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2〕〔3〕远红外干燥加热浅谈、远红外简易辐射测试、远红外用转物资烘房、远红外烘布机,上棉十七厂科研室直热式硅钢带红外辐射器元件在消防器材加热工艺上的应用,湖南省长沙消防器材厂,刘洪志直热式硅钢带红外辐射器元件的研究,湖南省长沙消防器材厂,刘洪志低温硅碳棒及其在食品烘烤炉上的应用,洛阳市食品工业公司,樊树德远红外加热技术在油漆干燥中的应用,安阳自行车二厂,赵福林高很远红外辐射涂料在金属热处理电阻炉上的应用,广州光学应用研究所,孙荣凯论红外加热技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夏继余王正深胡仲寅陈文通远红外辐射加热的…  相似文献   

2.
远红外加热技术推广以来,始终存在着学术上的争论,其焦点有两个:远红外技术有无节电效果?涂料有无节电效果。两方都承认,远红外技术原理是成立的,具有节电作用。即加热物吸收和元件辐射其光谱相匹配时,加热效率最高,从而实  相似文献   

3.
景丽珠 《红外技术》1990,12(4):20-22
引言远红外加热技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该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已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SH系列辐射器是目前远红外技术中的优良元件之一。较已有的其他红外元件产品  相似文献   

4.
简介了三种适用于自行车涂装工艺中的远红外加热元件,指出由远红外加热元件所组成的固化烘道是一种辐射、传导和对流的耦合加热方式。综合分析了这类烘道在实际使用中的烘温曲线,并得出结论:对氨基醇酸漆而言,合理布置SHQ石英管和优质碳化硅板,就能得到理想的固化烘道,其烘温曲线为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碳化硅及其制品是我国推广远红外加热节能新技术时应用的第一代远红外元件。至今使用量仍占首位。据统计,远红外技术总容量为120万瓩,碳化硅使用量占70—80%。事隔几年,有人对远红外技术节电效果产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713厂研制和生产的陶瓷基体,直热式远红外福射加热元件,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先进节能新技术——远红外辐射加热的优质元件。它具有优良的红外福射特性和独特的电热机制,全法向发射率高达0.9以上,电一热转换效率为78%左右,一般可节电30%,如果光谱匹配得当,还可取得更  相似文献   

7.
红外加热的节能实质上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所取得的效果。要想取得满意的节能效果,首先就要合理选用优质的远红外加热元件,并配合炉体改造,设计高效率的红外加  相似文献   

8.
在改造加热设备的过程中,利用远红外板作为热源的同时,往往用硅酸铝作为隔热层,用抛光铝板作为反射板,经这样改造之后,从总效果看确实能够节约一定的电能。但远红外元件究竟在其中节约了多少电能?  相似文献   

9.
图1所示为一种新型的红外加热元件——3SK-2红外辐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元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并通过鉴定,由江苏省靖江县远红外元件厂生产供应市场。该元件有希望成为替换碳化硅元件的较为理想的元件之一。现将本产品的主要性能和优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题目名称期数页数题目名称期数页数 综述铅盆探测器1红外成象和遥感技术新趋势2英国发展热成象技术的途径2掩CdTe:迅速发展的军用材料2红外热成象啼福汞多元探测器发展现状及我们的对策3热传感仪器4红外光纤发展概况5西方国家热成象术的发展概况4西方国家热成象技术的发展概况(续)5的红外寻的头红外加热讨论,.丹」,翻2nUS比U工勺一b一b远红外干操木材与“正热源”红外技术在酿酒工业上的新应用略谈电热远红外木材烘烤炉设计‘户的几个间题远红外食品烤炉电热元件表面温度与辐射特性的选择用远红外技术供烤玻璃器皿烤花国内红外加热元件生…  相似文献   

11.
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节能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亚范 《红外技术》2002,24(5):58-59,62
阐述了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的特点,论述了远红外辐射节涂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受热面辐射率,强化辐射传热,从而可以实现节能目的的原理。结合大庆油田的应用实际,指明了远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气动加热下高温陶瓷材料的红外辐射机理与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材料内部热辐射与导热耦合传热温度场、表面反射及折射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建立了气动加热下高温陶瓷材料的红外辐射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结合蒙特卡罗法和谱带模型,数值模拟了红外辐射能在材料内部的传递及出射过程.引入介质影响因子,分析了材料的红外辐射机理和外部气动热流对材料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陶瓷材料内部热辐射的光谱选择性与温度场的耦合,导致高温陶瓷材料的红外发射率随气动热流变化而变化.由于陶瓷材料在紫外和中远红外谱带范围对辐射的吸收非常强,而在近红外和可见光谱带范围对辐射吸收较弱,随气动热流密度增大,对陶瓷材料表面红外辐射产生贡献的内部热辐射区域增大,但材料的红外发射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大型客车车身涂装工艺过程中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昆  吴玮 《红外技术》1996,18(4):35-37
通过在远红外辐射和空气对流加热条件下的对比测试,证明在大型客车车身涂装工艺过程中,采用远红外辐射的烘干方式,可以提高烘干质量并可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a centre-holed thin foil of molybdenum, used as a sample and heated using a sample-heating holder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measured using an infrared thermal camera. The temperature on the heated foil area located near the heating stage of the heating holder is almost equal to the temperature on the heating stage. However,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emperature at the edge of the hole of the foil located farthest from the heating stage, a drop in temperatur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however, so far, no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locally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the heated sample. In this study, a method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heated samples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以红外热源的辐射热来热熔镀在印制电路板上的锡铅合金,具有很多的优点.本文着重对实施这一热熔工艺的专用设备——红外热熔机的整机造型、人机关系、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结构设计,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正 《红外》2016,37(8):41-47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首次提出将红外 热成像技术应用于电加温玻璃生产,并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进一步研究了红外 热成像仪在电加温玻璃测试和检验中的应用技术,并列举了三例实际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红 外热成像仪不仅可以定性分析电加温玻璃制品的加热均匀性和定量检测制品表面的加热温差值, 而且还可以对制品进行无损检测、查找和分析其缺陷以及指导工艺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闫光辉  杨立  范春利 《红外》2011,32(6):10-14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了电气控制柜内部元件发热故障的判断方法和标准.结合红外辐射理论分析了控制柜内部过热元件对壳体内表面的热辐射,得到了壳体内表面的辐射热流密度,并针对受热壳体建立了二维热传导模型.基于壳体表面的红外成像测温数据,运用L-M算法进行了导热反问题模拟研究,准确求解了控制柜内部元件在不同热缺陷程度时的发热温度...  相似文献   

18.
红外线加热技术在飞机除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除冰方式--采用红外线加热技术除冰,该技术包括红外线加热器是固定的和可移动的两种方式.指出了红外线加热技术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的除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气动加热对红外成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气动加热条件对红外成像的影响试验研究的情况,利用电弧风洞产生高温,高超声速流场,模拟红外窗口的气动加热,红外图像由高温黑体产生,利用高速红外热像仪接收红外目标的辐射。通过对穿过高温流场、模型之后的红外图像测量分析,初步揭示了气动加热对光学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红外信标源是靶场红外跟踪测量系统的辅助设备,从选择红外电热元件的最高工作效率温度、设计高效的红外电热元件、用耐高温高发射率的材料制作反射罩以及选用优质的隔热保温材料等方面对红外信标源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