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降低水下无线传感网(UWSN)中数据收集的能耗和保证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移动数据收集方案。以分布式能量均衡非均匀分簇(DEBUC)协议和压缩感知理论为基础,簇内节点依据设计的稀疏测量矩阵决定是否参与压缩采样,并将获得的测量值传输至簇头。然后,通过自主式水下潜器(AUV)的移动来收集各个簇头上的数据到数据中心,该问题被建模为基于信息质量最大化的旅行商问题(TSP),并提出近似算法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的水下移动数据收集算法,本文方案在保证数据收集可靠性的同时,缩短了数据收集延时,延长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2.
在对网格进行分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网格资源被动发现与主动查找相结合的基于移动Agent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通过使用移动Agent技术进行网格资源信息的初步收集,将收集到的资源信息保存到当前簇内的LDAP目录服务器中,并将当前簇的资源信息的摘要保存到邻簇的LDAP目录服务器中,在对资源进行主动查找和调度时采用之前保存的摘要信息作为资源查找算法的启发因子,从而加快网格资源的发现速度,进而提高网格使用效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中关键算法的有效性,论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誉度的移动自组网入侵检测分簇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已有基于路由的分簇算法,不适用于移动自组网入侵检测的特性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度的入侵检测分簇算法(CIDS).该算法从簇结构安全、稳定的角度出发,采用信誉度的概念对网络节点属性进行数学抽象,定义了节点信誉度的数学表达式,选择综合信誉度高的节点收集网络教据、检测网络行为.为移动自组网入侵检测系统提供了稳定、安全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分簇算法是传感器网络中减少能量消耗的一种关键技术,它能够增强网络的扩展性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传感器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事件驱动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算法根据用户要求的误差门限及结合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马尔可夫模型,将事件感知区域划分成虚拟极坐标等价层。每个等价层选取层内当前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作为簇头,网络通过移动代理收集簇头感知信息,该方法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有效节省了网络能量。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网络密度分簇的移动信标辅助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方  马严  罗海勇  林权  林琳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31(12):2988-2992
现有移动信标辅助定位算法未充分利用网络节点分布信息,存在移动路径过长及信标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该文把网络节点分簇、增量定位与移动信标辅助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密度分簇的移动信标辅助定位算法(MBL(ndc))。该算法选择核心密度较大的节点作簇头,采用基于密度可达性的分簇机制把整个网络划分为多个簇内密度相等的簇,并联合使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簇头全局路径规划和基于正六边形的簇内局部路径规划方法,得到信标的优化移动路径。当簇头及附近节点完成定位后,升级为信标,采用增量定位方式参与网络其它节点的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与基于HILBERT路径的移动信标辅助定位算法相当,而路径长度不到后者的50%。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最小跳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数据汇聚上较高的能量开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UAV)数据收集的动态分簇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节点剩余能量来确定那些节点可以当选簇首,同时利用节点坐标位置和设定地分簇半径来划分簇的大小。该算法的优势是能最大程度地均衡每个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使整体的节点剩余的能量维持在同一水平。为了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采用蚁群算法规划了无人机数据收集的最短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相同的分簇算法下传统的最小跳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所提出的基于无人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UAV-WSN)在能量利用率和生命周期方面分别提升了15%和25%,并且以上两种网络的能量利用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7.
面向高动态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生物启发分簇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云龙  茹乐  方堃  贾旭峰 《电子学报》2018,46(4):918-929
分簇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规模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性能.但高动态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具有节点移动性强、网络拓扑变化快的特点,应用传统的分簇算法会造成网络性能迅速下降,频繁的簇拓扑更新造成了簇结构的不稳定和控制开销的增加.为了解决传统分簇算法无法适应高动态的大规模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启发的移动感知分簇算法,该算法对多头绒泡菌的觅食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移动自组织网络领域.由于该算法与节点的移动特性进行了结合,所以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在高动态移动自组织网络中进行簇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传统分簇算法,本文算法提高了平均链路连接保持时间和平均簇首保持时间,使得簇结构更加稳定,提高了对高动态、大规模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事件驱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簇算法是传感器网络中减少能量消耗的一种关键技术,它能够增强网络的扩展性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传感器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事件驱动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算法根据用户要求的误差门限及结合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马尔可夫模型,将事件感知区域划分成虚拟极坐标等价层.每个等价层选取层内当前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作为簇头,网络通过移动代理收集簇头感知信息,该方法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有效节省了网络能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FGC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LEACH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固定网格分簇路由算法(Fix-Grid based on Cluster routing arithmetic,FGC).该算法把网络以网格的形式划分并固定簇区域,使簇头节点均匀地分布在网络中,有效地解决了LEACH算法无法保证每一轮簇的划分都能得到最优方案的问题;形成路由簇以多跳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安全传输,降低了系统的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密钥,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如今移动传感器网络在各个领域已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移动传感器网络在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都很高。而数据收集问题一直是这方面科研中必须被突破的难题。组移动模型是移动传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移动模型,在本领域内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有关移动传感器网络组模型的数据收集算法却屈指可数。提出了一种组移动模型中基于模型特点的数据收集分簇算法——MCBC算法。该算法根据节点的速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两节点是否同组,再从中选择簇头,有效地利用了组移动模型中节点的移动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在组移动模型中,该算法能取得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does not require fixed infrastructure to construct connections among nodes. Due to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ost existing secure protocols in wired networks do not meet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ost secure protocol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such as secure routing, key agreement and secure group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ssume that all nodes must have pre‐shared a secret, or pre‐obtained public‐key certificates before joining the network. However, this assumption has a practical weakness for some emergency applications, because some nodes without pre‐obtained certificates will be unable to join the network. In this paper, a heterogeneous‐network aided public‐key management scheme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is proposed to remedy this weakness. Several heterogeneous networks (such as satellit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or cellular networks) provide wider service areas and ubiquitous connectivity. We adopt these wide‐cover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to design a secure certificate distribution scheme that allows a mobile node without a pre‐obtained certificate to instantly get a certificate using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constructed by these wide‐cover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Therefore, this scheme enhances the security infrastructure of public key management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公钥证书是公开密钥的重要载体。随着以Ad Hoc为代表的自组织网络、分布式网络的发展,需要安全的可对公钥证书的生成、发布、更新、验证、撤销等实现自治管理的自组织证书管理方案。论文提出了一种安全的证书自组织管理方案,该方案利用单向哈希链,实现了无在线可信第三方的证书自组织管理。该方案的安全性同时依赖于节点私钥与单项哈希链的安全,具有更好的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13.

Secure and efficient group communication among mobile nodes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aspect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The group key management (GKM) is a well established cryptographic technique to authorise and to maintain group key in a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through secured channels. In a secure group communication, a one-time session key is required to be shared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by using distributed group key agreement (GKA) schemes. Due to the resource constraints of ad hoc networks, the security protocols should be communication efficient with less overhead as possible. The GKM solutions from various researches lacks in considering the mobility features of ad hoc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hexagonal clustered one round distributed group key agreement scheme with trust (HT-DGKA) in a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based MANET environment. The proposed HT-DGKA scheme guarantees an access control with key authentication and secrecy. The performance of HT-DGKA is evaluated by simulation analysis in terms of key agreement time and overhead for different number of nodes.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guarantees better performance to secure mobile ad hoc network.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possesses a maximum of 2250 ms of key agreement time for the higher node velocity of 25 m/s and lower key agreement overhead. Also, the HT-DGKA scheme outperforms the existing schemes in terms of successful message rate, packet delivery ratio, level of security, computation complexity, number of round, number of exponentiations and number of message sent and received that contribute to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王帅 《中国新通信》2008,10(3):69-73
提出一种基于阵列传输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定位算法(USA)。该算法主要解决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WSN)面临的一些安全威胁问题。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特别是位置信息的安全性为设计目标。利用节点协作形成的阵列作为天线阵列进行相互通信,在不增加额外硬件成本的同时,还获得阵列天线给无线传感器网络带来的优势,如减小多径效应、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增加系统容量等。USA算法基于这种阵列结构使网络得到很高安全特性,特别是,对Wormhole攻击具有非常好的抵御性能。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4G无线网络中移动终端的接入认证问题,基于自证实公钥系统设计了新的安全接入认证方案,并运用协议演绎系统演示了该方案形成的过程和步骤,用协议组合逻辑对该方案的安全属性进行了形式化证明.通过安全性证明和综合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会话认证性和密钥机密性,能抵御伪基站攻击和重放攻击,并能提供不可否认服务和身份隐私性,同时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接入效率  相似文献   

16.
要达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通信,必须对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讯数据用密钥进行必要的加密。文章使用蜂窝模型分组方案,把节点按照预测的地理位置关系分组,给处于相同组或是相邻组的节点之间分配共享密钥,使节点的分组模式和查询更符合节点广播特征。蜂窝模型密钥预分配机制极大的提高密钥利用率,减少了密钥分配和维护代价,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和连通性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移动自组网中基于多跳步加密签名 函数签名的分布式认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移动自组网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网络,由于其具有网络的自组性、拓扑的动态性、控制的分布性以及路由的多跳性,所以,传统的安全机制还不能完全保证Manet的安全,必须增加一些新的安全防范措施.本文探讨了Manet所特有的各种安全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跳步加密签名函数签名的安全分布式认证方案,即将移动密码学与(n,t)门槛加密分布式认证相结合,并采用了分布式容错处理算法和私钥分量刷新技术以发现和避免攻击者假冒认证私钥进行非法认证以及保护私钥分量和认证私钥不外泄.  相似文献   

18.
陈明 《电子学报》2019,47(1):16-24
由于低功耗的移动设备计算和存储能力较低,设计一种高效且强安全的两方匿名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现有方案不仅计算开销较高,而且不能抵抗临时秘密泄露攻击.针对这两点不足,提出一种新的两方匿名漫游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在新方案中,基于Schnorr签名机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签密算法,利用签密的特性实现实体的相互认证和不可追踪;利用认证双方的公私钥直接构造了一个计算Diffie-Hellman(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CDH)问题实例,能抵抗临时秘密泄露攻击.新方案实现了可证明安全,在eCK(extended Canetti-Krawczyk)模型基础上,探讨两方漫游认证密钥协商方案安全证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进行归纳和拓展,并给出新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其安全性被规约为多项式时间敌手求解椭圆曲线上的CDH问题.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案安全性更强,需要实现的算法库更少,计算和通信开销较低.新方案可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或泛在网络,为资源约束型移动终端提供漫游接入服务.  相似文献   

19.
MANET是军用、民用领域都具有很大潜力的一种新型无线网络,大规模MANET的组建必须采用以分簇实现的层次结构。MANET的现有分簇算法一般较少考虑安全性。文中基于MANET的自组织特性和移动节点的Agent特性,采用网络自组织思想及设计规范和理性Agent设计模型,建立了移动节点的BDI对手模型,提出了包含博弈分析的The-Second和Switch-Head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安全分簇算法—BSS。分析表明,此算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移动通信网中端端认证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的数字移动通信网中提供移动用户与基地地间的保密通信服务,移动用户的间的端端保密通信在移动通信网中还是一个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已有端端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单钥体制域内端端认证方案和一种单钥/双钥混合体制域间端端认证方案。分析结果结果:新方案不仅安全性很高,而且利用于移动端的实现,也便于网络端的密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