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石滑坡是三峡库区蓄水期间,库水位上升诱发的典型滑坡,库水入渗是滑坡险情产生的主导因素。根据滑坡的实际情况及变形趋势设计了应急监测方案,分区进行布控监测,从位移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可知,滑坡体总体上属于牵引式变形趋势。A区变形牵引B区变形后,从而导致D区的变形,C区的次级变形区前期受B区变形及D区变形影响,后期影响D区变形。从变形演化趋势上,经过2个水文年的调整和适应后,变形量基本保持不变,虽滑坡体逐渐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库水升降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小,滑坡体趋于稳定状态,但必须做好排水工程,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2.
芜铜高速公路上马村滑坡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坡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降雨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通过上马村滑坡变形监测结果的研究表明:降雨与滑坡变形破坏呈正相关性以及滑坡变形破坏与降雨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传递系数法对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滑坡在饱水状态、坡体前缘开挖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研究,得出滑坡体其相应的稳定状态和变形特征,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剑斗互通路堑边坡滑坡,通过工程地质调绘,滑坡变形迹象分析、地表监测、深孔位移监测等方法,分析了滑坡变形机制,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碎石土与炭质泥岩组合为易滑地层,泥岩遇水软化,易形成软弱滑动带,经边坡开挖后导致边坡失稳;②地表裂缝主要为平行设计公路走向的拉张裂缝;③滑坡体中部地表垂直位移在变形滑动后并经过反压护坡后的规律主要呈一阶指数衰减函数变化。根据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采取刷坡卸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圆桩)、预应力锚索地梁、挡土墙及截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滑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天(津)汕(尾)高速公路新铺互通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变形迹象,对滑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坡体结构、大面积地表水、基岩承压水和边坡开挖是导致滑动的主要原因。根据变形程度的不同将滑坡划分为三个区,治理工程分清主次,对这三个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综合运用抗滑桩、钢花管注浆、锚杆框架与排水工程措施治理该滑坡,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处滑坡体于2005年2月出现加速滑动迹象,滑坡体后缘及两侧均出现深长裂缝。为防止滑坡体失稳,随即采取了应急治理措施和永久治理措施。应急治理措施包括卸载、挡墙加固和在坡体上打锚索等。永久治理措施包括在滑坡中部设置抗滑桩,在滑坡项部修拦水坝,开挖排水隧洞等。对处治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各项处治措施完成3年后没有发现继续滑动的迹象,为以后类似的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王祥  张丹 《路基工程》2021,(2):193-197
针对某铁厂互通E匝道开挖路堑已形成的六级台阶及其支挡格构破损状态特点,依托黑林观音滑坡,结合邻近区域地灾态势,探索地质构造成因,确定岩层岩性特征,分析滑坡机制,摸清滑坡成因,并确认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基本岩土力学模式。基于天然工况与饱和工况,运用FLAC3D建立该滑坡地质模型,分析黑林观音滑坡体位移变量和稳定程度,设计适宜的支挡方案。实施后,滑坡体已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车晶  段百全 《路基工程》2022,(1):209-215
以国道G318线某段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为依托,进行现场勘察及室内试验,深入研究坍塌岸坡区发育变形历史,分析其成因机制;对滑坡进行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总结出临水区公路灾毁工程保通思路与措施:采取对内侧边坡进行开拓、设置抗滑桩+锚索肋板墙等综合支挡措施,坡体在各类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经近一年监测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李柏春 《公路工程》2015,(2):226-230,243
对滑坡发生进行监测和早期预报,是减少和防止滑坡灾害的重要手段。以平溪特大桥滑坡为工程背景展开滑坡监测,拟掌握抗滑桩施工过程中的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验证和确定滑动面的位置,为修改设计、指导施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类似情况下,采用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降雨量观测、地表巡视可以较好掌握滑坡的变形信息,满足监测的要求。2监测前期、中期,滑坡始终处于蠕动变形阶段,是因为下部抗滑桩尚未施工完毕,坡体应力不断重新分布调整的结果,之后逐步稳定,从而验证了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曲松河左岸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与现场调研、勘探结果,探讨了该滑坡的成因机制。通过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在天然状态下滑坡体处于蠕动变形阶段,趋近于临界破坏状态,这与野外调查的现状基本一致;而在饱和状态下,坡体中出现塑性贯通,再现了滑坡失稳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0,(7)
复杂地质条件下,在确定大型滑坡体的治理措施过程中,滑体稳定性计算所需的滑动面、滑动面强度等参数是很难准确确定的。为确保滑坡体治理过程中、运营期的安全,可对滑坡体进行监测以动态调整设计。现就某高速公路大型滑坡处治过程中,通过对抗滑桩、坡体埋设测斜管进行深部位移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后动态调整处治方案,不但确保了施工期安全,而且目前监测数据显示运营期处治后的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K80+920~K81+260段右侧路堑滑坡是典型的路堑边坡病害。通过现场勘察,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了滑坡的演变历史,对滑坡采取了应急抢险措施。结合钻探资料和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确定了滑坡滑动的方向和滑面的力学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滑坡加固治理措施和监测建议,对广东地区类似路堑滑坡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段位于古滑坡体上,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后缘出现了变形裂缝,对施工人员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地质条件调查结果,对滑坡体的变形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隧道仰坡以及滑坡体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古滑坡体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仰坡后缘以及隧道的变形迹象是因刷坡过程中开挖了坡脚,仰坡出现大幅度变形造成的。施工过程中,仰坡段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发生失稳,隧道底板以下滑坡体稳定性未受到大的影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对滑坡的治理措施,效果较好,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博峰  梁玺  周坤 《路基工程》2021,(2):231-236
针对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ZK174+730~ZK175+110段修建期间边坡出现滑坡,结合地质调绘及勘察,查清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变形发育破坏特征和成因机理。通过稳定性计算表明:该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降雨状态下为不稳定状态;采取治理措施后,保证了该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浸水垭滑坡为浅层小型推移式土质滑坡,威胁坡脚公路和居民的安全。根据滑坡的地貌特征、地层岩性、水文特征和坡体特征、边界、规模等,结合现场勘察资料,在对坡体变形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试验、反算和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要滑动面的物理力学参数,并分析滑坡未处理前天然、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根据滑坡稳定评价结果,对#1滑坡体4-4’剖面和6-6’剖面采用悬臂式抗滑桩方案治理,对5-5’剖面采用锚索抗滑桩方案治理,同时结合截排水和护面绿化等措施,滑坡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云岭隧道进口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与处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道在选线过程中应尽量远离滑坡体,但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避免。同时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滑坡体处洞口施工的困难问题之一。以云岭隧道进口处大型滑坡体为背景,在不对滑坡体进行全面加固的前提下,采取经济适当的辅助措施,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了滑坡体处的隧道进洞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青波 《路基工程》2016,(6):212-217
以某高速铁路车站路堑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为依托,对滑坡成因、发展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产生是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滑动面参数的试验值偏大,设计时应采用反算值;坡脚回填反压配合截排水措施可有效控制滑坡体进一步变形;给出了采用双排抗滑桩进行支挡,放缓坡率进行清方减载,加强防护,完善防排水,制定监测方案的综合治理体系,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丁孝勇 《路基工程》2016,(1):197-201
深汕高速公路K101滑坡为开挖引起的老滑坡复活,发生多次滑动。根据其地貌特征、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和坡体结构特征,并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对坡体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试验、经验和反算相结合的手段,综合确定主要滑动带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滑坡未处理前的稳定状态,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并分析抗滑工程设计的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果,鉴于已有抗滑工程的局限性,采用"竖向集水渗管+渗井+水平排水隧洞"三维立体排水措施进行滑坡处治,工后监测结果显示,该措施排水效果显著,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上升,边坡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田世军 《路基工程》2011,(3):237-239
深圳沙荷路滑坡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泥质粉砂岩地区,坡体软弱夹层多,结构面大角度相交,稳定性差,加之边坡过陡,雨水渗入使裂缝持续深入及扩张,坡内形成多个蠕滑变形带;鉴于边坡处于变形初始阶段,及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截排水系统综合治理,成功阻止了边坡继续滑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