新方案在DSR路由请求和路由应答消息中定义了路径证明属性,并设计了与之适应的输入签名算法和输出验证算法;最后,采用形式化逻辑SVO方法对该路由记录认证机制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提出的路由记录认证机制可以有效抵御针对DSR路由协议的黑洞攻击。  相似文献   

18.
黄捷  刘嘉勇 《通信技术》2010,43(10):111-112,116
由于网络安全的需要,利用智能卡的双因子身份鉴别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分析了Wang Yan-yan等人提出的基于动态ID的远程用户身份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指出其方案的安全缺陷是不能抵抗离线的口令猜测攻击;随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案,改进之后的方案能有效抵抗重放攻击、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假冒服务器/用户攻击。经过安全分析,新的方案在保留了原方案优点的同时,具有了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Recently, Mun et al. analyzed Wu et al.’s authentication scheme and proposed an enhanced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roaming service in global mobility networks. However, through careful analysis, we find that Mun et al.’s scheme is vulnerable to impersonation attacks and insider attacks, and cannot provide user friendliness, user’s anonymity, proper mutual authentication and local verification. To remedy these weaknesses, we propose a novel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roaming service in global mobility network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lated works, our scheme has many advantages. Firstly, the secure authenticity of the scheme is formally validated by an useful formal model called BAN logic. Secondly, the scheme enjoys many important security attributes including prevention of various attacks, user anonymity, no verification table, local password verification and so on. Thirdly, the scheme does not use timestamp, thus it avoids the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Further, the scheme contains the authenti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session key scheme when mobile user is located in his/her home network, therefore it is more practical and universal for global mobility networks. Finally, performance and cost analysis show our scheme is more suitable for low-power and resource limited mobile devices and thus availability for real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ID远程用户身份认证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辉 《电子技术》2014,(6):40-42,34
对Wang提出的动态ID远程用户身份认证方案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指出了Wang方案中存在不能保护用户匿名和不能抗拒绝服务攻击的缺陷。针对此缺陷,在保留原方案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ID远程用户身份认证方案,并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改进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