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俊宇 《通讯世界》2016,(13):140-140
在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中,电力信息化的进程脚步开始逐渐加快,同时拉近了电力网和通信网之间的关系。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离不开电力的通信网络,因此对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根据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意义,来分析影响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因素,以及提高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2006,随着3G手机即将粉墨登场,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期分别从通信网、雷达网、通信装备的可靠性指标,以及基于FMECA的雷达可靠性增长等方面展开论述。通信可靠性是指通信网在特定环境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用户通信需求的能力。从通信网抗毁性、生存性、有效性、完成性的指标及其主要测度,对战时军事通信网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雷达网可靠性指标是一个复杂的指标体系,根据网络状态的不同,度量的标准也随之变化。通过对雷达网进行研究,定义其可靠性指标,列出了基本的雷达网可靠性指标。另外,…  相似文献   

3.
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电源是关键之所在,在电力通信中保障好通信电源是让电力通信网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电力通信网在运行过程中有非常高的要求,一旦出现电力通信网运行中断情况,一般与电力通信设备本身出现故障、光缆线路出现故障以及通信电源出现故障密切相关。随着电力通信网的发展与进步,通信设备本身的可靠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光缆线路的控制也加大了力度,而通信电源故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出现的各种故障中,通信电源故障一直居于首位。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情况,文章将主要研究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的故障原因,继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工程》2019,(4):272-276
针对无法简单套用经典方法来研究复杂军用通信网可靠性设计这一难题,对通信网可靠性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详细的可靠性测度指标。基于军用通信网可靠性设计需求,建立了系统可靠性测度和数学模型,给出了一种快速的解析评估算法和适用于大型网络的模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快速、有效地计算评估可靠性指标,为军用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提供可行、有效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薇伟 《通讯世界》2016,(5):172-172
电力通信网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常见的光传输网以及程控交换网等等都属于电力通信网络系统。近年来在高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电力通信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已经成了现代化电网的重要组成。电力通信网是保障电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它涉及通信规划、建设以及检修管理等方面。本文在分析了电力通信网管理特点之后,重点研究了电力通信网管理和规划要点,最后提出了几点提高管理规划可靠性的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提高电力通信网整体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通信网的可靠性是用户进行正常通信的基本保障,在实际网络运行中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计算机通信网的可靠性总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优化计算机通信网的可靠性设计方案,从源头上做好计算机通信网的可靠性保障。  相似文献   

7.
张艳辉 《信息通信》2013,(3):206-207
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运输也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在铁路运输中,通信是现在研究的关键问题。铁路通信网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数字庞大的通信网络,其中光纤传输是主要方式。文章从光纤传输问题和其保护措施入手,深入分析铁路通信网的现状和改进方案,以提高铁路通信信号的可靠性,建立完善的铁路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作为服务电力企业的专网,电力通信网逐渐从电路交换技术向软交换技术的趋势发展。由于软交换技术是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具有技术性、快捷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优势,因此,在电力通信网中加大软交换技术不仅能够增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使网络运行更具可靠性。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软交换技术,对加大软交换技术,增加电力通信网运行的可靠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实际电力通信网运行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骨干电力通信网中波分复用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别就基本网络单元和通信光路两个方面,建立可用性模型进行分析,以省级电力骨干通信网为例,根据实测数据进行可用性数值计算,进而了解骨干电力通信网中波分复用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苏宇科 《信息通信》2014,(11):197-199
电力通信网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通信网络,其可靠性直接决定电力通信网在市场竞争中所占据的位置,而如何对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就成为了电力通信企业纷纷关注的重点内容,该研究通过对指标评估体系的设计思想进行简单概述,再以此引出评估模型,最后基于电力通信网络所承载的不同业务,其重要度的等级来对通行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简单叙述,旨在为电力通信网企业再对网络可靠性进行评估,进而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促使电力通信网的运行水平能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通信网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网的可靠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通信对通信网可靠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问题的描述,以及对通信网可靠性分析方法和实施措施的介绍,说明可靠性的分析是一个困难问题,而可靠性的实施是一个经济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线缆的土壤埋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地下通信电缆、光缆土壤腐蚀及防护研究,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信网可靠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通信网的设计和维护过程中,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评估是个难题,如何选择网络可靠性指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论述了通信网抗毁性、生存性、有效性、完成性的指标殛其主要测度,并对战时军事通信网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克民 《电信技术》2003,(11):30-32
在当前全球电信业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的背景下,运营商主要将资金投放在能够延长现有设备寿命和能力的技术上,因此研究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成为最主要的任务之一。1引言我国现代化的通信网的规模和容量已跃居世界之最,到今年9月份,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5亿。通信网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使用好、维护好。要使我国现代化的通信网长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其可靠性、安全性是永恒的主题。在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方面,提高通信电源的供电品质和安全可靠运行是主要的一个环节。随着通信网超常规的快速发展,通信…  相似文献   

15.
刘亚民 《通信电源技术》2016,(4):167-168,222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电网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伴随着智能化电网的发展,电力通信业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通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电力通信行业发展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引进新的通信技术。OTN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通信技术,将其应用于电力通信网中不仅可以增加电力通信网的容量,还能保证电力通信网运行的可靠性。O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将改变网络的结构,使其由链式和环形网络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文中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O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力通信网一般来说指的是能够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网络通信体系。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内部电力企业都以自身特点为基础,在国家建立了本国专用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电力通信系统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电力通信质量与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力通信网是一个电力企业的核心架构,稳定健康的电力通信网能有效保证国家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只有当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才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电力通信网在搭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路由的分配,在电力通信网后期的运行与维护过程中同样也会涉及到路由的分配方法。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阐述了影响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一些因素,在第三部分则提出了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路由优化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战术通信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对于提高战术通信网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战术通信系统中网络管理的特殊性,说明了战术通信网的规划步骤和方法,探讨了战术通信网的监控和管理问题,并给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配用电通信网中的通信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以建构系统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组网通信技术方案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智能化的配、用电通信网的特征及其业务发展需要的分析,及其通信解决方案中的通信技术要求,并对通信技术在实际的配、用电通信网的技术应用进行经济实用性的分析,最后建构智能化配、用电通信网的整体组网通信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简要地从通信电源标准和技术要求,供电方式,维护体制的变革,通信电源设备等方面综述了我国通信电源专业的发展,提出可靠性和节能是通信电源发展的永恒主题,阐述了通信电源的发展应紧紧围绕以支撑现代化通信网的建设和运行为大目标。  相似文献   

20.
日本NTT电信网技术的发展(下)钱宗珏四、NTT长途电信网的维护与监控1.长途通信网路维护监控的发展过程对通信网路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网路可靠性的有力措施,NTT根据通信网规模的扩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保证通信网的可靠运行,花费了较多的资金和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