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镜对栎黄枯叶蛾成虫( 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触角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栎黄枯叶蛾雌雄蛾触角上均含有5种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最发达。各种感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类型和分布大体相同,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信息素对栎黄枯叶蛾的行为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成虫触角及感器类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和特征差异不显著,二者均为丝状,分布有8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鳞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6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表面具有单孔和多孔,表明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嗅觉。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又分为不同的亚型,锥形感器分为两个亚型(SbaⅠ和Ⅱ),栓锥形感器分为三个亚型(SstⅠ,Ⅱ和Ⅲ)。栓锥形感器Ⅰ和Ⅱ在数量上较少。在雌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而且雄蛾毛形感器数量明显多于而且长于雌蛾。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扫描电镜对雪峰虫草(Ophiocordyceps xuefengensis)重要寄主巨疖蝙蛾(Endoclita davidi)成虫触角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巨疖蝙蛾雌雄成虫触角均为丝状,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鳞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7种感器.其中,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只分布于鞭节;毛形感器在柄节和鞭节均有分布;B(o)hm氏鬃毛分布于雌、雄的柄节和梗节的基部;鳞形感器在各节均有分布,尤其在鞭节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类型及分布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两种苔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美苔蛾Miltochrista miniata和之美苔蛾M.ziczac的触角,发现5种触角感器:毛形感器(3个亚型)、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2个亚型)、栓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2个亚型).触角感器数量最多的是毛形感器,其次为B?hm氏鬃毛,栓锥形感器的数量最少,其余两种感器数量居中;之美苔蛾的触角感器的总数多于美苔蛾;两种苔蛾雄性个体触角感器的总数均多于雌性个体触角感器的总数.本文对两种苔蛾触角各感器的形态、分布进行描述,对种间、种内差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运用扫描电镜对重要的有机废物处理昆虫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成虫触角和下颚须的感器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主要发现5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触角分布有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下颚须5种感器均有分布。结合各种感器的形态、分布和显微结构对其可能具有的功能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樟蚕软姬蜂与樗蚕黑点瘤姬蜂常栖于同一生境,共同寄生于柳杉毛虫幼虫-蛹期,对该寄主具有相似的搜索与寄生能力,观察两种寄生蜂触角形态,既有助于二者的形态鉴别,并为将来探析其搜索与寄生行为机制以及种间关系奠定基础.采用体视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法,重点观察并比较了二者触角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两种寄生蜂触角呈丝状,其中樟蚕软姬...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稻田毒隐翅虫成虫: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黑尾隐翅虫Astenus discopunctatus、细颈隐翅虫Rugilus refescens和Lithocharis sp.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毒隐翅虫的触角共包含4种感器9个亚型,即Bhm氏鬃毛(BB)、毛形感器(ST)(ST1、ST2、ST3、ST4)、刺形感器(SC)和锥形感器(SB)(SB1、SB2、SB3、SB4、SB5)。其中,Lithocharis sp.感器数量最多,细颈隐翅虫最少。ST4仅分布于细颈隐翅虫,SB4和SB5仅分布于黑尾隐翅虫; SB2仅梭毒隐翅虫不分布; ST2和SB3仅细颈隐翅虫不分布。各类型感器形态、分布、数量在种间均具有差异,在同种雌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油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细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ia et Liu)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毛状感受器位于触角革命主干及侧枝的内面,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感受神经原及三个辅助细胞构成,毛壁上有许多小孔,感受神经原的树状突外节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面它是嗅觉感受器,根据感受器内感觉神经原的数目,将它们分为三类:1.具二个神经原;2.具三个神经原;3.具四个神经原;对它们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小黑突眼隐翅虫Stenus melanarius、瘦突眼隐翅虫S.tenuipes、黑胫足突眼隐翅虫S.macies、虎突眼隐翅虫S.cicindeloides和阑氏突眼隐翅虫S.lewisius等5种稻田突眼隐翅虫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突眼隐翅虫的触角感器类型基本相同,均有5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又分为3个亚型:即B?hm氏鬃毛、毛形感器(毛形感器1、毛形感器2、毛形感器3)、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锥形感器1、锥形感器2、锥形感器3)和栓锥形感器,同种感器形态相似;各种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律;感器的分布、数量在种间及雌、雄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因此,触角感器可能不宜作为突眼隐翅虫种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几种热带水果花粉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扫描电镜可以对很多含水的、导电性差的生物样品进行直接观察,从而避免用常规扫描电镜观察时,由于生物样品经脱水、临界点干燥和导电处理而可能引起的人为变化。本文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几种热带水果荔枝、龙眼、芒果、木瓜、杨桃的花粉及其相应的器官进行了直接观察,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引种紫锥菊药材鉴定提供微形态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怀柔和桐城两引种地紫锥菊叶片和花粉粒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引种地紫锥菊在叶片微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但花粉粒在萌发孔类型和极面观形状上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分化.结论:不同引种地紫锥菊的花粉粒微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不同引种地紫锥菊的鉴别和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子显微镜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扼要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现状与展望,透射电子显微镜方面主要有: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及原子像的观察,像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原子尺度电子全息学,表面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正面成像,超高压电子显微镜,中等电压电镜,120kV,100kV分析电镜,场发射枪扫描透射电镜及能量选择电镜等,透射电镜将又一次面临新的重大突破,扫描电子显微镜方面主要有: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X射线波谱仪和电子探针仪,场发射枪扫描电镜和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绿茶多糖及酶解绿茶多糖试样进行显微成像,得到颗粒状或由单个颗粒聚集成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改进制样方法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原子力显微镜成像基本一致,说明了改进后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实验结果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绿茶多糖经酶解后其微观形态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探讨静脉穿刺留置针易引发静脉炎的因素,收集临床患者留置针针头,常规方法制作扫描电镜样品,扫描电镜下观察针头表面附着物情况,发现冠心病患者的针头附着物高于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针头附着物,提示患者疾病与静脉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