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海面弱流场进行监测是海洋微波遥感的重要应用之一,在海洋内波、浅海地形、水下运动目标监测等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定义了海面弱流场和风生海杂波之间的信杂比;以信杂比作为衡量标准,在风速统计平均意义上,研究了我国南海海域内实孔径雷达(RAR)/SAR/平飞斜视机载双站SAR对海面弱流场的最佳观测参数。3种雷达体制的信杂比对比分析表明,RAR信杂比最强,最有利于探测海面弱流场。  相似文献   

2.
给出利用宽间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对一些干燥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的初步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获得有关地面地形和地质特性的定量资料。为了评估合成孔么雷达图像的用途,选择了一个地形和地质数据已知的试验场地。这些数据被用来验证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几何模型和辐射模型。合成的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几乎与真实图像相同。对雷达成像过程的正确理解使我们能够建立利用S波段空间雷达数据恢复准确地形参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分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子跃  林卫明  张守融 《电子学报》2003,31(Z1):2005-2008
该文从雷达方程出发,研究了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噪比关系和距离分辨特性,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雷达方程出发,研究了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噪比关系和距离分辨特性,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杨海光  田忠 《现代雷达》2006,28(9):11-14
在双站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中,分辨率是一个关键的参考因素。当发射站和接收站分别位于不同高度但飞行轨迹地面投影平行的两条航迹中时,建立了一种机载双站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空间几何数学建模。同时对双站聚束式SAR的方位分辨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讨论了不同初始条件对双站聚束模式SAR系统分辨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双站聚束式SAR分辨率不仅与雷达工作波长、雷达转视角有关,而且与发射机以及接收机相对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6.
合成孔径雷达已广泛应用于产生高精度的数字高度模型、测量地表形变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并就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处理过程总结了如何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获取地表信息。分辨率是衡量SAR图像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也介绍了用孔径合成来提高雷达的图像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和10月,奋进号航在飞机完成了搭载SIR-C/X合成孔径雷达的飞行行任务,第一交同时用三个雷达频率从空中观测地球,在两次飞行任务中,考察了上法芬霍芬地区,该地区是反映地面真实运动的极好场所,除了标定设备和抽样农业数据外,还研究了两个森林的生态。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地面真实数据,雷达图像分析和模型计算,找出树木的生物参数合成孔径雷达测试数据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使人们极好地了解微波和森林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工作过程,对舰船目标进行基于回波信号的SAR成像仿真。目标建模时采用小面单元模型,将建好的精细舰船3 D模型,根据 SAR系统参数和分辨率要求划分为小面单元,然后对面元进行散射截面的计算。在计算目标散射截面时,结合射线追踪法充分考虑了目标的一次散射,二次散射效应,使仿真图像更加符合真实的 SAR图像特征。根据面元散射截面和位置信息,结合雷达工作过程,生成回波。再运用 RD成像算法处理回波,得到最终的仿真图像。将实验仿真图像与真实 SAR 图像对比,验证文中仿真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海面散射仿真中不同波浪谱和松弛率模型选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面微波散射仿真对于实孔径、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应用研究以及海洋监测雷达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海面散射仿真方法主要是基于复合表面模型来进行的,这些仿真方法都要用到海浪谱和松弛率模型。由于海浪谱、松弛率尤其是小尺度部分难以精确测量,不同的实验和拟合方法得到的模型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导致仿真海面散射结果往往相差较大,常常让人不知如何选取。该文比较了几种典型的海浪谱和松弛率模型的海面散射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差异,结果表明Romeiser提出的波浪谱在L-Ku波段,2-20 m/s风速范围内较其他波浪谱更好。而两种主要的松弛率模型的仿真结果差异不大。该结果可作为海面散射仿真中选取波浪谱和松弛率模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洋雨团的全极化SAR回波信号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海洋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降雨(雨团)通常能引起依赖于雷达频率和极化的形状不规则的亮暗斑状图案,影响着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正确解译。基于C.Melsheimer的双极化仿真方法,首次对海洋雨团C、X波段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归一化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补充了双极化仿真的不足,更加全面地揭示了海洋雨团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在不同波段不同极化下的特点,有助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正确解译和降雨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分形海面模型、Kirchhoff近似电磁散射模型和基于时序的动态场景回波仿真模型得到星载SAR海面场景回波.给出理想单色波海浪和分形海面回波仿真实例,回波成像结果符合倾斜调制、速度聚束调制和实际海面SAR图像的统计特性,表明该方法有效.仿真得到的回波数据可为星载SAR海面顺轨干涉(ATl-SAR)测洋流、海洋全极化探测、反演海谱等仿真研究提供源数据.  相似文献   

12.
Hasselmann方法从SAR图像反演海浪方向谱及其印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从星载SAR海浪图像反演海浪方向谱的Hasselmann方法.在第一猜测谱的选取上采用了文氏谱的最新结果.设计了一个针对该方法的印证实验.反演所得的有效波高、有效波周期与浮标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性能成像雷达,能全天候、实时地获取地面图像。干扰效果是衡量干扰设备能力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干扰效果的定量评估与检测是雷达对抗中的重要课题。分析了SAR雷达压制干扰的成像原理,引用了保护距离的概念,建立压制干扰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的选择,并对SAR的干扰效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结果的输出,验证了通过保护距离进行压制干扰效果定量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晏磊  罗立  张雪虎 《电波科学学报》2007,22(4):604-609,645
结合海洋雷达图像的电磁散射机理,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真实孔径雷达海洋图像的分形维数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海洋表面波具有分形的特征,但是海洋雷达图像在布拉格散射机制主导的情况下,不具备分形特征.为了准确计算雷达图像的分形维数,还对差分盒计数法、数学形态学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三种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估,通过对已知维数的模拟图像进行分形维数的计算,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王宇航  杨敏  种劲松 《雷达学报》2019,8(3):382-390
海洋涡旋对海洋热循环起着关键作用,是海洋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为海洋涡旋的观测和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图像数据,但是涡旋在SAR成像时会受到各种海洋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解译涡旋SAR图像特征。仿真SAR图像可以用于研究涡旋的特征,但是目前极少有关于涡旋SAR图像仿真方法的研究。为了更好地解译SAR图像中的涡旋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涡旋SAR图像仿真方法。首先,基于流体力学中典型的Burgers-Rott涡旋模型,建立涡旋2维表面流场;然后,利用SAR海洋成像仿真模型,仿真给定涡旋2维流场、海面风场以及雷达系统参数下的涡旋SAR图像。该文针对气旋式涡旋与反气旋式涡旋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建立了仿真涡旋SAR图像的相似度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的涡旋SAR图像与真实星载涡旋SAR图像能够较好地吻合,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自动检测是海洋监视应用的重要方面,但随着SAR成像能力和图像分辨率的提高,传统的CFAR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舰船目标自动检测的要求。针对中高分辨率SAR图像中舰船目标自动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像素筛选G0分布的SAR图像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像素灰度值出现频率选取阈值对杂波像素进行筛选,然后通过抽样定理对图像进行降分辨率处理,最后再在经过像素筛选的降分辨率图像中实现基于G0分布的自适应CFAR检测。NASA/JPL AIR-SAR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中高分辨率SAR图像舰船目标自动检测的虚警,而且能显著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维连续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海洋现象特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捷  陈标  许素芹 《电子学报》2010,38(9):2128-2133
 本文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存在的多种海洋现象,如内波,海洋锋等进行讨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连续小波变换及能谱思想的新的海洋现象检测方法.针对各种海洋现象在SAR 中反映出来的海浪波形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连续小波变换基提取SAR图像中五种典型的海洋现象.通过大量试验,证实了该方法在多种海洋现象的定位检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imaging of ocean surface waves b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can be adequately described by velocity bunching theor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wo-scale wave model. However, it has been conjectured that this theory is incapable of explaining wh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image contrast of airborne SAR imagery of ocean waves can be enhanced by defocusing the SAR processor.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velocity bunching theory is def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