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有物理层认证机制依赖合法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私有性,一旦攻击者能够操控或窃取合法信道,物理层认证机制就会面临被攻破的威胁。针对上述缺陷,该文提出一种中间人导频攻击方法(MITM),通过控制合法双方的信道测量过程对物理层认证机制进行攻击。首先对中间人导频攻击系统进行建模,并给出一种中间人导频攻击的渐进无感接入策略,该策略允许攻击者能够顺利接入合法通信双方;在攻击者顺利接入后,可对两种基本的物理层认证机制发起攻击:针对基于CSI的比较认证机制,可以实施拒绝服务攻击和仿冒接入攻击;针对基于CSI的加密认证机制,可以实现对信道信息的窃取,从而进一步破解认证向量。该攻击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公开导频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攻击者能够对合法双方的导频发送过程进行同步。仿真分析验证了渐进无感接入策略、拒绝服务攻击、仿冒接入攻击、窃取信道信息并破解认证向量等多种攻击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现有物理层认证机制依赖合法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私有性,一旦攻击者能够操控或窃取合法信道,物理层认证机制就会面临被攻破的威胁.针对上述缺陷,该文提出一种中间人导频攻击方法(MITM),通过控制合法双方的信道测量过程对物理层认证机制进行攻击.首先对中间人导频攻击系统进行建模,并给出一种中间人导频攻击的渐进无感接入策略,该策略允许攻击者能够顺利接入合法通信双方;在攻击者顺利接入后,可对两种基本的物理层认证机制发起攻击:针对基于CSI的比较认证机制,可以实施拒绝服务攻击和仿冒接入攻击;针对基于CSI的加密认证机制,可以实现对信道信息的窃取,从而进一步破解认证向量.该攻击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公开导频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攻击者能够对合法双方的导频发送过程进行同步.仿真分析验证了渐进无感接入策略、拒绝服务攻击、仿冒接入攻击、窃取信道信息并破解认证向量等多种攻击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和研究OSPF协议脆弱性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通用的、多模式的OSPF协议脆弱性检测系统,包括了使用伪造实体路由器方法实现拒绝服务攻击模型和使用零拷贝技术实现中间人攻击模型,并采用SNMP和旁路监听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检测结果的实时监控。最后,在测试环境中对不同种类的路由设备进行了脆弱性验证,并对脆弱性的危害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密钥交换中中间人攻击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是一种可以在有窃听信道中安全地协商密钥的有效算法,但是它不能抵抗中间人攻击。不过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可以通过验证密钥的方法来防范可能存在的中间人攻击。文章不仅论证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并给出厂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最后还提供了一种获得随机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强口令认证协议的组合攻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小龙  杨义先 《电子学报》2003,31(7):1043-1045
基于强口令的身份认证机制是目前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IEICE上新近提出的一个优化强口令身份认证协议OSPA(Optimal Strong-Password Authentication)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本文首次提出的组合攻击方法对其进行了有效攻击.攻击结果表明该协议对凭证被窃问题、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6.
文中在研究了目前广泛虚用的HTTPS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HTTPS会话劫持的手段和方法,并重点分析和揭示了一种基于中间人攻击(MITM)的HTTPS会话劫持方法——SSLStrip。进而提出了关于HTTPS协议本身以及所有通过HTTPS进行涉密交互的客户端的安全性问题,并提供了针对SSLStrip可行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第二代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KEv2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介绍了IKEv2协议的新特点,并对IKEv2协议抵御中间人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2G/3G以及3G-WLAN两种异构互连网络的中间人攻击,分析了攻击的可行性,并各自讨论了相应的防御机制,最后对异构无线网络的安全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赵会宁 《通信学报》2006,27(Z1):40-42
分析了移动IPv6中使用的迂回路由机制及其安全性,提出了针对迂回路由机制的一种中间人攻击方案.提出了安全增强的迂回路由机制,分析了其安全性,证明它抵御了中间人攻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PKI的信任传递漏洞,通过在局域网网关伪造X.509公钥证书,实施中间人攻击,从而实现了对经由网关的https会话的无痕监控。  相似文献   

11.
Rijndael密码的逆序Square攻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10月Rijnael被选为高级加密标准(AES),目前对它最有效攻击仍是由设计者提出的Square攻击。Square攻击是利用密码Square特性提出的选择明文攻击,可以对六轮和六轮以下的Rijndael密码进行成功的攻击,攻击六轮Rijndael的所有密钥的计算量为2×2~(72) 2~(64),五轮密码的复杂度为3×2~(40) 2~(32)。该文提出了逆序Square攻击算法,该算法是基于密码Square特性提出的选择密文攻击方法。它攻出六轮Rijndael密码的所有密钥的复杂度为2~(72) 2~(56),五轮密码的复杂度为2~(40) 2~(24)。若改变密钥扩散准则中的圈循环顺序,五轮密码的逆序Square攻击复杂度由2~(40)降为2~(32),六轮的攻击复杂度由2~(72)降为2~(64).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攻击方法的分类和形式化描述是对网络攻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分析了现有攻击分类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攻击效能的分类方法(NACR),将攻击方法、攻击工具和漏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然后,在NACR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给出了与攻击效能密切相关的参量定义,阐述了攻击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一个攻击实例具体阐述了网络攻击方案的形式化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多磊  李超  赵惠文 《通信学报》2003,24(9):153-161
目前针对新一轮高级加密标准(AES)Rijndael密码的最有效攻击算法仍是由设计者提出的Square攻击。文献[1]中指出Square攻击是一种选择明文攻击,攻击强度不依赖于S盒、列混合矩阵和密钥扩散准则的选取。本文提出的逆序Square攻击算法是一种选择密文攻击方法,对5、6轮的Rjjndael密码的攻击优于Square攻击,对RD-256的攻击较原算法复杂度降低2^3,Square攻击对RD-192的攻击优于逆序攻击。如果改变密码循环移位的方向或密钥扩展算法中的循环移位方向则逆序攻击对5、6轮RD-128的攻击复杂度较Square攻击降低2^8,对7轮RD-192的攻击优于Square攻击,而在许多文献中将改变后的行移位方向默认为原算法移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APT攻击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攻击,其对国家国防安全、国民经济安全、重要行业信息安全、公司商业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重大APT攻击事件,然后详细阐述了APT攻击过程,并深入研究了APT攻击与传统攻击的区别,以及APT攻击给传统信息安全防御所带来的技术和管理双重挑战。最后,深入研究了APT攻击的现有防御技术,并依据APT攻击链提出了一种针对APT攻击的防御架构。该架构完整覆盖APT攻击各个步骤环节,并考虑了管理、传统防御技术与APT防御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网络攻击以复合攻击形式为主,但当前的安全设备只能检测无法预测,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攻击效用的复合攻击预测方法,通过该方法识别攻击者的最终意图,预测攻击者下一步可能进行的攻击行为.该方法利用攻击意图描述复合攻击过程,建立了基于攻击意图的复合攻击逻辑关系图,并引入攻击效用的概念,表示入侵者在攻击过程中完成每步攻击所获得的收益的大小,是复合攻击预测的重要参考.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传统入侵检测系统难以得出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问题,以攻击图表示模型为指引,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攻击事件智能发掘模型。本文以先验知识建立贝叶斯攻击行为关联图。基于属性相似度聚合网络攻击行为,针对网络攻击场景设计高效的Ex-Apriori算法发掘攻击行为间的关联规则,并建立攻击行为组集。利用贝叶斯攻击行为关联图的参数对攻击行为组集进行计算,实现对攻击事件的发掘。实验表明,本模型能有效提取网络攻击事件及发现攻击路径,为网络攻击事件的发现与应对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多步攻击检测问题,研究面向云计算环境的攻击场景构建方法。首先,构建了动态概率攻击图模型,设计了概率攻击图更新算法,使之能够随着时空的推移而周期性更新,从而适应弹性、动态性的云计算环境。其次,设计了攻击意图推断算法和最大概率攻击路径推断算法,解决了误报、漏报导致的攻击场景错误、断裂等不确定性问题,保证了攻击场景的准确性。同时将攻击场景随动态概率攻击图动态演化,保证了攻击场景的完备性和新鲜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适应弹性、动态的云计算环境,还原出攻击者完整的攻击渗透过程,重构出高层次的攻击场景,为构建可监管可追责的云环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增强攻击树的复杂攻击分析与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超  崔金生  刘晓然 《通信技术》2009,42(4):145-147
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日趋复杂。文章对复杂攻击进行了分析,在传统攻击树的基础上研究了增强攻击树的概念,并基于增强攻击树以DOS攻击为例对复杂攻击进行了建模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攻击的防御模型。  相似文献   

19.
Malicious intruders may launch as many invalid requests as possible without establishing a server connection to bring server service to a standstill. This is called a denial‐of‐service (DoS) or distributed DoS (DDoS) attack. Until now, there has been no complete solution to resisting a DoS/DDoS attack.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network security issue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a DoS/DDoS attack. A resource‐exhaustion attack on a server is one kind of denial‐of‐service attack. In this article we address the resource‐exhaustion problem in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protocols. The resource‐exhaustion attack consists of both the CPU‐exhaustion attack and the storage‐exhaustion attack. In 2001, Hirose and Matsuura proposed an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AKAP) that was the first protocol simultaneously resistant to both the CPU‐exhaustion attack and the storage‐exhaustion attack. However, their protocol is time‐consuming for legal users in order to withstand the DoS attack.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light modification to the Hirose–Matsuura protocol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st. Both the Hirose–Matsuura and the modified protocols provide implicit key confirmation. Also, we propose another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with explicit key confirmation. The new protocol requires less computation cost. Because DoS/DDoS attacks come in a variety of forms, the proposed protocols cannot fully disallow a DoS/DDoS attack. However, they reduce the effect of such an attack and thus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the attack to succeed.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在现代密码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简要介绍了流密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模型,主要包括:折中攻击、猜测和决定攻击、相关攻击、最佳仿射攻击、代数攻击和边信道攻击。然后基于Mathematica平台,使用简易密钥流发生器为测试对象,对其中的折中攻击、猜测和决定攻击及相关攻击进行了仿真实现。通过实验,揭示了流密码算法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避免内部状态演变的线性性以及输出序列统计性质的偏向性。最后对流密码分析方法给予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