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军何晨  蒋铃鸽 《电子学报》2005,33(B12):2294-2300
针对异构网络模型BRAIN(Broadband Radio Access for IP based Network)中的安全第一跳通信,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anetti-Krawczyk(CK)可证安全模型的双向认证和密钥交换协议.根据该模型方法,首先构造并证明了一种理想环境下的混合密钥交换协议HKE;然后利用现有安全的消息传输认证器构造一个适合BRAIN网络安全第一跳的认证器.最后利用该认证器自动编译理想的HKE协议,得到可证安全和实际可行的PHKE协议.分析比较表明,该协议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虚拟专用网络安全通信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基于IPSec的虚拟专用网络安全通信机制,详细地讨论了虚拟专用网络中的数据源认证和完整性保护算法、反重放算法的原理,并给出其相应的编程实现。同时对密钥交换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阐述了如何通过一系列参数的协商在非安全的公共IP网络中建立安全通信的密钥交换机制的详细过程,给出了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客户机/服务器IKE密钥交换编程实现。对IPSec安全特性作出了分析,并对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允许两方或多方用户通过公开的信道协商出共享的组会话密钥。针对非平衡无线网络中用户计算能力强弱不等的情况,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非平衡无线网络的组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不但可以抵抗临时密钥泄露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任意两个组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先前组通信消息计算独立于组会话密钥的两方会话密钥。与已有非平衡网络组密钥交换协议相比,该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并且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是可证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和ECDH密钥协商协议的缺陷,给出了一种改进后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具有等献性、密钥不可控、密钥确认、完美前向安全以及抗已知密钥攻击等安全特性。跟以往的密钥协商协议相比,其管理简单、开销较低、安全性高、扩展性较好且实现了身份认证,以较低的计算成本和较高的运算效率实现了通信双方安全的会话密钥协商与密钥验证,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的端到端密钥管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公网保障端到端安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机制的安全专网认证和密钥协商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在终端接入移动公网的基础上,实现通信双方端到端的相互认证,同时协商出独立于网络的密钥。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结构简单,安全高效,符合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唐闻 《电子世界》2011,(13):46-47,50
基于口令认证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3PAKE)是使通信双方在认证服务器的帮助下能相互进行认证并建立一个会话密钥.在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通过增强口令而不需服务器中间加密的简单的基于口令认证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客户端只共享一个值得信赖的服务器通用密码,任何两个客户端通过服务器的介入可以验证彼此并交换会话...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WiMAX网络物理层和MAC层面临的安全威胁,给出了WiMAX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对密钥管理机制中的授权与认证密钥(AK)交换过程以及传输加密密钥(TEK)交换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已有基于属性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都是在单属性机构环境下设计的,而实际应用中不同属性机构下的用户也有安全通信的需求。该文在Waters属性基加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属性机构环境下的属性基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并在基于属性的eCK(extended Canetti-Krawczyk)模型中将该协议的安全性归约到GBDH(Gap Bilinear Diffie-Hellman)和CDH(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假设,又通过布尔函数传输用线性秘密共享机制设计的属性认证策略,在制订灵活多样的认证策略的同时,显著地降低了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9.
基于PSTN的安全电话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能够进行身份认证及密钥交换和语音信号保密通信的安全电话的设计方案,解决PSTN网络上通信双方易遭受窃听攻击、语音模仿攻击和通信后发生抵赖行为的问题,并在基于PC的平台上实现了安全电话终端设备,最后测试了安全电话终端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支持信息的私有性和通信方的认证性的基于用户标识符(ID)的安全的认证和密钥分配方案.当安全网络系统建立后,不需要可信第三方参与认证过程,通信双方执行协议后,仅用两个信息就获得双方相互认证和产生共享密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