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及以5G为代表的移动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新型商业模式和经济范式。在算网融合时代,网络为计算服务,价值在于释放算力,运营商依托自身网络优势,针对数字化时代的业务新需求,通过智能网络构建泛在算力服务新模式。文章结合算力网络发展趋势、算网资源调度以及服务编排等形式,探讨运营商在算网时代能够给予用户可能的服务方式和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数据是算力时代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而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均离不开算力资源的支撑。随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算力资源需求,还是算力资源供给均迅猛增加。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应用,改变了算力资源的提供和使用方式。当前,针对基于网络提供算力资源服务的算力网络成为业界研究热点。从介绍算力资源的概念及算力资源供给和使用方式的演进入手,在分析算力网络对网络的需要及网络5.0的能力后,介绍基于网络5.0的重叠网形态算力网络,包括重叠网形态算力网络服务模式、参与方、可信安全、算力资源标识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陈晶 《中国新通信》2007,9(1):83-85
当前,全球各主流电信运营商都在建设基于MPLS和IP技术,面向下一代的多业务承载网络。该网络不同于传统主要承载互联网业务的分组网,该多业务承载网承载的业务类型丰富,除了传统的Internet业务外,还要承载语音、数据、视频、大客户等对网络服务质量(QoS)有不同要求的业务。本文从技术角度对几种关键的可靠性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移动网络向高速化、宽带化的方向发展。智能终端快速普及,宽带移动用户高速增长,手机应用软件的快速增加,导致移动网络承载的数据量飞速增长。但是如何有效承载数据海啸成为移动网络建设面临的新的挑战。通过分析移动网络数据发展趋势和数据流量增长规律,进而提出适应移动网络技术演进方向,从提高频谱效率、精细覆盖实现无缝体验、多网协同提高网络资源效率这3个方面探讨运营商应对数据流量洪流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薇 《电子世界》2012,(20):127-128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话音、视频等新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满足未来移动业务扩展的需求,建设IP承载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建设IP承载网的意义,提出了基于IP承载网的组网技术方案,此方案提升了网络的利用率和网络投资的效益,满足了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通信世界》2007,(18):11
NGN网络为运营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接入手段和承载平台,历年来,国内各大运营商N GN网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04年中国移动全国软交换汇接承载网建成;2005年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软交换汇接承载网建设;2006年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大规模的固网智能化改造和省内软交换建设,中国移动新建软交换端局、2G目标网的改造;2007年,各大运营商更是加快了NGN网络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王亦炜 《电信快报》2023,(10):18-21
“东数西算”项目要求对传输承载网络进行大规模的重构,以满足未来算力网络的要求。文章提出三个关键网络愿景:算力泛在、算网共生、智能编排,并详细阐述这些愿景的特点和要求。基于关键网络愿景,讨论传输承载网络的新特性,包括泛在、高效、弹性、智能、韧性五个特性,并在光网络和IP网络多个层面的融合中体现,赋予“光+IP”新的含义,以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东数西算”传输承载网通过三个阶段逐步演进以实现上述五个特性。  相似文献   

8.
面对不断增长的算力和网络需求,6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过网络集群优势突破单点算力和传统网络传输的极限,形成以算为中心,以网为根基,云、边、端、网、数、算深度融合的新型空天地一体化算力融合网络。首先介绍了算力网络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发展现状,并结合6G空天地一体化算力融合网络的需求提出了星算网络的概念。其次,对星算网络的分层系统架构中的空基网络、天基网络和地面网络进行描述,并提出由算网资源层、算网抽象层和算网编排层组成的逻辑架构。之后,针对未来星算网络面临的算存问题、可信传输问题、天基算力编址寻址和高移动性算力路由问题提出对应关键使能技术。最后,对星算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国家电网IMS承载网的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包括骨干侧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和过渡期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并依据网络架构、媒体流和信令流走向提出了IMS交换网对数据通信网骨干侧、接入侧的带宽需求和测算方法,对国家电网建设IMS承载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畅  张帅  刘莹  唐雄燕 《电信科学》2020,36(7):55-62
面向未来网络中计算与网络紧密结合、"算网一体"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控制方案的算力网络编排模型,并分别介绍了实现过程的关键技术。从方案与技术分析来看,基于电信运营商通信云和承载网协同的算力网络编排方案可以较好地适应未来移动边缘计算(MEC)站点成网后边边协同与云边协同的业务需求,增强了网络对业务的感知与调度能力,而集中式或分布式控制方案的具体选择与运营商通信云能力和承载网的演进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王丽莉 《电信科学》2022,(6):172-180
国家对算力网络的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电信运营商加速落实算网融合工作。为解决计算和网络相互协同、调度问题,在对算力网络相关标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算力网络研究进展,分析了算力网络业务需求,结合电信运营商现网实际,从算力储备、传输网络、网络路由、协同调度4个方面,提出了算力网络可持续性建设部署方案,为算力网络建设初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对传输承载的新需求: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灵活调度、网络切片等,以及承载网组网架构特点,文章从不同场景、不同运营商分析5G承载网的前传、中传、回传方案,并从网络架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光缆和综合业务区建设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对于5G传输承载网,运营商需根据自身网络现状,围绕基础设施,结合综合接入区和DC机房整体规划,快速推进传输承载网建设。  相似文献   

13.
赵春华 《通信世界》2005,(29):38-38,37
近年来,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有的运营商开始规划即将建设的3G网络,3G网络的规划主要包括无线网络、核心网络和承载网络三个部分,承载网络规划主要包括对无线网络和核心网络的承载规划,所谓的承载网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输网也包括IP网,本文将探讨服务于W C D M A网络的传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信改革的深入,数字电视普及的快速发展,以及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强,有线电视网已被业界公认为是打破电信垄断的重要力量。有线电视网络有着“最后一公里”的优势,覆盖面广.并已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亿.且仍以每年数百万户的速度增长,发展前景光明。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改造现有广电有线电视网络.将其建设成为广电宽带综合业务网.使之能承载包含视频、数据、语音业务的“三网融合”网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经济战略和数据要素改革的深化,计算需求持续爆发式增长,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为“碳中和”“碳达峰”带来巨大挑战。“东数西算”通过对跨地理空间的计算网络资源进行协同调度,解决计算需求与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对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演进动力。文章分析检索查询类、渲染交互类、深度学习类和区块共识类等四种算力需求场景,归纳总结算力网络场景特性及其路由资源需求模型,借鉴工业界和学术界在跨地理空间的计算资源协同调度方案,遵循以网络为中心且对现有网络协议改动最小的原则,探讨应用层算力任务预配分解,网络层路由优化和报文复制消除相结合的算网融合统一调度机制,并设计算力资源发布、算力任务预配和算网融合调度的协议流程,以平衡算力网络负载与算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3G的脚步声日益临近,几乎所有运营商都在开始规划即将建设的3G网络,3G网络的规划主要包括无线网络、核心网络和承载网络3个部分,其中承载网包括IP承载网以及传统的传输网,本文主要侧重于传输网,同时由于3G与2G的主要区别在UTRAN,因此本文将侧重探讨服务于WCDMA网络UTRAN部分的传输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现网实测数据,对不同利用率,不同PDCH承载速率条件下的话音业务质量指标、数据业务质量指标、数据业务用户感知、用户投诉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网络利用率、PDCH承载速率与网络质量的关系,并对目标利用率、PDCH承载速率取定上限值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一张电信级的IP网络,在此网络上承载多种业务,已经成为业界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在此背景下,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相继开始建设电信级IP承载网,如中国电信的CN2、中国网通的IP承载网和中国移动的IP专网等.  相似文献   

19.
喻梅 《中国新通信》2013,(20):38-39
中国移动通信正处于四网协同的发展现状,GSM网络的作为中国移动的基础性网络,高负荷承载了不断增加的数据流量业务。本文主要阐述了四网协同下GSM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GSM网络优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C网数据业务迅猛增长,其对C网承载网络数据传输带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 RAN网络具有能提供超高带宽、支持点到多点间通信、业务承载扩展性好等优点,适合作为C网承载网络使用。文章结合当前深圳电信IPRAN网络建设方面以及IPRAN承载C网试点工程方面的初步实践经验,就IPRAN承载C网组网结构中BSC CE部署方案主要特点以及优劣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