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 - 2 0 0 0标准 ,各国间正展开激烈的竞争 ,提交ITU的地面候选方案多达 10种。由于CDMA具有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频率规划方便等优点 ,IMT - 2 0 0 0候选标准已基本上统一到基于CDMA方案上。本文先简要介绍了第三代CDMA空中接口的特征 ,然后分别介绍呼声最高的两种方案的空中接口标准 :W -CDMA和cdma2 0 0 0。  相似文献   

2.
如何建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重大问题,作曾建议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建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本试图进一步论述建立我国移动通信的急迫性和有关的标准、市场、技术、道路,以及政策措施等问题,以期早日建成我国移动通信产业。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外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状况、提交ITU的各种标准提案和演变 结果、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结构/特征和演进方式,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 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不断完善和相关系统及设备的逐渐成型,个别移动通信研发、生产企业或电信运营商向地方政府或地方主管部门提出了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的申请。为保证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和运营业的有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凡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分配和指配,均由信息产业部集中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不得擅自审批。二、信息产业部已就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核心频率的清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正在统筹考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核心频段和扩展发段的频率规划。三、电信运营…  相似文献   

5.
据悉 ,今年 5月 1 0日 ,中国工程院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工程科技论坛 ,中心议题是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中国工程院朱高峰副院长说 ,近年来蜂窝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 ,但目前所用的第二代技术设备仍有缺点和局限 ,因此第三代移动通信在世界、中国都是一大热点。现在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主流是两种制式 :欧洲和日本的 W- CDMA;美国的 CDMA2 0 0 0。朱高峰谈到 ,在上述两种制式之外 ,我国自主提出了另两种制式 :TD-SCDMA和 LAS- CDMA。TD- SCDMA已得到国际电联认可 ,并列入其标准系列之中。问题是这两种制式目前开发深度都…  相似文献   

6.
信息天地     
WCDMA和cdma2000通信行业标准发布为推动我国3G产业发展,信息产业部继发布了TD-SCDMA系列通信行业标准之后,日前又发布了WCDMA、cdma2000系列通信行业标准。据介绍,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整体工作按照“积极跟踪、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方针,有效地开展了技术评估、设备测试、网络试验和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等工作。2001年6月,信息产业部组织国内运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支撑单位和大学的专家成立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专家组”,正式启动了3G技术试验,对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技术的系统设备、接…  相似文献   

7.
国际电信联盟成员选择“移动通信”作为2 0 0 0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 ,不仅是对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市场良好表现的充分肯定 ,更反映了人们对移动通信的未来充满信心 ,并寄予厚望。面对第三代移动通信 (IMT 2 0 0 0 ,简称 3G)这一新的技术发展高度和历史机遇 ,秉承稳健务实、努力创新的传统 ,中兴通讯一直在思考如何持续不断地为客户创造利润 ,以及如何在 3G中有所作为的问题。1 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要有正确认识 ,不仅要求把握移动通信的基本规律 ,同时还要从发展的角度认识移动通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1 移动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简明描述了这种未来系统的综合功能和网络结构,以及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最后阐述了我国移动通信如何向第三代迈进。  相似文献   

9.
聂能  李方伟 《数字通信》1999,26(2):1-2,12
简述了第3代移动通信功能要求,介绍了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市场需求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发展第3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基础与条件,提出了具体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第3代移动通信功能要求,介绍了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市场需求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发展第3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基础与条件,提出了具体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沈玲 《电子工程师》2000,26(12):15-17,43
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概况,在对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 IMT-2000系统的网络标准及其网络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智能天线在第3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何亮 《电子工程师》2004,30(10):39-40
智能天线是我国提交的3G国际标准TD-SCDMA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其特有的空间分集效益,可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增加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目前已日益受到移动通信业界的关注,并将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IMT-2000的网络结构、相关规定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MT-2000是国际电联(ITU)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统称。本文介绍了IMT-2000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ITU的标准化工作、相关规定,IMT-2000的无线技术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些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GSM系统的发展受到了频率瓶颈的制约,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分别为WCDMA、CDMA2000和TD-SCDMA。通过比较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频谱效率上的作用,可以看出我国自主研发并提交的TD-SCDMA标准具有相对较高的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15.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卫东  高原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0):19-21,24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展应用的同时,关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已全面展开。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规格的研究制定工作。通过从4G移动通信系统的产生背景以及特点引入,介绍了4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回顾了全球4G的发展状况,最后对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IMT—2000技术与标准化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淑敏 《世界电信》1999,12(4):20-24
1999年3月,在ITU-R TG8/1第16次会议上确定了IMT-2000无线接口参数;目前提交到ITU的IMT-2000地面无线传输技术提案已有10种。其中W0CDMA和cdma2000两种主流宽带CDMA技术仍在努力寻求标准的统一,我国提交的TD-SCDMA技术与3GPP的TDD方案也在积极探讨融合。标准融合尽管很困难,但仍存在着可能性。我国在考虑第三代移动通信采取的态度和策略时,应充分兼顾  相似文献   

17.
李万臣  王忠新 《信息技术》2008,32(2):85-87,90
TD-SCDMA是由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具有较高的系统性能和频谱利用率,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切换技术-接力切换技术.文章通过功能强大的网络建模仿真工具OPNET对接力切换的算法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在典型的车载环境下接力切换在多任务条件下如何提高TD-SCDMA系统切换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蓓  易军 《电子质量》2005,(11):58-60
作为我国对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贡献,我国提出的TD-SCDMA RTT建议,通过一年多的完善和融合,已经成为ITU IMT-RSPC(TG-8/1输出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19.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更石  杨平 《电信科学》2001,17(4):28-31
本文首先分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未来的业务和市场。回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协议的标准化进程,分析了几种主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特别分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工作的最新内容和未来移动通信的可能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研制和生产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移动通信网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演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世界电信》2001,14(2):3-6,40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日趋成熟,其产品预计可在2004年前后投入商用。本文在分析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现状和保护已有设备投资的基础上,从保证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运营商和移动用户利益出发提出:第一步,在IMT-2000核心网成熟之前,采用现有的GSM/GPRS核心网,通过A和Gb接口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空中接口采用频谱利用率高、符合IMT2000要求的TD-SCDMA技术,以满足高话务量区域的需求。第二步,采用成熟的IMT-2000核心网(Release2000)、IMT2000FDD和TD-SCDMA无线传输技术,逐步形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