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姜鹏  顾红芳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204-206,210
伴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将激发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大量应用场景落地,边缘计算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边缘云网络是承载边缘计算、各类核心网虚拟化网元以及各类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基础设施层,其建设是5G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文章分析5G业务需求,提出边缘云网络需要具有高安全性、低时延以及低成本的特征。详细介绍了边缘云网络建设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案,即传统组网方案和SDN组网方案。探讨不同规模的边缘云网络所采用的组网建设方案,满足5G业务稳定承载和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部分流表数量较大的网元需求,NFV网络云目前同时建设SDN组网和增强2层组网两种组网类型资源池,增加了规划建设复杂度和建设运维成本。本文重点聚焦NFV网络云基于SDN方向引入智能网卡的策略和关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为后续NFV网络云演进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于服务器虚拟化的云资源池规模的日益扩大,网络成为资源快速交付的瓶颈点,跨数据中心的业务互联互通及可迁移需求也日益突出,云资源池的网络自动化部署技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阐述了基于计算虚拟化技术承载的云资源池内网络自动化部署的概念、应用场景,分析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理念的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总结了基于overlay SDN技术的解决方案和部署实践,提出一种可运营的网络自动化部署架构,并对电信运营商开展多业务、多租户承载的云资源池网络自动化部署技术选型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通信技术》2017,(3):66-7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技术实现了IT资源的虚拟化管理,用户可以按需灵活地申请资源。底层承载网络如何应对这种新变化,为用户按需灵活地创建网络连接并满足特定需求的承载服务已经成为运营商云资源池解决方案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介绍在云资源池的网络建设中引入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解决方案以简化网络配置、实现灵活组网、满足个性化服务质量,并考虑到SDN南向接口技术不是很成熟,引入软件定义的Overlay层,来屏蔽底层物理设备的差异性,实现云计算网络的智能化,更好的支撑运营商云计算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电信网络业务系统相对封闭等问题,传统电信业务向云上迁移和基于5G的电信业务直接采用云化方式部署成为网络发展的趋势。介绍了NFV系统架构,再结合CT业务的特点,从DC分层部署、DC内部分层解耦、硬件选型、DC内部组网、网络安全、容灾备份等多个方面探讨了面向CT业务的电信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5G智慧医疗的组网承载需求,从所涉及的业务场景入手,分析院内、院间、院外三个业务场景的特征差异,细化各自场景在快速性、灵活性、可靠性方面的网络需求。并结合SPN(切片分组网)承载网关键技术,给出基于SPN的5G智慧医疗专网建设方案。其中院内和院间业务场景可通过专享通道进行组网承载,院外业务场景可通过优享通道进行组网承载。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地市边缘电信云资源池承载的业务以及机架需求,然后给出了地市边缘电信云资源池的机房选择建议,并从现有设备退网、整合以及机房空间、电源、空调、消防、土建等不同维度重点分析了传统通信机房DC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5G时代,云+VR业务在2C市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基于5G SA网络,以电信天翼云VR业务为试点,通过深入剖析VR业务的网络需求,研究核心网、无线网、VR CDN服务器的端到端QoS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4G/5G互操作,5G核心网的用户签约数据库UDM和策略数据库PCF必须分别与4G核心网的HSS和PCRF融合建设,基于5G的组网需求和2G/3G/4G的网络部署经验,梳理了几种可行的数据库组网方案,分析了5G网络的数据库组网需要从用户不换卡不换号的开通需求、数据库融合、4G数据迁移、网络路由等多个方面来考虑技术方案,从而保证4G用户升级为5G用户的业务体验。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服务经历了从单一公有云、单一私有云到混合单云(单公+单私),再到混合多云(多公+多私)的形态演进。混合多云当前已经成为大多数政企客户首选的云计算部署策略,而具备一点接入、云网通达能力的专网服务也相继成为政企客户选择云服务时重点关注的指标。在运营商云网融合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覆盖空天地一体及云、网、边、安的端到端政企专网业务构建方案,依托骨干IP网络、5G、卫星、异构多云资源池、云网操作系统、SDN控制器,开发了提供点对点专线、单点入云、多点组网入云等功能场景于一体的复合型云网融合产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云资源池的大规模建设,业务系统集中化部署成为发展趋势,跨省流量的激增对专用IP承载网骨干网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现有和未来的业务流量占比变化以及新型业务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骨干网新平面的网络架构演进思路。新平面可根据业务需求调整网络设计指标和保护策略,并优先引入SDN技术。演进架构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并推进专用IP承载网全面引入SDN技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无线城市网络及相关业务的迅猛发展对WLAN核心网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首先介绍目前WLAN核心网的组网架构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基于池组化技术的WLAN核心网组网技术方案的发展趋势,最后重点分析WLAN核心网组网技术方案不同发展阶段(包括AC平台、AC资源池和AC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5G商用,一个云上的网络中国正在加速成长,生活、社交、商业、服务等都将依托云端。2020年5月,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正式启动,国家提出了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等理念。同时,IT技术已全方位渗透进入电信行业,各2个运营商构建的传统网络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推进网络转型,构建云化网络,搭建算力网络的基础建设云化资源池势在必行。对此,文结合西部地区某数据集群中心云资源池建设项目,详细探讨了该项目的传输网络、建设规模、组网方案等方面的内容,并针对设计环节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解决方案,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短信业务自推出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是运营商主要的增值业务收入来源之一。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的短信中心网络是运营商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研究多种短信中心容灾组网方案,包括网元级容灾方案、信令网倒换方案、双网双平面方案、短信池方案,对短信中心在云基础资源池上的部署进行探讨,对运营商的短信中心网络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SDN技术的发展,网络IT化是未来网络演进的方向,而在IT领域,集约化和虚拟化是目前主流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云和网的统一发展也是目前电信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领域。基于电信运营商现有的资源部署和网络建设现状,文章提出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容器云SDN云网一体化整合方案。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网络部署方案和总体技术架构,并且对未来容器云SDN云网一体化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5G通信技术为电力物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在电力行业应用过程中引入了新的安全挑战。基于电力5G业务的需求,首先,提出了5种5G组网部署建设方案,并对其安全性与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提出了5G与电力通信网混合组网架构,对5G网络切片架构按业务场景重新切分;最后,从终端接入、边缘计算、网络通道以及核心网4个部分,对5G技术引入的安全风险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帆 《中国新通信》2016,(16):76-76
随着科技的发展,SDN/NFV组网的应用对于我国网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SDN/NFV组网在云数据中心实现了网络虚拟化,促进了云数据中心的发展。但是SDN/NFV组网中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文笔者对于云数据中心SDN/NFV组网方案、测试及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是未来移动通信的主要业务,针对其大带宽和高容量的业务需求,从5G系统标准化进展,国内外商用情况及无线传输技术、无线组网技术、频谱技术等方面,对5G标准演进和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并对5G网络的工程建设需求进行分析,最后结合5G关键技术和网络架构特点,探讨5G网络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目前政企专线业务面临的问题,结合SDN思想和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以虚拟化光网络技术为核心的SDN政企专线解决方案,并深度解析了方案中应用层通信、资源池映射和业务映射路由策略这3大关键技术的实现方式,为SDN专线业务提供了清晰透彻的研究思路和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3G基站流量不断增长以及LTE的引入,传统的接入网络由于存在多点到多点业务实现难度大、业务承载扩展性差等瓶颈,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的多种业务综合接入的承载需求。为满足大带宽、高品质、多点化的LTE业务承载需求,电信集团公司自2009年开始组织研究IP RAN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在多个区域组织开展了组网方案试点验证工作,对以IPRAN技术形态的网络在承载1X、3G以及LTE基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在此电信LTE承载网络建设背景下,为了满足本地网络基站回传和政企客户的业务需求,基于中国电信集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天津分公司将之前建立的IPRAN网络按照集团新规范统一整改,其组网及测试方案走在全国最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