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认为三网融合的发展对网络架构的新需求主要体现在网络的扁平化和透明化,对网络容量的需求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需要传送网提供灵活的大容量调度能力;作为业务网络的基础承载网络,传输网络需要满足各种业务承载的传送带宽和长传输距离、安全性和灵活调度等要求;传送网的技术发展在光传送网(OTN)技术、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和100G技术方面的发展为传输网的进一步发展和融合做好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
随着业务和电信网络的IP化和宽带化,在城域(本地)网实现各种业务的综合承载传送已成为可能。根据各种承载业务的特点和网络现状,提出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络的目标网络架构、业务承载及网络演示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网络平滑演进的角度看,基于分组传送同时兼容现有TDM传送技术的"全业务交换传送"的体系架构是实现光传送网向分组化方向演进的必然选择,也是电信运营商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主要讨论了基于分组传送的全业务交换传送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方案,该体系结构的关键是在电层引入基于分组的T-MPLS交换技术,解决光传送网对分组业务的承载问题.该体系架构能够满足各种网络业务的传送需求,融合了数据、电路和光层传送功能于一体,支持数据/TDM/波长等不同技术信号的交换.  相似文献   

4.
杨丰妮 《信息通信》2013,(3):243-244
PTN是一种以承载分组业务为主、兼容传统TDM业务、ATM业务的新一代多业务统一传送技术,是传送网、IP、以太网三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PTN技术具有面向连接的数据转发机制、丰富的OAM、严格的QoS机制以及50ms的网络保护等技术特征,适用于承载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回传网络、以太网专线以及IPTV等高品质的多媒体数据业务。网络安全性是各大运营商最为关心的技术,是衡量一个网络质量是否优良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文章重点介绍了PTN的几种保护技术,并对各种保护技术在传输设备的实现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龙 《电信快报》2013,(3):36-38
文章分别从网络结构、网络容量、资源储备和新技术部署等4个方面分析了三网融合对城域传送网发展的新要求,分析了从末端客户接入一直到广电播控平台之间需要城域传送网承载的业务类型,针对已经部署的不同的城域传送网技术、技术的发展以及业务发展需求,给出了多种不同的业务承载方案,分析了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在5G业务发展领域,OTN相较于其他传送网体现出了更多优势,能够较好实现5G业务承载。在对5G业务发展的OTN承载需求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向5G业务的OTN组网架构,并对OTN采用的前传、中传等承载技术进行探讨,能够为发展5G通信网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送网承载着各种网络业务,通过加强建设使其达到近期业务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本地传送网的现状,并提出了网络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传送网工程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国兴 《通讯世界》2016,(22):18-19
通信运营商传统的以固网业务为主的传送网架构已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正在展开的LTE网络部署,又从业务带宽、业务流向、业务属性等方面带了新的挑战,如何改进全业务运营的传送网架构、并有效应对LTE承载需求,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LTE及全业务网络环境下的传送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传送网主要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对比,着重阐述了LTE及全业务承载对传送网的需求;结合本地传送网现状和需求分析,给出了建设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球IP流量的迅猛增长带来庞大的专线业务需求,特别是跨国长距离国际专线业务需求。国际专线业务有别于国内政企专线业务,有其独特的特征,从而使得传统传送网在承载国际专线业务时面临巨大挑战。运营商在跨国传送网部署时,受制于境外租用机房条件的限制,在利用有限设备承载多种业务上面临着和国内网络不同的难题。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PeOTN)可以有效解决国际专线业务组织和传送网跨国部署所面临的问题,是较为理想的跨国传送网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的技术架构及其承载国际专线业务的具体实施方案,给出了利用PeOTN实现传送网跨国部署的组网建议,展望了PeOTN向SDN演进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现有传统网络IP化改造更替进程的加快,以及下一代移动宽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业务应用和传送承载的IP化、分组化将成为演进的主线.如何充分挖潜现网网络资源、快速响应市场业务发展需要、把握新技术引入时机等也应统筹考虑.文章从多业务承载、业务模型、网络快速保护能力、网络扩展性、网络组网成本控制等方面分析入手,结合现有...  相似文献   

11.
从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的应用现状和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SDN的本地综合承载传送网的网络架构及组网模型,并对SDN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PTN作为城域传送网主要承载技术的介绍,阐述了PTN技术相对MSTP的技术优势,分析了PTN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城域传送网基于PTN技术分3个阶段承载全业务的网络演进策略,为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移动根据实验网的测试情况和传送网技术发展体制,最终选择了PTN L3 VPN作为TD-LTE基站回传的传输方案。本文在分析了TD-LTE对传送网新挑战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如何提高传送网灵活性和高带宽,提出了现阶段面向TD-LTE的城域传送网的承载解决方案,分析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单纯的MSTP/PTN二层管道传送网已经不能适应2G/3G/LTE业务综合承载的需求,IP化、宽带化、密集覆盖成为未来移动业务承载网络发展的三大特点。本文希望在LTE背景下对移动业务承载网的组网进行研究,为运营商未来网络技术选择及演进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介绍OTN/PTN技术特性及其在传送网中的承载关系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利用OTN/PTN技术规划城域传输网的基本思路,并以呼和浩特城域网为案例,简要阐述了利用OTN/PTN技术组建核心网及汇聚网的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TD-LTE的研究,并将其引入中国首个试用该技术的上海世博园区;同时,详细阐述世博园区传输网络的现状,以及TD-LTE这种高带宽业务的承载与传送的方式;最后,展望了面向TD-LTE传输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颜荣谊 《山东电子》2014,(4):126-128
3G时代,PTN拉开序幕,随后4G时代到来。那么,作为承载4G网络的PTN传输网络该如何演进?本文主要对TD-LTE的需求进行分析,分层次提出了PTN传输网络的组网演进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移动承载新建3G网络的传送网将全部采用PTN的技术,承载2G网络的传送网后续升级也正在向PTN过渡.大规模使用的PTN兼顾分组业务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同时继承了SDH设备简化运维的特性,本文总结了在PTN网管规划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在某地区移动城域PTN网管和DCN规划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High-capacity e-science and consumer applications require transport networks that are dynamically provisioned. Rapid advances in next-generation SONET/SPH and optical switching along with GMPLS control have enabled many new services' provisioning capabilities. In particular, a key paradigm is the new layer 1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framework, which allows clients to directly provision their own services without deploying expensive infrastructur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L1-VPN and describes a resource management scheme that will enable transport network virtualization across a multidomai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he scheme is implemented in both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frameworks, and allows for dynamic sharing of transport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results is presented showing a distributed control plane in a multidomain network architecture achieving higher VPN carrying capacity than a centralized control pla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