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长瑞  于绍晨 《通信技术》2023,(12):1396-1400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构建在IP承载网络之上,使用户就近访问内容,降低业务访问时延,是典型边缘计算业务,统筹建设内容分发网络与移动边缘云是未来网络发展目标。针对内容分发网络及移动边缘云的发展现状,结合网络特点、网络架构分析了内容分发网络、移动边缘云建设方案,为网络协同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国兴 《通讯世界》2016,(22):18-19
通信运营商传统的以固网业务为主的传送网架构已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正在展开的LTE网络部署,又从业务带宽、业务流向、业务属性等方面带了新的挑战,如何改进全业务运营的传送网架构、并有效应对LTE承载需求,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LTE及全业务网络环境下的传送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传送网主要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对比,着重阐述了LTE及全业务承载对传送网的需求;结合本地传送网现状和需求分析,给出了建设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P2P(点对点)传输技术和CDN(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的各自特点,并对PCDN(点对点与内容分发网融合)的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将PCDN的基础网络架构作为网络承载层应用于IPTV(网络电视)系统平台的设计之中.同时提出了基于此技术的IPTV系统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实现方法,并对系统架构的特点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现有通信数据网中,数据传输完全依赖承载网的单径传输,不能有效支撑"媒体内容组播"类业务,存在网络流量和负载集中(可能导致网络传输瓶颈)、网络资源调度困难等诸多问题。本项目借鉴内容分发网络、P2P等互联网应用技术思想,结合数据网结构对Qo S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重叠网络的数据网传输模式,并在重叠网络上进一步构建面向"媒体内容组播"和"互动消息会话"应用的内容分发网络模型,为NGN行政电话、调度软交换的多媒体业务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IP承载网已作为电信全业务的承载方式在电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MPLS VPN作为构建IP承载网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不同业务隔离及采用不同接入方式用户的无障碍通信。文章基于电信运营商角度,给出了基于MPLS VPN的电信级IP承载网网络架构方案,并对其多业务组网应用方式作出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务的迅猛涌现,网络的确定性、安全性和资源调度等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然而,现有网络是“尽力而为”的模式,只管控网络资源,不管控业务或应用连接。网络5.0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议、确定性网络、内生安全可信、自组织网络、算力网络”等解决方案,为未来全业务承载提供承载底座。网络5.0在架构层面,需解决现有业务承载的OTT方式,即业务的应用层与网络层的控制与匹配不足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网络5.0业务网的4个关键创新动机;其次,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业务网架构,通过在现有网络承载层上叠加业务核心层,使网络具备动态的业务感知、业务连接、资源匹配和连接管控能力,内生解决了网络业务/应用Underlay+Overlay协同的确定性承载,又开创了基于用户体验和应用感知的新型业务和精细化网络运营模式;最后,列出了超算快线和不间断直播两个典型业务场景,为未来的网络研究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在LTE核心网中,通过引入PCC机制,来实现应用层业务数据流QoS需求到核心网承载层QoS分组过滤器之间的一致性映射和匹配问题。文章在详细介绍和分析LTE核心网中承载层QoS机制和PCC总体架构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基于PCC和网络能力开放平台的QoS控制,从而提升运营商掌控网络提供业务的能力并改善用户的业务体验。  相似文献   

8.
快速发展的IPTV业务成为中国信息领域的一个焦点,但经过长时间在中国多个城市的试验后其业务模型依然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如何选择合适技术的问题成为一个短时期难以回答的问题。由于目前中国已经开展试验的IPTV业务主要是对本地的小批量用户播放电视和录像节目,采用的技术只能作为一种尝试而很难成为今后IPTV技术发展的范例,因此有必要从最终构建全国性的能满足商用运营需求的IPTV业务网络的角度出发。在全国性IPTV网络架构的设计、承载网的改造、视频编码的选择、终端的结构、内容分发网络的构建、开放DRM平台的建立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等几个主要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IP承载网已作为电信全业务的承载方式,在电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MPLS VPN作为构建IP承载网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不同业务隔离及采用不同接入方式用户的无障碍通信。文章基于电信运营商角度,给出了基于MPLS VPN的电信级IP承载网络架构方案,并对其安全解决方案做出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效承载IP网络ASON助力联通IP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小军 《通信世界》2008,(34):I0026-I0027
未来的网络架构将从垂直网络向水平网络演进,电信业务IP化是业界主流的发展趋势。简化网络、构建统一融合的IP承载网络是降低CAPEX、OPEX,追求综合低成本(TCO)的一个重要目标。IP承载网是一个多业务承载网络,不仅能够满足信令和语音业务承载要求,将来还可以承载精品大客户专线等业氛  相似文献   

11.
刘丽莉 《通信技术》2011,44(1):121-122,125
电信IP城域网络面临从原先单一承载普通上网数据业务转向真正的"三重播放"即语音、视频、数据等全业务的承载上。三重播放业务引发电信IP城域网络高效承载全业务的迫切需求。从引入适合三重播放业务特点的以太网承载IP报文(IPoE)认证方式,从接入层到业务控制层采用优化的分布式用户策略,在二层汇聚网引入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等3个方面对电信全业务网络承载架构的演进思路进行探讨,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国家电网IMS承载网的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包括骨干侧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和过渡期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并依据网络架构、媒体流和信令流走向提出了IMS交换网对数据通信网骨干侧、接入侧的带宽需求和测算方法,对国家电网建设IMS承载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5G技术的出现带动了传统信息传输模式的变革,其网络架构与业务特征相对于4G技术存在明显差异,对其承载网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详细阐述5G技术承载网面临的挑战,从多个技术层面入手,研究5G网络架构下的接入技术方案,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为5G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5G新定制化网络应用领域及需求,如何构建一张具备灵活切片能力的移动承载网,成为5G承载网建设重中之重。从FlexE技术架构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详细介绍了FlexE接口技术原理与应用,并与FlexE电路交叉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IP/MPLS机制结合FlexE接口技术的STN承载网切片架构,并给出了5G STN承载网采用FlexE接口部署网络切片发展方向与建议,满足推进5G STN承载网切片大规模商用部署。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演进,以话音为主的移动业务向着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务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拓展需求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本文介绍了IPRAN的发展背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主流的IPRAN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特别针对PTN的技术原理以及组网策略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全业务运营环境中,如何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最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的实际网络部署策略方案为案例,对IPRAN网络部署策略做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6.
微服务是现代应用架构的新方法,其特点在于将复杂的应用功能分解到离散、独立的服务中,以实现应用方案的解耦,并且各个服务可以单独开发、部署及扩展。应用的变化必然驱动着底层网络的变化,可重构基础网络体系架构旨在通过网络重构机制来弥补网络业务需求与网络基础传输能力之间的差距。融合可重构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SDN体系架构中元模型的构建机制,旨在将SDN体系架构中各层的服务以元模型的方式呈现,并且在借鉴AKF三维伸缩模型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分解的元模型的构建方法。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开发实例,验证了基于正交分解的元模型构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曹畅  张帅  刘莹  唐雄燕 《电信科学》2020,36(7):55-62
面向未来网络中计算与网络紧密结合、"算网一体"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控制方案的算力网络编排模型,并分别介绍了实现过程的关键技术。从方案与技术分析来看,基于电信运营商通信云和承载网协同的算力网络编排方案可以较好地适应未来移动边缘计算(MEC)站点成网后边边协同与云边协同的业务需求,增强了网络对业务的感知与调度能力,而集中式或分布式控制方案的具体选择与运营商通信云能力和承载网的演进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新型承载技术PTN的发展,深入分析了PTN的技术特点以及PTN与SDH建网的差异,论述了PTN与SDH/MSTP网络间架构的关系,对PTN与OTN组网架构、4G场景PTN组网架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PTN业务承载和PTN+CE建设等发展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密集连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密集终端接入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网络架构及相关技术、密集连接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等几个重点方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多种连接形式并存的灵活性网络结构。针对上下行覆盖不对称问题,结合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提出了基于上下行分离网络架构的密集终端接入方案,阐述了为应对大规模组网和密集连接需求要实现的网络架构立体化和通信与计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并基于太赫兹和区块链等技术对频段向上延伸和频谱资源共享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LTE的普及,世界迎来LTE应用的浪潮。LTE因其提高了频谱效率、架构扁平和低时延设计等特点,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同时,随着LTE的变革,在LTE承载网的设计中也出现了多样的规划方案。因此,做好LTE承载网网络规划设计,建设一个大带宽、低成本、可扩容的LT E 传输承载网是至关重要。本文针对LT E网络架构特点及承载需求,对现有的面向LT E的承载网络进行了对比及分析。结合具体设备提供商,并考虑网络性能、业务承载需求、投资成本、功耗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LTE承载网的目标架构,给出了一种PTN、IP-RAN融合的的承载网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