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谈我校的电工电子实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认识,结合教学实践和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薪形势,井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针对“电气技术与自动控制”各专业统一开设了“电工电子实习”这门课程。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工电子实习”课程开设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等,几年的实践所获成效表明,“电工电子实习”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顾晓雁 《电子世界》2012,(18):37-37
在电工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加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一、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电工基础的"实用性"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工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强化实验教学,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文中分析了"三类本科"学院学生的特点,环绕学校的培养目标,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课程的地位和特点出发,探究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可行之路;着重研讨了改进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以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3个年级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指出该课程的特点,并针对当前“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三个年级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总成绩对比分析,以此希望能够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势,全面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的"电工电子技术导论"教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工电子技术导论”是为管理类、人文类、财经类和外语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由于课程引入了许多发展和探索性的内容,导致教学体系中有限的课程容量与无限膨胀的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电工电子技术导论”教学系统。本文论述了该系统的原理和构成。  相似文献   

6.
电工技术是普通高等教育理工科大一学生的必修课,而电工实验课是整个电工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的一环,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全面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介绍了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电工测量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育部立项的“电工、电子系列教程改革”项目,结合我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对“电工测量”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双语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出发,介绍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路和目标,描述了课程教材建设的特色,探索了面向普通学生群体展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方法,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教学双方努力的基础上,展开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为培养以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为主体的双语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电工实训是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本文结合近五年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详细介绍了如何以有效的模式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贯穿于电工实训课的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电工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北工业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组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从加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入手,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李冬  冯乔  李敏 《电子世界》2014,(3):188-188,190
针对电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从降低教学成本出发,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EWB、MATLAB、PROTUS、MCGS等开发软件对电工电子、电力电子、单片机、PLC等电类课程的实验进行虚拟仿真,在探索电类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和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工程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3.
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工学”作为工科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各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配合我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笔者在电工电子基础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总结了“电工学”课程的新型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供同行...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电气专业新生对实验课程的认识,在结合教学实践和当前专业的发展基础上,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我校电气专业实验室针对本专业统一开设了"电工实习"这门课程。本文简述了"电工实习"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介绍了如何以有效的模式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相关内容的兴趣,实践证明,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电工电子实习是面向电类专业的学生以电工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专业兴趣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出发,总结了我校电工电子实习课程现状并结合这门课程的现实意义,在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制定成绩评定标准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力、热、光、机、电、计算机等学科和技术相互交叉和渗透,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不解决电工学课程中存在的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就无法进一步提高基础理论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满足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1987年国家教委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过去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工学”课程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分为“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电工技术(电工学Ⅱ)”及“电路和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并颁发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湃  孟庆莹 《电子测试》2022,(8):138-140
数字图像处理是电子类、通信类等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融合了前面基础课程的知识,加以应用扩展。为了深化该门课程的教育改革,努力改变教学现状,能够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具备理论知识,而且对前沿及就业都能获益,因此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改革方案,拟从骨干教师培养、辅助教学平台、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设计了图像融合综合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董明杰  杨庆益 《移动信息》2023,45(3):113-115
文中以“信息化教学在高职临床医学类课程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以高职“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择优选择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通”,利用平台优势结合传统教学,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习的过程性监督和评价,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手段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受到各个专业的重视.本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对如何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别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课程考核形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板书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内容,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高校各理工专业中,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符合新时期对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为此,需要综合分析电工电子课程特点,从不同角度入手,改革电工电子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