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实现在Windows Mobile 5.0上利用Internet技术实现语音通话,本文以SIP为基础采用visual studio2005编译器完成了基于Windows Mobile 5.0的SIP软电话功能.文章中介绍了SIP软电话以及Windows Mobile 5.0开发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 5.0的SIP软电话的具体实现方案,包括开发环境搭建、软电话结构、软电话信令、语音采集、编解码等.  相似文献   

2.
宋婧  龚青生 《电讯技术》2006,46(6):191-193
首先介绍了SIP协议,包括其功能、系统基本组成、消息格式,然后设计了软件的三大模块:用户界面模块、SIP UA模块、语音通信模块,并使用编程工具V isual C 6.0、SIP协议栈OSIP、EXOSIP及RTP协议栈W inRTP实现了该软电话。测试结果表明,该SIP软电话在局域网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通话质量。  相似文献   

3.
宋婧  龚青生 《电讯技术》2006,46(6):191-193
首先介绍了SIP协议,包括其功能、系统基本组成、消息格式,然后设计了软件的三大模块:用户界面模块、SIPUA模块、语音通信模块,并使用编程工具Visual C++6.0、SIP协议栈OSIP、EXOSIP及RTP协议栈WinRTP实现了该软电话。测试结果表明,该SIP软电话在局域网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通话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SIP软电话以及windows Mobile 5.0开发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 5.0的SIP软电话的具体实现方案,包括开发环境搭建、软电话结构、软电话信令、语音采集、编解码等.最后对该软电话终端的服务质量(QoS)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的VoIP系统(包括IP电话终端、SIP服务器和PSTN接入端口),并对SIP与PSTN的互联进行了系统级构建。利用Altera的SOPC软核CPU技术和Nios II处理器构建了一个IP电话终端。该设计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能够在实现语音通信的基础上较容易地扩展视频接口、短信平台等多媒体功能,给产品用户和运营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多媒体网络通信终端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SIP和H.323是构造IP电话网络的两大信令体系,因此,实现SIP和H.323协议互通是保证IP电话网络顺利运营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介绍H.323和SIP协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H.323和SIP在IP电话网络中互通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地址解析和映射、消息映射、媒体能力协商等。此外,还将通过一个基本的互通呼叫流程来介绍IWF(互通功能体)实现这两种协议的互联互通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通信》2006,(12):33-33
名称:北电融合办公室,提供远程呼叫控制和软电话解决方案。体系结构:集成北电通信服务器1000企业级电话解决方案和微软LCS/Exchang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可在现有的IP语音通信、SIP和基于OC的设备上提供无缝通信体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增值业务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瑜  乐正友 《电讯技术》2003,43(2):114-119
讨论了SIP协议以及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增值业务实现技术 ,并对SIPCGI、CPL、SIPServlets、JAINAPIs等几种SIP编程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归纳总结了开发IP电话增值业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H.323和SIP在IP电话网络中的互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P和H.323是构造IP电话网络的两大信令体系。因此,实现SIP和H.323协议互通是保证IP电话网络顺利运营的一个关键问题。本在介绍H.323和SIP协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H.323和SIP在IP电话网络中互通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地址解析和映、消息映射、媒体能力协商等。此外,还将通过一个基本的互通呼叫流程来介绍IWF(互通功能体)实现这两种协议的互联互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IP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通信业务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已显露出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软交换网络的出现,掀开了电信网业务崭新的一页,实现了语音、数据和视频多媒体业务,是网络融合的趋势。文章通过介绍软交换网络的分层结构、体系结构、SIP/H.248信令协议和业务,阐述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况和SIP协议的应用,最后通过软交换网络的展望,展示了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Internet telephony, also known as Voice over IP (VoIP)or IP telephony (IPtel), is the real time delivery of voice(and possibly other multimedia data types) between two ormore parties, across networks using the Internet protocols,and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control this de livery. Internet telephony offers the opportunity to design aglobal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may eventual ly replace the existing telephony infrastructure. Internet Engine…  相似文献   

12.
SIP协议已逐步成为下一代网络(NGN)的多媒体软交换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3G)多媒体子系统域中的重要协议。本文根据Winsock的编程原理,即客户机-服务器的通信模式,采用流套接字编程,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了SIP协议,详细地描述了SIP协议基本呼叫建立的C++实现过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H.323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都是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协议,采用实时传送协议(RTP)传送实时的音频视频传输,二者之间可以通过设置信令网关互通,完成信令消息的翻译和转换功能。要实现H.323与SIP网络之间的互通,必须解决地址格式的转换、消息映射和终端能力协商等方面的问题。H.323-SIP信令网关在H.323和SIP互通中占有得要的地位,它能够使位于不同网络的用户直接和对端进行媒体交换,实现点到点、点到多点之间的通信。H.323-SIP信令网关的功能会越来越完善,也会越来越适应用户更加广泛的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14.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is considered to be a future powerful alternative to the H.323 standard as the signalling system for the dominant Voice over IP (VoIP) communic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SIP by describing the SIP protocol stack, summarising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protocol, and illustrating its architecture, message and operation. The paper also explains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two key aspects of signalling interworking when SIP is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PSTN.  相似文献   

15.
SIP注册劫持攻击及安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SIP协议是会话初始协议,因为其自身和应用环境的特点面临着许多安全威胁。论文针对其中一种主要安全威胁—注册劫持,用两种方法实现此种攻击,并实验对带有摘要认证的SIP的注册劫持攻击,最后提出防范注册劫持攻击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6.
SIP协议是当前VoIP和IM等多媒体协议的呼叫建立协议。P2P技术提供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中通信节点之间得对等通信能力,P2P网络架构经历了集中目录式网络架构、纯P2P网络架构、混合式P2P网络架构和结构化P2P网络架构。通过引入P2P技术,SIP网络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P2PSIP网络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操作:对P2P节点的操作和用户层面的操作。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新的网络摄像机软硬件方案,在网络摄像机内融合WEB与SIP技术,采用SOA构架,设计具有融合通信特点的网络摄像机系统,以面向服务架构(SOA)与SIP呼叫控制的融合,实现网络摄像机的多业务应用,特别是软电话模式的业务应用,适应了视频监控主被动服务提供的业务需求,能直接融入快速发展中的融合核心网IMS,可以实现具有业务、控制、承载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的监控安保等业务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SIP与移动IPV6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各种可供接入的网络,如GPRS,WALN等.它们传输速率和原理各不相同,不同异质接入网络之间的切换已经成为对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切换机制,首先分别介绍了SIP技术与移动IPv6技术的原理,然后结合SIP与移动IPv6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无缝切换机制,最后总结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 Recent development in communications have increased the demand of internet protocol (IP)-based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service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相似文献   

20.
陈恒志  肖寒春  毛期俭 《通信技术》2007,40(12):383-384,390
以IMS为核心的NGN网络己被认为是适应未来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的网络架构。要实现IMS跨网络的QOS保证,需要域间、上下层的相互协作。丈中分析了IMS QoS机制,指出了在资源协商、资源预留以及资源保证方面SIP协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SIP扩展实现多域间QoS的方案,分析了该方案所带来的在信令流程中减少信令负荷等方面的改进,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