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选配合适的助听器能使耳聋患者的残余听力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实际上选择助听器的电声性能指标是由耳聋患者听力损失情况来确定的。本文想通过对助听器电声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的介绍,使读者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这种特殊的电声放大系统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声障患者用耳内助听器的微型化、低功耗、无线化需求推动着微电子封装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对现代助听器中涉及的微系统技术及这些技术给数字助听器带来的变革进行了调研。MEMS麦克风和扬声器技术,处理器、存储器芯片等IC堆叠采用的TSV技术,用于助听器连接智能手机的蓝牙天线Ai P技术,这些微系统技术有的已成熟应用于微型化数字助听器,有的还在进行不断的尝试以期早日应用于现代数字助听器中。数字助听器的发展要求微系统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微系统技术上的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进步在微型数字助听器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回声会导致助听器产生啸叫,损坏助听器设备,破坏患者的残余听力。为此,本文在助听器回声抵消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输入信号的能量变化,研究了基于归一化最小均方(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s, NLMS)的自适应助听器回声抵消算法。通过对比LMS和NLMS两种算法的MSE,ERLE等性能,研究发现NLMS算法在数字助听器模型中有更好的回声抵消性能。此外,将NLMS算法移植到嵌入式平台中,并通过实验对比算法的性能。因此,本研究对于助听器的回声抵消算法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耳聋助听器实质上就是一个袖珍扩音器.它通过扩大日常生活中比较轻微的语声,来补助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而且使音调悦耳,不致引起耳部痛感.十九世纪以来,曾出现电话式(炭精式)助听器、电子管式助听器等.近年来随着电子学的发展,出现了精致美观而且使用方便的各种晶体管耳聋助听器.它比电子管助听器用电省,比较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体积可以做得很小.本文主要介绍一般常用佩戴式晶体管耳聋助听器(图1)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元件的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声频听力扫描仪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仪等仪器,组成一个助听器全自动选配系统,为具有残余听力患者选配助听器提供一个方便、快捷、准确的选配装置。  相似文献   

6.
1.助听器发展简介为了帮助耳聋患者利用残余听力,提高对正常的语言声的接收效果而设计的助听器,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但是,早期的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作用很有限(约20分贝),噪声也较大,因此实用价值不大。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四十年代出现了利用晶体管放大电路和小型电声器件组装的、可以放在衣服口袋里的盒式助听器。虽然性能还不够理想,但是对于一般传导型耳聋来说,已具有相当明显的助听效果了。  相似文献   

7.
基于Gennum的助听器开发平台,完成了基于该平台的频域助听器系统设计,包括GA3280芯片介绍、开发板硬件资源分析、软件开发流程、频域助听器算法实现。通过简易的测试,设计的频域算法能实现助听效果。为开发基于GA3280芯片的助听器提供了软硬件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助听器的若干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当前国内助听器市场状况出发,描述了国外先进数字化助听器产品的若干技术发展,分析了它们的技术特点及采用的信号处理算法。最后,介绍了几种国外数字化助听器产品。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场上的助听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内式和耳道式四种。盒式助听器由于干扰小、功率较大, 一般可满足耳聋程度较严重的人选用;耳背式,由于无导线,体积小,干扰小,常用于轻度耳聋的患者; 耳内式和耳道式,听声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力 《电子器件》2011,34(6):723-726
随着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助听器已经基本成为助听器的主流.在综合考虑助听器实时性及功耗,大小等诸多要求后,提出利用麦克风阵列改善助听器听觉效果,设计了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数字助听器系统开发平台.平台以DSP芯片TMS320C6747为核心CPU,TLV320A1C32为音频AD采样芯片.在该平台上,对声源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助听器发展现状及其算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介绍了数字助听器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和比较了数字助听器信号处理算法中的三类比较重要的算法,多通道频响补偿、噪声抑制和反馈消除,最后展望了数字助听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2):I0002-I0002
此部分等同采用IEC60118—13:2004《电声学助听器第13部分:电磁兼容(EMC)》(英文版)。 此部分规定了助听器电磁兼容抗扰度的要求和测量方法。此部分适用于所有与助听器有关的电磁兼容现象。目前,人们尚未真正了解射频骚扰和静电放电对助听器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本部分中未涉及。  相似文献   

13.
王蕾  关可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8):169-172
整个系统以DSP为核心,结合TI公司高性能立体音频Codec芯片TLV320AIC23构建硬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音频双通道方向性选择,多通道压缩算法,噪声消除以及反馈消除等助听器关键算法。该系统功耗低,使用中参数可调节,满足听障患者对听力进行补偿的要求,也为进一步研究助听器高级算法搭建了较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94年欧洲听力仪器制造商联盟(EHIMA)和澳大利亚就开始了助听器测试方法和测量限值的研究。然而,由于当时对这方面知识缺乏了解和在大多数国家很少使用移动电话,所以助听器的电磁兼容(EMC)问题尚不明确。随着移动电话使用的快速增长,对于想使用移动电话的助听器佩带者来说解决抗干扰问题变得很迫切。在1997年美国又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且研究了助听器和移动电话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挪威特雷泰库尼库公司开发了高性能,超小型助听器。该助听器采用屏蔽处理方法排除模糊的噪声,从而可听到清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响度补偿技术是数字助听器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大多数响度补偿算法均是笼统地通过低、中、高三段输入声压级来进行补偿增益值的计算的,这通常并不符合听力损失患者的实际需要。为此,本文针对传统三段补偿算法补偿效果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压级分段的非等宽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实验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比传统的三段补偿算法更好的补偿了患者所需的听力损失,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言语辨识率,且很好的消除了助听器内部噪声对患者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设计面向老年性听力损伤患者的数字式助听器,对语音信号进行响度补偿时需要同时兼顾频率与声强级。针对人耳听觉的这一特性,归纳提出了动态压缩响度补偿策略。同时分别从对患耳敏感的低频域和高频域语音两个层面深入进行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此研究对于保证数字式助听器中响度补偿效果的合理性以及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移动电话对助听器的干扰成因。介绍了与助听器兼容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包括美国ANSIC 63.19对助听器和数字移动电话之间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与现行通信行业标准YD/T1643—2007的差异,以及ANSI C 63.19:2007中HAC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助听器     
一、助听器的发展概况助听器是一种扩声装置,把较弱的声音放大成较强的声音,可以帮助聋人听取声音。其实,正常人生来就备有“助听器’,即中耳,它能将外界的声音扩大40~50分贝;如不具备这种机械扩声装置,单凭两耳蜗神经  相似文献   

20.
赵力 《电子器件》2015,38(3):606-610
针对噪声和混响环境下的助听器用户聆听上的困难,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数字助听器设计能够很好的提高助听器在这种环境下的语音信噪比。本文研究了应用麦克风阵列进行数字助听器语音增强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改进粒子滤波算法,它将语音增强问题转换为从带噪语音中对纯净语音的估计过程,引入粒子群优化的方法来产生建议分布,使降噪结果更接近纯净语音,从而得到更好的语音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