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多天线技术的分布式和协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了该虚拟多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同点到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较,在天线传输信号能量相同的情况下,虚拟多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误比特概率(BER)更小;或者在同样误比特概率情况下,虚拟多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天线传输信号能量更低。这些特性能够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或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虚拟MIMO技术     
介绍了无线资源管理上行链路中的虚拟MIMO技术,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各种用户配对方案的优缺点和经典的资源调度算法,最后介绍了虚拟MIMO技术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虚拟MIMO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事件驱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簇算法是传感器网络中减少能量消耗的一种关键技术,它能够增强网络的扩展性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传感器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事件驱动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算法根据用户要求的误差门限及结合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马尔可夫模型,将事件感知区域划分成虚拟极坐标等价层。每个等价层选取层内当前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作为簇头,网络通过移动代理收集簇头感知信息,该方法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有效节省了网络能量。  相似文献   

4.
分簇算法是传感器网络中减少能量消耗的一种关键技术,它能够增强网络的扩展性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传感器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间相关性的事件驱动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算法根据用户要求的误差门限及结合节点数据的空间相关性马尔可夫模型,将事件感知区域划分成虚拟极坐标等价层。每个等价层选取层内当前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作为簇头,网络通过移动代理收集簇头感知信息,该方法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有效节省了网络能量。  相似文献   

5.
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及其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网络,该研究始于美国军方.它是由大量具有特殊作用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互相协作完成特定功能的智能型网络.它结合了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通过集成微传感器对各类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实时协作,对各种环境实时监控,将监测对象控制地区采集到的数据聚集,通过自组织多跳网络的方式传送给用户终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机世界和人类世界社会的三元连接.  相似文献   

6.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组合数据融合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本身能量有限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组合数据融合算法.先对传感器网络的当前值依据各组数据的标准差进行聚类,然后对每一类数据组,用D-S证据推理算法进行融合,将其结果看成一个虚拟传感器节点数据,最后通过计算马哈诺比斯距离得出虚拟节点数据向量的异常值,把它作为加权权重进行加权融合.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识别目标的可信度高于D-S推理法,且在计算复杂度上也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钊  张海林  吕波 《信息通信》2006,19(6):61-64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最新产生的一种面向特定应用的网络系统,它产生的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电路集成技术的发展.利用大量的低成本,体积,功能的传感器对环境进行监控,改变了传统的监控方式,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着重介绍了一种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S-MAC.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新型MAC协议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无线传感网络集成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它能实时检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监测对象的信息,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丈章介绍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的新的MAc层协议-EZMac协议,并提出了一种基于EZMac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EERPLS:一个大规模传感器网络中的高能效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能效路由协议EERPLS,其主要思想是:将直线虚拟拓扑与链式簇的思想结合起来在大规模传感器网络中实现能量高效路由.模拟结果显示EERPLS不仅突破了规模的限制,而且有效地均衡了整个网络中的能量消耗,达到了延长网络生存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传感器用户和生产厂家想把他们需要的各种功能集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时,他们面对的是混乱不堪的各种总线和协议.有鉴于此,传感器生产厂家和政府部门正在大力推动传感器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传感器可以方便地集成于网络系统中并可互相操作.促成这一发展形势的因素是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在各种应用环境中不再被看作是简单的独立元件,而被看作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随着传感器芯片的集成度日益提高,芯片的智能含量也日益增加.结果是,这些智能化的传感器能够靠自身完成某些控制功能,而不依赖于中央计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