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对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规律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建民  傅昌余 《中国激光》1987,14(7):440-443
实验研究表明:(1)人体皮肤对光的反射不仅仅发生在皮肤表面,还发生在皮肤以下的组织层;(3)在400~800nm之间,人体对光的反射比曲线吸收峰与人血对光的透射比曲线的吸收峰相同;(3)在400~800nm之间,皮肤或皮加皮下组织的反射比和透射比曲线具有基本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0634439基于语义网络表示的皮肤症状模糊推理系统的研究[刊,中]/刘静//应用科学学报.-2006,24(5).-474- 478(G)针对皮肤症状中的知识表示问题.讨论了语义网络的知识表示方法。并将模糊推理引入皮肤症状图像的分类识别中,给出了4种常见皮肤症状(黄褐斑、粉刺、黑头、雀斑)的语义网络表示,建立了识别的隶属度函数和基于语义网络表示的模糊推理算法,从而构建了一种皮肤症状模糊推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推理系统得到的皮肤症状分类准确率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参11 0634440产生式规则专家系统的原理与实现[刊,中]/李蕾//微计算机应用.-2006,27(5).-631-634(G) 0634441复合材料格栅结构优化设计中的计算智能技术[刊,中]/荣晓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2 (8).-926-929(L)  相似文献   

3.
谭茜  李惠  赵恒 《激光杂志》2013,(6):83-84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角蛋白10、14、17及丝聚蛋白的分布、表达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相关性。方法以2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0例正常人皮肤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m blot测定两组角蛋白10、14、17及丝聚蛋白的分布与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相比,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组织中角蛋白10表达和丝聚蛋白表达下调;角蛋白14及17表达上调,但表达程度及部位不同,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有受损,可能是银屑病持续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理疗、针灸激光最佳功率和照射时间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明 《激光杂志》1999,20(2):48-50
本文以激光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为主线,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用激光针灸的能量模型来定量研究低强度激光辐射时对皮肤温升的影响,为激光针灸、理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内著名皮肤护理专家和美容皮肤科学开拓者之一的成都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美容科主任向雪岑专家,主编多项医学美容著作并积极参与各类政杼性公益活动,还用十余载辛勤研究与临床实践,与国内外专家团队研发的以“医学美容典范,养健康美丽容颜”的雪韵产品见证了青春,美丽同在。  相似文献   

6.
钱焕文  单清 《激光技术》1991,15(5):303-307
本文介绍266nm,355nm激光照射兔眼、人前臂屈侧皮肤及白色幼猪皮肤损伤阈值研究的照射装置、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激光功率卤化银 CO2 激光光纤对家兔的皮肤、骨骼损伤程度和病理演变。对临床应用作可行性分析。方法 :用三只纯种草兔对其脊背皮肤、骨骼 (二根肱骨 ,二根股骨 )用 3W、6 W、9W、12 W各辐射 5S,分别于即时、一周后、二周后观察皮肤病理演变。结果 :光纤 CO2 激光刀能有效气化、炭化皮肤和骨骼。程度随功率增大而增大 ,对皮肤的恢复过程和传统报告一致。结论 :CO2 激光卤化银光纤具备组织气化、炭化和切割能力  相似文献   

8.
皮肤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为实现皮肤胆固醇的无创、快速检测,设计了一套基于漫反射光谱技术的检测系统。采用毛地黄皂苷-辣根过氧化物酶共聚物溶液模拟梯度浓度皮肤胆固醇。通过检测该共聚物溶液和受试者在体皮肤胆固醇,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440~550nm特征波段内,由相对漫反射率引入的参数S值与共聚物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2,P0.01);控制年龄、性别等因素后,受试者在体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结果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7(P0.01)和0.778(P0.01)。漫反射光谱技术为皮肤胆固醇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方法。在体皮肤胆固醇的无创检测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用于研究猪和人皮肤损伤阈值的激光照射装置,装置的有关参数及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要在体内状态下诊断人的皮肤的状况,必须知道关于各种生物学物质在其中的含量和分布的客观信息.为了获得这样的信息,目前在研究皮肤组织的光学方法中间反射光谱分析法和荧光光谱分析法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探讨反射光谱分析法.这些方法的研究在两个方向进行(1):研究皮肤内部固有特性(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散射各向异性)的实验测定方法并考虑到光子的吸收、散射和再辐射过程,光在皮肤组织中传播过程的数学模拟方法;(2)在体内状态及体外状态下,受外部作用的皮肤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测量方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皮肤症状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研究中,症状特征的筛选是提高系统诊断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和LVQ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包裹算法。同时为了提高搜索效率,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并用留一交叉法验证LVQ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识别率.对初步提取的体现病态皮肤症状特点的22个特征以及它们的10个随意组合构成的干扰项进行特征选择,选择出使皮肤症状诊断率得到明显提高的特征组合。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唐建民  傅昌余 《激光杂志》1986,7(4):213-214,204
本实验研究表明:(1)光线投射到人体时,光的反射不仅仅发生在皮肤表面,还发生在皮肤以下各组织层;(2)在400~800nm之间,人体对光的反射率曲线的峰值点和人血对光的吸收峰相对应。因此,本实验为光学治疗和防护提供了某些有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信号采集、数据存储、回放和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现场模拟信号采集、存储,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库管理,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回放,实现现场实际信号的采集、信号数据库的管理和真实信号的再现功能,便于对信号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再开发.可进行系统半实物仿真、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与系统性能改进研究,节省了大量的外场实验时间和科研经费.  相似文献   

14.
日本庆应大学和资生堂共同开发使用激光不伤肌肉就能观察皮肤内部健康状态的新型显微镜装置。研究引起老人斑的黑色素分布等就能知道紫外线的影响及肌肉的老化,使用化妆品的影响等。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肌肉的损伤以表皮的厚度为标准,黑色素在真皮的附近。若不研究皮肤的深部,则很难判别皮肤的健康状态。新装置仅在皮肤表面照射激光,便能观察皮下组织。利用激光的反射便可读取皮肤内部的断面信息,用计算机处理成立体图像。在约30分钟内再现皮肤表面到深0.25mm左右的断面,就能分析出表皮和真皮界面的凸凹。而在过去,若不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太赫兹(0.1~10 THz)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太赫兹成像开始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尤其是应用于皮肤烧伤检测中,但如何将这一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转向实际临床检测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太赫兹技术在皮肤烧伤程度评估领域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成像系统、离体实验和活体实验研究等,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太赫兹图像。首先概述了皮肤烧伤程度分类方法和现有诊断方法,然后介绍太赫兹成像应用于皮肤烧伤评估的研究进展,本文重点从成像系统、检测结果和烧伤程度评估方法三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其研究进展和不足,最后提出了面向皮肤烧伤临床检测的太赫兹成像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姚凯  吴珊  张逸秋  韩璐 《应用激光》2023,(12):165-169
为明确显齿蛇葡萄中双黄酮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和槲皮素提取物)促进光电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以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分别干预大鼠皮肤、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以建立光电皮肤损伤模型,采用二氢杨梅素和槲皮素提取物干预大鼠皮肤创面或损伤细胞,然后评估大鼠皮肤创面愈合情况和炎症因子水平,成纤维细胞活性氧水平以及角质形成细胞迁移功能。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和槲皮素提取物可以降低激光损伤后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活性氧及创面组织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促进激光损伤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迁移,加速激光损伤后皮肤创面的愈合。研究表明,显齿蛇葡萄中双黄酮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和槲皮素提取物组合)通过抑制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损伤后皮肤炎症反应,促进皮肤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在人体血糖快速变化情况下,皮肤组织液糖浓度与血液(指血、静脉血)中血糖变化的延迟关系,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技术,通过人体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和血糖钳夹实验,测量了随血糖变化的皮肤光衰减系数,并对人体血糖平衡延迟时间问题做了研究。为了避免由于延迟因素造成预测血糖值误差过大,选择700m ~800m以下皮肤深度的真皮网状层作为分析计算区域。结果表明,延迟时间一般随着皮肤区域深度的增加而缩短;在不同的皮肤深度区域,血糖平衡延迟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研究有助于提高光学无创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葛明盖  党永岩  顾军 《应用激光》2012,32(3):261-264
用强脉冲光照射SD(Sprague Dawley)背部皮肤后,通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学的改变,用RT-PCR观察皮肤Ⅰ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定量分析皮肤Ⅰ型胶原蛋白蛋白质水平,为深入理解IPL治疗皮肤皱纹的作用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脸部动画中的肌肉和皮肤动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以脸部组织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为基础的脸部肌肉和皮肤运动的动态模型, 该模型以分层设计的规则逻辑网格构造脸部轮廓,以脸部动作编码系统的运动单元为依据建立分层仿真的组织模型,采用肌肉的动力和弹力性能及皮肤层的体保持力和位恢复力性能控制脸部组织运动, 从而产生相应的脸部表情的动画.  相似文献   

20.
数字成像技术能对皮肤的微观结构、生理特征、新陈代谢情况等进行描述,有助于对皮肤形态和动态平衡机制进行定量评估,对皮肤病筛查等具有重要意义。偏振成像方法以其非接触、信息量丰富、无需染色标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包括皮肤检测在内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成像的面部皮肤结构和特征的非接触在体测量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分析了不同偏振成像模式对面部皮肤不同参数测量结果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一套可调偏振成像模态的人体面部皮肤测量系统,然后分别在无偏振、平行偏振和正交偏振三种成像模式下对5个基于CIE Lab色彩空间和Frangi滤波器的面部皮肤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通过对不同参数在面部不同区域的异质分布进行细化探究,得到了不同偏振模态成像获取特定面部皮肤参数的效果差异,并给出了不同参数的偏振测量建议,为提高临床应用中偏振成像非接触、定量测量皮肤参数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